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佛山游记

佛山游记

漫步羊额

我就站在羊额金沙大围的海边,对着一江碧水,享受秋风。

直至十一月,当北方朋友们穿梭于层林尽染的山谷,采撷雪花飘飞的快乐时,我还穿着短袖站在这黄灿灿的沙滩边。唯一让我感受到秋意的就是,岸边芦苇开花了,那些惹眼的白毛刷,雀跃在秋风中,告诉我:秋天来了。

羊额金沙大围的沙滩挺不错,夏天是天然的泳场,秋天只有河砚在静静地等待着潮水,还有鸟儿走过的脚印。

北江河畔的渔船仍然是疍民们生活的地方,好些疍民可能不愿意上岸生活,长期生活在船里。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广东人将河边江边称为海边,是不是与珠江入海口处过去一直都是大海有关,刚开始听到他们如此形容时我还不太习惯,一听到他们说到海边去就以为真的跑老远去看海了,其实他们只是到了江边。因为过去他们祖先到达这儿的时候,这儿还是一片海边滩涂,不远处就是大海,他们这样叫了几百年,也就叫习惯了。

这是他们捕虾的虾笼。

北江里有大船缓缓而过

习惯是个可怕的事情,我也开始习惯接受广东人的一切。刚刚开始来时,我对他们说“下”为“落”百般不得其解,因为下是主动,落却为被动,但广东人却将下为落。下,在他们的词典里只是一个方位副词,并不能做动词使用,而落就完全是一个动词。粤语里还保留着很多宋元以前的汉语构词和语法。也许“落”字古汉语就有主动下落的意味,而以北方话为主体的现代汉语里,“落”只有被动的掉下的意思,再也没有那古老的含义了。就像他们的祖先,从北方移民过来的时候,也带来了那时代的语言。当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通过战争强势融合,并且多族整合形成更简单的近代汉语时,南下的各姓氏却成功地将南蛮之地改造成一个乐园,他们的语言成了百越之地的共同语顽固地保留下来。

扔一个石子到河涌里,立即波光鳞鳞

老榕树根下一片枯叶,这就是我的秋天

南方有着不同凡响的东西在流淌。南方土地很肥沃,气候很湿润,动植物生长繁盛,因为富足,所以一直以来南方都是安逸的代表。人们不仅仅为了生存来到了南方,而且将南方也建设得如诗如画,江山俊秀,人才辈出。

秋高,可能就是指的是天高吧,天气晴朗时天空蓝蓝的,有白云飘过,云儿倒影在水塘里,很迷离。

榕树、芭蕉、鱼塘、小楼,倒影……唯一不知道此地最应该有的鹅群到什么地方去了。

羊额也是北方移民在南方建立的村庄之一,自宋开村已经八百余年,也是先人从珠玑巷南迁而来,旺姓主要有何姓、卢姓、冯姓等。这个村庄过去曾是顺德有名的四十堡之一,与大良堡、伦教堡等齐名,如今却成为伦教镇下的一个村庄。新中国建立以来,行政区划的影响是很厉害的,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前途。

石板老街的午后,只有一个人走过

瓦当上的小草也在瑟瑟中

可以说古羊额堡留存下来的传统已经消失殆尽,改革开放后羊额与珠三角其他地方一样沦为现代工业的基地,如今在羊额已经完全一派现代城镇的模样。只有高大的建筑后面小街里残存着一些明清青砖老屋,表明这儿曾经也有过古老的历史。

清末此地旺族何氏曾有一家大宅,非常漂亮,曰鸣石花园,如今早已经是残墙断壁,毫无传说中的那般金碧辉煌。珠江商报这样形容,说鸣石花园乃羊额惊艳:尽管它是一座荒草萋萋的旧园,但每一位看过它的人都会为它曾经的美而震撼。庞大的规模、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情别样的花园……它残存的一切,都在告诉你,曾经的它是一座不逊色于广东任何一座名园的私家花园。 但我看到的是在一大片新楼后面一栋不起眼的破败楼房而已,因为大门紧闭,谢绝游客,面对锈蚀大门,空洞的破窗,更觉深不可测的神秘。

雕花、石刻、蚝墙……这些元素总让人爱不释手。

瓜架的倒影也光怪陆离

羊额唯一留下传统就是美食。大家都知道,粤菜其实就是以顺德菜为代表,粤菜大厨基本都是顺德人。顺德菜中有名的羊额烧鹅就得名羊额。如今这儿仍然保留着众多的烧鹅店,每天顺德各地的餐馆定制的烧鹅基本来源于此。这儿的烧鹅比其他地方要贵上一些,谁叫这儿的烧鹅口碑如此之好,一个东西出名后,其价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感觉羊额的名字与羊无关,更像是因为养鹅才有了这地名,羊额烧鹅在广州、澳门、香港都很有名。

羊额之行虽然没看到什么有意思的古迹,却撑饱了肚皮。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