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上海游记
早上睡到自然醒,今天没有安排“硬性”行程,所以很放松。 上午,漾漾一个人在房间休息,我和萍子到距离酒店不远的华东政法大学去探访圣约翰大学旧址。从地图上看很近,出酒店问了一个人,说最近的路线是穿过中山公园,出公园的后门就是。 正好可以顺路看一看中山公园,一个很普通的城市公园,但挺有来头的,早年间是英国兆丰洋行大班、地产商霍格的私家花园,所以原称兆丰花园。霍格将花园北半部靠近苏州河的部分卖给了美国圣公会,后来成了圣约翰大学的校址,难怪离得这么近。 如今的中山公园如同其他的城市公园一样,成了附近居民的乐园,游乐、健身、跳舞,很是热闹。公园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点,有一个大理石亭被列为“上海市近代建筑保护单位”,我们特意过去看了一下,这是一个西式的园林建筑,与我们传统的亭子完全不一样。 出公园后门,对面就是华东政法大学。校园不大,进门走不远就能看到一座座圣约翰大学留下的老建筑: 交谊室。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从正面看既有中式的屋檐,又有西式的廊柱。建于1929年12月14日,当初是给学生进行文体娱乐活动的。我在门前看到挂了一块黑色大理石铭牌,上面写着,1949年5月陈毅指挥凇沪战役,5月26日凌晨进驻上海的第一个宿营地,就是这里,但当天下午就转移到其他地方。 校办公楼。原为兆丰花园一部分,后由圣约翰大学购得。两层楼,体量不大,却有个高耸的塔楼。建于十九世纪末,算是横跨三个世纪的老建筑了。 六三楼。看起来很普通的一幢二层楼,却有个很奇特的名字:“六三楼”,看门旁刻石上的铭文才知道其来历,原来这本是1939年约大师生和校友为纪念约大神学科主任郭斐蔚主教而捐建的,所以被命名为斐蔚堂。解放后,约大师生为纪念1925年该校的“六三”爱国壮举,将其改名为“六三楼”。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校长卜舫济率美籍教员不准罢课。6月3日早晨,师生们在图书馆前旗杆处升半旗后,到大会堂集会,会后发现国旗已被卜撤去。师生们无奈另取出国旗,正欲升旗,卜舫济又来夺去国旗,并驱散学生。爱国师生悲愤难抑,失声痛哭,宣誓永远与约大脱离关系,愤然离校。离校师生在社会各界赞助下,组建了光华大学。 纪念坊。1929年为纪念圣约翰大学建校50周年而立,但1955年曾被拆除,1992年10月由圣约翰大学校友会在原处复建。古色古香的中国式牌坊,但上面横额上刻的词体现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基督教。正面横额是:“缉熙光明”,背面横额为:“光与真理”。后者是圣约翰大学的校训,据说意思是:授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使他明明了真理,养成优良品格,以增进人类的幸福。 格致楼。建成于1899年,也是110历史的老楼了,最早是科学馆,也就是实验室,但现在成了学生宿舍了。科学馆对于19世纪末的中国来说,绝对是新鲜事物,所以有说法称:“教授自然科学,实为约大开其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