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上海游记

上海游记

上海老别墅 (14) 愚园路

        愚园路的名字最早的确来自于静安寺私家花园“愚斋”,其东起常德路,西到长宁路和中山公园(租界时代名为兆丰公园),全长 2775米。据考证,愚园路最早一段建于太平天国时期,为上海道台建筑的军路。愚园路上的主流建筑多是旧式洋房和新式里弄,多建于1919-1928年,是上海高级住宅区之一,也是许多文人志士留下足迹的历史坐标。
    从愚园路一路走过静安寺,到长宁区,沿街也是梧桐满目,各式风格的建筑琳琅错落,有的要到里弄一探究竟,有的则几经易手,空关楼阁,让你很是惋惜。

    愚园路50号也是一个有点特色的建筑,不大,可能也在拆迁之列,对面的81号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现在是中共上海地下斗争史陈列馆,以前是中共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1946年到1949年的居住地,也是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132号以前是康有为旧居,已经被拆除了,很可惜,这条路上已经被拆除的还有盛宣怀的公馆等。

  愚园路218号,是百乐门舞厅,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出资建造,中国建筑师杨锡璆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承建。当时名为ParamountHall,谐音取名“百乐门”。外观采用美国近代前卫的ArtDeco建筑风格,是当时30年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设计的新潮,曾被誉为“远东第一乐府”。百乐门舞厅的舞女中最负盛名的叫陈曼丽,1941年因不愿意与日本人伴舞,被日本人枪杀在舞厅内,很是令人佩服。散文家翻译家梁实秋晚年的妻子韩菁菁曾为百乐门“一代歌后”、“大众情人”。

   愚园路上有很多著名的新式里弄,也是30年代上海最为气派的新式里弄所在。有361号的愚谷村,395弄1-24号的西班牙风格的涌泉坊,里面有早年华成烟草公司总经理陈楚湘的故居,人称陈家花园,而涌泉坊也主要由他出资建造。此外还有750弄的愚园新村,据说是康有为1921年建造的“游存庐”和西式学院的旧址;1032弄是岐山村,曾经住过现代派文学开山大师施蛰存先生;1315弄是瑞兴坊,曾经住过新西兰共产党员和作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

    愚园路 699号,是一座北欧式花园,1920年建造,为中国第一代工商业者严裕棠、大隆机器厂的长子严庆祥住宅,目前仍是严家私宅;愚园路曾经是汪精卫政府官员聚集地,1136弄31号是汪公馆,一座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早先是何应钦的内弟王伯群1930年为了迎娶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所建造,1935年他们在此举行婚礼,后来汪精卫将其占用,现在是长宁区少年宫。1136弄30号是茶叶大王沈镇旧居。

    愚园路 1320号,是一片英国乡村式的建筑群,主楼建于1925年,原来是锦江女老板董竹君旧居,现在是长宁区区政府。1376弄34号,亨昌里里弄里面,却是《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常委决议,在上海创办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五人组成编辑委员会,从 1927年10月24日创刊至1932年7月1日出版最后一期,在4年9个月的时间里共出版5卷52期,其中在亨昌里的1年4个月中出版了31期,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