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韶关游记
从长老峰观日亭下来,经后山栈道,到翔龙湖畔的阴元石景区要走好长的一段路程,沿途可欣赏到主峰与僧帽峰之间幽深奇秀、隐天蔽日的峡谷风景。 路两旁绿树相掩,翠竹丛生,杂花香草,点缀其中,青苔染壁,古藤悬挂,清溪哗哗。 石板小径蜿蜒而去,时常没入山林之中或隐于巨石之后,游玩至此,不免有曲径通幽之感。 山路弯弯,每隔不远,就有一处休憩的所在,游人可以稍作修整,然后继续前行。从“一线天”到“阴元石” 景区,路程约850米左右。 几经攀爬,数道曲折,行过了一段空寂的谷底,向上经过陡峭的石阶和一片赤红的岩壁,终于到了“阴元石” 景区。想不到鼎鼎大名的“阴元石”竟隐藏在清幽深邃的峡谷里,它高10.3米,宽4.8米,中间有一道裂开至底部的隙洞,洞长约4.3米,最宽处75厘米,深4米,形状、比例、颜色酷似女性生殖器,尽显委婉和阴柔。 看到此石,当你细品它的秀姿、斑纹、色彩时,会使人感受这“阴元石”瑰丽、隽永、缠绵的阴柔之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阴元石前有观景台,此台视野辽阔,远观长老、宝珠、海螺等诸峰隐现在薄雾之中,峰顶处的亭台也朦胧可见,恰似绝佳的一幅水墨画;近看层林尽染,翠色欲滴,游人至此,也会觉得神清心静,真乃是"人游山峡里,宛在图画中"。 从“阴元石”往回走,到三岔路口时左拐,约三分钟可到翔龙湖畔。 夕阳下的群山渐渐变得宁静、恬淡、收敛。 交15元费用,可乘船回长老峰入口处。湖两旁赤碧辉映,翠竹夹岸,远处褐红峭壁上灌木绿叶在暖风中舒开纯洁的浅碧,在夕照中闪闪发亮,把周围的碧水红崖点缀得更加美丽,道教的仙霞道观在夕阳下也显得如仙境般朦胧神秘······。 与阴元石隔山隔江不到5公里,就是以阳元石为中心的一块山地,是丹霞山风景区内的一个单元游览区,它因有天下奇石--阳元石而得名。景区内观赏景点有二十多处,南有阳元石、北有玉女拦江,西有细美寨等。 当游人沿着新铺的山路向阳元石景区行进到50米处拐弯时,会看到路旁写着“雄峰初露”的指路标志,抬眼即见阳元石的“头”在林木掩映间微微显露。 待绕行至最佳拍摄点时,赫赫阳元石更是形神毕露。游人至此,见到那一柱擎天的“阳元石”,都会忍俊不禁,男游客大多会开怀大笑,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而女游客则有尴尬不好意思的,有窃窃私语的,表情各异。 阳元石,高28米,直径7米,属石柱类型。它挺拔、高峻,有圆头,有柱体,头微翘、柱身衔接处有沟,粗壮挺拔,直指苍穹,与勃起的男性生殖器十分形似。 据专家考证,作为一个天然石柱,它从阳元山的大石墙分离出来已经有30万年历史。它之所以被称为阳元石,是因其石柱巨大高耸,从翠绿的大地昂头伸向空中,带着一股令人眩晕的阳刚之气,取其阳刚之阳、元气之元,乃称为“阳元石”。 阳元石被当地断石村村民称为“祖石”,据考证源于中国的古文字,祖先的“祖”字写作“且”,即取之于男性阳具形状;在考古学上,古人用石头磨制的阳具形状物品称“石祖”,用瓷泥烧制的称为“陶祖”,而阳元石乃天然之物,其形状丝毫未经人工雕琢,故称“祖石”。 阳元石为大自然鬼斧神功所造就,形神逼真的程度天下绝无仅有,这座天然石柱作为世界同类山石中的最高大者,自被发现起就以它惟妙惟肖的形状而成为人们崇拜的生殖图腾,坦然接受岁月的洗礼和游人的赞叹,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绝景”。 阴元石与阳元石座落在一个风景区,一阳一阴,一刚一柔,一大一小,形神逼真,被誉为“丹霞双绝”。 这种阳刚美与阴柔美的有机组合,既有雄奇、劲捷、崇高、浑厚的阳刚之美,又有飘逸、淑秀、清丽、隽永的阴柔之美,阳刚之气与阴柔之姿并存,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金丹之道,全以阳健阴顺为运用,阴阳合一,则生丹而延命;阴阳相违,则乖戾而丧命。试观草木无情之物,始而绿叶阳先倡,次而红花阴后随,阴阳两不相离,类而推之。”也许正是由于“阴阳两不相离”,才有了人类生命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