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师表:曲阜“三孔”游记
位于山东境内的曲阜“三孔”和五岳独尊的泰山,相信是很多人的梦寐以求之处,因为那儿承载了几千年的华夏政治和文化的心路历程。
趁着暑期高峰未临之际,一个人轻装简行,搭乘火车前往山东开始了圆梦之旅。
早八点半到达位于泰安市的泰山火车站,泰山就在泰安市正北5公里,抬头即可仰视。据说,几年前该火车站原名泰安站,导致很多游客到此不敢下车,以为下一站才是泰山。为了避免误会或者推动泰山旅游,干脆将泰安站改名为泰山站。如此再下错车的游客,回去就该复查一下自己的IQ了。
根据网友攻略,出站后立即乘车前往曲阜拜祭孔子故里。曲阜位于泰安以南约80公里,一个半小时车后便到达曲阜城内,开始了“三孔”拜祭。
曲阜乃春秋时期鲁国都城,也是儒学始祖孔老夫子的故里。而今俗称的“三孔”系指孔庙、孔府和孔林。曲阜城区不大,从街道风格和建筑分布可见这是一个靠山吃山靠孔吃孔的地方。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三孔”曲阜人民会不会喝西北风。据说,历经2500年的沧海桑田,在如今50余万人口的曲阜,有据可查的孔子后人多达10万之众,超过五分之一。难怪满街摆摊签名题字、开摩托拉客甚至跪地乞讨的都自称是孔子70多代正宗后裔呢。此情此景,如果老夫子九泉之下有灵,会作何感想。
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老夫子如果知道当年孔家不足300平米的三间茅草屋被历代政府反复拆迁反复还建变成了如今近10万平米的大宅子,不知会不会依周礼跪地长拜感谢历代政府。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宋徽宗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
据介绍,当年鲁国都城曲阜距离孔家10余公里,也就是说,孔子是住在首都曲阜的五环之外的乡下。孔子死后,鲁哀公大兴土木扩建孔家为孔庙,为了便于祭孔方便,干脆将都城从原曲阜旧址迁到五环之外的孔家所在地,并以孔庙为中心,重建都城。可见孔子虽然身前落魄如丧家之犬,万不料死后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拜祭完孔庙,原本可以从庙中侧门直接进入一墙之隔的孔府。不料侧门紧闭,告示曰“此门维修中请出孔庙大门左转参观孔府”。而真实的原因并非孔家侧门坏了,而是旅游部门脑子坏了。原来孔庙大门左侧通往孔府的路上改建成了一条商业街,改道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拉动旅游经济。旅游纪念品五花八门大同小异,按惯例我顺道买了把印有孔子讲学画像和论语精选的折扇算是聊表对曲阜人民的一点微薄心意。
孔府乃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或许是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英名太甚,自其独子孔鲤之后70多代后人少有名留青史可圈可点之人了。世袭“衍圣公”荣誉称号的仅系历代长子长孙嫡系,而其住在孔府的主要也是唯一工作就是为孔庙添油加燃香以及为历代皇亲贵胄祭孔迎来送往。不过话说回来,仰仗祖宗阴德坐吃皇粮而不必担忧于房价涨跌菜价起伏倒也落得逍遥自在啊。

从孔府出来已是晌午时分顿感饥肠辘辘。孔庙虽然宏伟,孔府尽管奢华,可惜都不能当作午餐充饥。于是乘车10分钟即到位于城北不远的孔林大门口找了个名为“正宗孔府家宴”的小餐馆吃饭。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世代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不过郭老忘说了最关键的一句:“更是曲阜政府的一台自动取款机”。

据说当初孔子死后葬于此地是有坟无冢未曾堆土,后人为了祭祀之需才扩建了宽大的坟堆。原来低矮的墓碑前增加了一个刻有“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的汉白玉石碑。孔子墓右侧是弟子子贡结庐守墓六年的三间瓦房。据说当年远在南方(可能是深圳珠海或者港澳)经商的子贡得知恩师辞世后立即搭车赶船回来送别,结果由于交通堵塞而迟到,为了自责,自罚守孝六年以谢师恩,比其余弟子整整多守墓三载。想必孔老夫子黄泉有灵也会感动得不省人事的。

孔子墓左侧便是其独子泗水侯孔鲤之墓。据说孔鲤出生之时,鲁哀公闻讯特赐鲤鱼一条贺喜,于是作为感恩,孔子便将小儿取名孔鲤。孔鲤早于孔子几年去世,后世曲阜人民为了避讳,虽然无法戒食鲤鱼,只好将鲤鱼改名为“红鱼”,至今如此。
如今的孔林的确堪称孔家一片墓地森林,松柏阴翳蔽日,绿草石碑丛立,多达10万之众的孔氏后裔长眠于斯,其情其景实在令外人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死可瞑目也!

遥想2500年前位于鲁国都城五环之外的孔家三间茅屋变成如今的世界遗产胜地,不能不让人慨叹于中华文明之滥觞,不能不折服于儒家始祖之神韵。
拜祭完曲阜“三孔”乘车返回泰安入住快捷酒店已是傍晚时分。夜幕下的窗外街边,一群年轻人借着变调的卡拉OK音乐破喉高歌“一无所有”和“一生何求”。虽然曲调堪比噪音,但其情其意,似乎也道出了身处泰山脚下孔府近邻的泰安年轻人的苦闷、无奈与哀愁,据说泰安的房价已经高居万元之上了。的确,他们除了梦想与满腔热血就真的一无所有,除了房子和老婆又一生何求?
一夜无书,明早登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