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上海游记

上海游记

上海龙华古刹

龙华寺是上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刹。据《同治上海县志》载:“相传寺塔建于吴赤乌十年,赐额龙华寺。”唐代皮日休《龙华夜泊》诗云:“今市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日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在唐人诗中已称龙华为古刹,可见其历史悠久。以后龙华寺历经兴废,今寺系清光绪年间陆续重建,1949年后龙华寺重加整修,整体仍保持宋代禅宗“伽蓝七堂制”,现主要为净土宗丛林。

“龙华”源出佛经弥勒菩萨将于龙华树下成佛的记载。所以龙华寺为弥勒道场,有两尊弥勒塑像,天王殿供的是弥勒的菩萨像,弥勒殿供的是化身像。
龙华塔为楼阁式七层八面砖木宝塔,高40.4米,塔体橙黄,刹杆高耸,其砖身和基础部分,系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重新建造时的原物。


寺基28.73亩,沿中轴线长194米,依次排列着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宝殿、华林丈室和藏经楼(在修)6进殿堂。两边主要有鼓楼、钟楼、观音殿和罗汉堂。其中观音殿的香樟木雕四面千手千眼观音立像甚为精美,观音殿里有两尊观音,一在天道,一在地狱,救助苦难,钟鼓楼的“龙华晚钟”则为明清时的“沪城八景”之一。


龙华古寺内现有“三宝”:一是“神佛”,一尊高二米的铜毗卢遮那佛像;二是“龙藏”,为皇帝御批的《乾隆版大藏经》和北宋石刻《般若波罗密心经》;三是“金印”,表示“佛之心印,坚固不坏”,是由明朝神宗皇帝钦赐,是佛教界诸宝中的实宝,有“譬之国王之宝印”的佳号。

“三月十五春色好,游踪多集古禅关。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湾”。这是写的饮誉中外的“龙华晚钟”,近年来,龙华寺恢复了明、清以来传统的“迎新年、撞晚钟”活动,每年岁末,数千中外来宾虔诚来到龙华古寺,撞声古钟,除旧迎新。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