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曲阜“三孔”
山东曲阜孔圣人家的孔府、孔庙和孔林,并称为曲阜“三孔”。曲阜,是公元前11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中国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孔圣人曾经在此著书讲学。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孔府:孔府并不是孔子的故居。孔府正式名称叫做“衍圣公府”,它是后来世袭“衍圣公”的孔子后裔居住的地方,但仅限于嫡裔子孙。


孔府是我国现存仅次于故宫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

孔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在的规模。

孔子列国行坐牛车很艰苦很艰苦 现在出国访问都是坐专机

奇特画 无论您从哪个角度看 路都向着您——天无绝人之路

孔府建筑设计也体现中庸思想相当讲究对称

五柏抱一槐 以示君子之胸怀宽广 包容并举
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

康熙题:万世师表 光绪题:斯文在兹
孔林:正式名称是“至圣林”,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


孔林之中,葬有孔子及其82代后人的遗骸,墓葬浩繁,墓碑如林。其中心则为孔子墓。孔子墓在孔林中规模最大,墓前立有唐代石人像。墓前有巨碑,孔子墓碑篆文刻有“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八字,此为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书法家黄养正所书。

孔子墓碑也曾遭破坏 这是经修修补补复原的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两墓规模略小于孔子墓。但可惜孔林中的墓碑大都毁于文革,今天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用钢筋或水泥镶补起来的残碑,有许多甚至已经找不到残块了,那是孔林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场浩劫。

史无前列之时 造反派破“四旧”的情景

金碧辉煌不亚于皇宫的孔府全貌远瞻
在曲阜,当地人受到圣人思想的薰陶,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相当谦和文雅。小城宁静明媚,街道干净整洁,人民彬彬有礼。在曲阜,几乎听不到高声叫卖的,更看不到当街对骂的不文明行为。甚至根本见不到年轻恋人过分的举动,即使有,也肯定是外地来此旅游的。在大庭广众之下,当地年轻恋人手拉手就已经是到了极限了。对于见惯了恋人们卿卿我我的大城市的人们而言,这里青年男女太不时尚了。然而您置身其境,不能不感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