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银川游记
银川游记
塞上江南之十五:领略回文化

这次宁夏之行很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对回族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宁夏博物馆和回乡文化园的回族博物馆都很详细地介绍了回族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以及伊斯兰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使我对回族的形成有了大致的了解。

回族最早的先祖应该是唐宋时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的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到了元朝,随着蒙古军队西征,大批的中亚细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移民到了中国,这些人民族不同,但都信奉伊斯兰教,这些人被统一定为色目人,后来逐渐形成为回族。在元朝,色目人的地位高于汉人,蒙古贵族主要就是依靠这些来自西域的色目人来辅助治理国家,套用今天的话,就是“白领”阶层吧。

到了明朝,色目人的社会地位虽然不再拥有元朝时的“法定”地位,甚至大多被迫改为汉姓,但惯性仍在。因为这个原因,在元明两朝,回族人才辈出,元朝就不用说了,明朝的郑和、海瑞等都是回族。明以后,回族虽然也出过不少名人,但显然已经逐渐远离主流社会,出的名人中文艺人才较多,但有影响的政治家就少多了。


在两个博物馆,都展出了不同历史年代出版的各种版本、各种材质的《古兰经》,让我感受到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



在宁夏博物馆一楼大厅,还在举办一个全国性的阿拉伯文书法展。第一次欣赏到阿文书法,大开眼界,没想到阿文书法这么漂亮。在全世界主要文字中,书法能成为独立艺术门类的大概不多,汉字与阿拉伯文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但与汉字不同,阿拉伯文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装饰性,所以很多书法作品写出来,就是一幅精美的图案,或圆形、或如花瓣,这种强烈的装饰感是其他文字所没有的。

其实,对于我们很多普通人来说,对回族和穆斯林的直观了解往往首先是从各地都有的清真餐馆中开始的。我们到了银川,当然也得品尝一下这里正宗的清真餐馆。
在银川住的第一个晚上,刚住下,我们就一路打听,找到网上推荐的老毛手抓,距离酒店不远。要了一斤手抓肉和一份爆炒羊羔肉,果然名不虚传,这手抓肉鲜嫩无比,印象中应该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羊肉了。漾漾虽然身体不舒服,但也吃得很痛快。
在宁夏几天里,吃了不少水果。宁夏实在太干燥了,我们久居北京,已经够干燥的了,但来到宁夏才两天就觉得嘴唇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