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深圳游记

深圳游记

逛中英街的另一种选择

     深圳中英街位于大鹏湾畔沙头角镇内,长不到一里,宽不盈两丈。如此的一条小街,却在改革开放之初轰动全国,几乎每一个到深圳去的人都会去中英街走一走,购买那些在内地极少能见到的电子产品等物品。因此,对我这种毫无购物欲的人来说,就丝毫打不起去中英街的兴致。然而,年前去深圳,因同行者全都要去购物,我也只得相随而去,终于发现,逛中英街还有另一种选择。

     走进中英街,便可以见到一块光绪时立的界碑。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人凭借着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英国人先后得到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又将新界租给英国99年。中英街也就由此而生了,街的一边是中国,另一边是英国,深圳与香港划境分治。直至今日,仍然可以看到一边是中国警察在巡逻,另一边走的则是香港警察。可是,当今天内地的许多人在羡慕深圳的开放与富裕时,又有谁曾想到,当年,最早过殖民地屈辱生活的也是深圳人。也正因如此,早年的反清志士中广东人为多。走进中英街,可以对一部晚清历史有更多的感触。

     走进中英街,可以在一幢高楼的侧面墙上看到:“一国两制,百年历史见证”的大字。确实,进入中英街,不论是深圳居民(沙头角居民除外)还是游客,都要办理由公安部门签发的“特许通行证”。尽管人们可以在街两侧的任何商店购买物品,但小街的深圳一侧毕竟有牌子标明“不准越界”,可谓是“一街两制”了,中英街也就理所当然地被人们称为“特区中的特区”。而街两边林立的店铺,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一片繁荣景象,也正好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走在中英街上,可以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有更多的体会。

     走到中英街的尽头,是一处历史博物馆。博物馆面积虽然不大,但布置的很好,用图片和实物展示了鸦片战争以来170年间的历史,其中有深圳开埠后的工商业情况;有当地的宗祠、婚庆、民间信仰等各种习俗;也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活动;还有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巨大变化。在历史博物馆的顶层,更是可以远眺大鹏湾,平静的海面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船只,海水在阳光下的折射下,波光熠熠,把对面的山峦变成了暗黑色。在冬日和煦的阳光下,凝视着海面,不由得让人的思绪在170年间的历史空间中自由跳跃。

     在中英街的半天行程结束了,同行者们在这里满足了购物的欲望,拎着大包小包互相欣赏、夸耀着各自的成果。唯我无语,似乎还沉浸在中英街的历史之中。看来,逛中英街还有另一种选择——去领略中英街170年间的历史变迁。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