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大汕岛

西江北江在三水汇合后并没规规距距,而是分出众多的河汊,密布在珠三角平原上,有人形容这密布的河涌像姑娘的头发,一绺绺的,若天仙般飘逸,这种想象的确让人陶醉。

那么,可以说大汕岛就是大姑娘珠江头发上的一个蝴蝶结了,这岛与另外一个叫顺风岛的小岛只一水之隔,一起镶嵌在德胜海(就是江,珠三角地区习惯叫江做海)之上,从德胜大桥往下看,像极了两片柳叶,左右各一片,飘在碧蓝的江面上。

顺风岛原来叫横石沙,曾经是当年知青下放的地方,知青们在这儿除了种植香蕉还开办了工厂。据说当年知青中有十三太保,从这儿出去后个个了得,都成了顺德的大腕级人物,是顺德精英。可如今顺风岛早已人去岛空,当年有名的味精厂等等都被洪水冲刷得干干净净,除了一些溃残的防洪堤,全岛皆为茅草和荒树所占。相比两岸,容奇的工厂林立,德胜的高楼大厦,真惊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当年知青云集的小岛,顺德工业的骄傲,如今在顺德的现代化进程中又还原成了原始的状态。


横石沙远去了,顺风岛保留了下来,与顺风岛姐妹连心的另外一个叫大汕岛的也保留了下来。岛上有原住民,据说是蛋民(广东、福建、海南等船上人家)上岸后形成的村子。大汕岛很简单,一条叫大汕的河涌,起两条沿河的街,街上几十座小楼,小楼后有菜地鱼塘,就成了大汕岛。大汕岛在地图上呈柳叶状,面积约1500亩,东邻顺风岛,北望大良,南眺容桂,德胜大桥跨村而过。德胜大桥还保留了两个上岛的侧翼,桥的工程似乎进行到一半就停止了,就像两个翅膀,无言地伸张着。


大汕岛村是顺德传统的渔村,沿着德胜江畔围堤,一路上可以看到村舍古树翠竹。午后阳光来临的时候,岛上更显得安静。阳光从树枝里洒在河中,春天的河水还不是很多,好多小船像睡觉一样趟在河泥上,捉虾用的竹笼也懒散地挂在树上。我们似乎只能听到鸟叫,像是叽叽喳喳的麻雀,它们在树梢上跳着街舞,唱着爱情的歌曲。村里的花狗黄狗黑狗一点不欺生,该睡的睡该吃的吃该蹓跶的蹓跶,就是不理人。人们都集中在村里最大的一棵榕树下,在玩牌小赌一番。沿河的两条小路就是街道了,偶尔有载着满单车青草的胡渣大叔骑过,大婶也安静地给陌生的客人让道。


跟着胡渣大叔的单车,可以到村外的鱼塘去看看。大大小小的鱼塘,占了村面积的80%。那儿有水似明镜一般映着春日并不见得蓝的天,几棵树的倒影变勾勒出想要的美。那些留恋南方湿地的白鹜还在鱼塘边上转悠,就是怕人,一走近了,它们就飞呀飞的,似乎专门欺负没有长焦的来访者。它们煽动翅膀,说着春天的故事。当然,还可以坐在江边的草堤上,数数江上的酱色、红色、灰色、蓝色的大船,看它们在江面上穿梭着时光,带走最后的一点幻想。有很多童年梦想就是从这儿开始的,虽然有了德胜大桥,远一点还有容奇大桥、五沙大桥,还有座正在架墩的新大桥,可是有些梦想仍然不会从桥上走散,仍然留在江里,随那些大船来来去去。


村子里有后生们因为太多的梦想,呆不住了,离开了大汕岛。就乘坐村头的过江渡轮离开了这儿。渡口在岛南边,轮渡每隔三五分钟往返一次,比较方便。目前岛上居住不足80户人家,约200人口左右,基本上剩下中老年人和小孩子,年青一代的基本上已经外出某生或搬迁到其它地方。


这儿没有像样的祠堂,也没见到一般顺德村子都有的天后宫、洪圣宫、龙母庙、康王庙、北帝庙等等精美的庙宇,可能是因为没有什么显赫的理由修建那些。人们在桥边村头供奉着石头,似乎是石敢当,还有村社的社公。

村里没有商店,没有市场,就连吹过的风,也没有声音。
一切都那么纯朴和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