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银川游记

银川游记

西部影视城一览

西部影视城城门

    拍电影对于生长在长春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这里的许多人都参观过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有的人甚至还参与过模拟电影配音等活动。大自然中的风声是通过用摇风车制造出来的,而雷声是通过用手摇铁皮板制造出来的,木石的撞击形成了“马蹄声”等等。这一切都是电影录音的常用的手法和特技。但西部电影城仍然对我这个生长在长春的人充满了诱惑力,因为在这里诞生了太多的中国大片和国际名导,也诞生了无数耀眼的影视明星。

    西部影视城坐落在距银川市约30公里的镇北堡。

    汽车刚刚靠近影视城就令人感受到了西部特有的韵味。残垣断壁间闪现出若干旗帜,几门古炮昂首挺立在那里,好似烽火再起,狼烟又升。几张巨大的兽皮被粗大的木门撑张开来,“西部影视城”几个血红的大字赫然写在这些毛皮之上,不禁令人有一种血雨腥风的感觉。

有几种文字镶嵌着黑色大理石的墙

    进入影视城的大门,迎面是一堵镶嵌着黑色大理石的墙,上面用中、英、德、日、法、俄、西班牙和阿拉伯等文字写着:“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墙的一侧展示着这里曾拍摄过的几十部电影、电视剧的名称和图片,其中有许多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如《牧马人》、《红高粱》、《新龙门客栈》、《黄河绝恋》、《大话西游》、《霸王别姬》、《双旗镇刀客》等等。

    穿行在影视城中,这里的一切都令人感到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自然,仿佛它就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儿是《黄河谣》中的“铁匠营”,那儿是《红高梁》中的“九儿小院”,这里是《大话西游》中“蜘蛛精”的“洗澡堂”,那里是《乔家大院》的“钱庄”,所有的这一切都令同行的朋友们兴奋不已。人在布景中漫步,思想在时空中穿梭,兴致浓时大家还不时地拿起道具,摆上姿势,模仿影视剧中的人物照相留念。

 影视城中的布景

    说起这西部影视城还真有点来历。这里原本是明朝时期贺兰山驻军的边防要塞,当地人俗称为“土围子”。要塞是由两座古城堡构成的,其中的一座因地震而损毁,另一座在清乾隆年间进行过修复,因此,至今城堡的城门、城墙仍保存得十分完好。50年代时,一位从南京戴着右派分子帽子的年轻人被下放到了这里的农场进行劳动改造,他就是后来著名的作家张贤亮。一天,张贤亮为买盐巴,请假去赶几公里外牧羊人的“集”,途经此地,被夕阳映照下的古堡那雄浑气势和苍茫魅力深深地感染了,于是,他将这座已成为牧羊人羊圈的城堡写入了他的小说《绿化树》。改革开放初期,张贤亮放弃了专职作家的生活,毅然下海,并以其著作的海外版权作抵押,买下了这两座城堡,将其改建成为西部影视城。

影视城中的乔家钱庄

    也许是个人筹资办影视城的缘故吧,张贤亮没有沿袭其他官办影视城那种投巨资大兴土木的建设方式,而是将影视城场地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出租、出借给各剧组搭建布景,并担出一个条件,那就是布景建好后不再拆除。逐渐地,在这里汇集了诸多影视剧的布景,也成了许许多多名导、明星的诞生地。如:张艺谋、陈凯歌、姜文、巩俐、葛优、王新军等等都曾在这里生活、工作过。

电影《红高梁》中最具代表性的“月亮门”

    站在电影《红高梁》中最具代表性的“月亮门”前,望着眼前这充满神奇、雄浑、苍凉特色的影视城,我忽然觉得西部的黄土地充满了诱惑力,这西部的影视城也充满了文化味,其历史韵味远远高于那些动辄筹资几亿元建成的所谓“影视城”。同时我也十分欣赏张贤亮所写的那副描绘西部影视城的对联:“两座废墟经艺术加工变瑰宝,一片荒凉由文化装点成奇观”。

 

银川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银川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