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溪鱼塘湾印象

【核心提示】【江门、新会、开平、台山、恩平、鹤山一带为什么那么多碉楼?台山赤溪半岛为什么为客家人聚集地?这儿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第一侨乡?美丽风景后面又有着些什么……】

沙滩上有漂亮的小贝壳
鱼塘湾名字虽然有点土,但是却十分美丽,此湾在台山赤溪半岛东边,有一条长长的金沙滩,与半岛西边的铜鼓湾相映成趣,装点着赤溪半岛。

金沙滩
行走在赤溪半岛这片红土地上,有很多美丽的景致,赤溪半岛上有众多美丽海滩,也有高耸的山峰,但这美丽的景致下面曾经埋藏了多少忧伤的故事。

岸边有很多海鲜食府
鱼塘湾是个古老的海港,是台山最优良的深水港。过去,这儿曾经是大批华侨含泪告别祖国到海外漂泊的起点之一,他们为生活所逼迫,不得不登上海船,离开自己的家乡。大批侨民移居他国,与百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土客械斗可能也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当时发生在中国湖南、江西、广东几省的先期到达的移民与后来到达此地的客家移民发生了长期的争斗,大批平民流离失所。

安静地等待
当然,也有很多人上山做了土匪。过去长期盘踞在台山的北峰山、南峰山、大隆山和紫萝山等一带就有很多土匪,象一窝蛇,长年累月吮人血。因为那时候,山区是盗贼的巢穴;山多贼多,台山人民无宁日。历代统治者虽曾装作爱民样子,常常出兵剿匪,可是朝朝代代剿匪忙,越剿匪越多,直剿到朝代的末日。为什么?因为统治者逼人上梁山,他们本身就是盗贼导师。

远眺古舟岛
在无可奈何中,有人打开一条生路:出洋。早在一百一十多年以前的清咸丰初年,台山已有人出洋。至今出洋人已达十五万八千多人,足迹遍五洲,侨居四十六个国家。可是落叶归根,人老思故乡,华侨到底还是回到故乡来。华侨腰缠巨款回乡后,又成了强盗的主要对象。在无可奈何中,他们采取两项防御措施:购枪械,筑碉楼。这一来,台山就有三多:民枪多,城镇铁闸多,农村碉楼多。随便登高一望远,都见碉楼星罗棋布。尽管人们生活在碉楼群中,还是不能自保,日日夜夜,告急的锣声四起,烧屋、掳掠、强奸、杀害、曾出不穷。人们就这样长期地受苦受难。

远处就是正在建设的港口

在沙滩上玩耍
赤溪半岛上世纪五三年前曾经有过赤溪县治,全县大都是客家人,保持着完整的客家习俗。客家人于清初移入新宁(台山)境内各地,百多年前的“土客”械斗,客家人在四处奔逃中,有一小部分避集于赤溪半岛,这就是赤溪客家人的先辈。据《台山古今概览》称“赤溪客家人的祖先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从惠(州)、潮(州)、嘉(应州,即梅州)所属各县先后迁入新宁(台山)县,聚居曹峰山下。”曹峰山为境内南峰山的第三高峰尖。由于客家人避集于赤溪半岛,清朝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在此地成立赤溪县。

沙滩上有好多贝壳,不过漂亮的都让人拾走了
虽然赤溪县随解放后消失了,但是这儿的客家风情仍然很鲜明。我们在海湾边吃海鲜就感觉到其做法与广东其他的地方的海鲜做法不太一样,入味多了,不像湛江的闽南派全都到开水里涮一涮就上盘,也不像顺德的做得过于精致,清蒸太多。客家菜系向来不错,因为我身上有半个客家人血统,所以我对客家菜还是比较偏爱。

岸边有奇异的岩石

小渔船静静地停泊在海边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港湾,目前正成为侨乡通向海外的一个海上重要出口。因为正在大搞港口建设,这儿的海水黄黄的,所以到这儿吃海鲜的人多,下海游玩的人少。那个美名其曰金沙滩的海滩,其实看上去也不错,只是现在海水感觉有点黄,而且我们到时候日正当头,大家都躲在酒楼的屋檐下,远远看海滩,远远看古舟岛的美丽景色。

蚝的壳非常硬,粘在岩石上很锋利
远远看去,金沙滩像一把金色的镰刀,古舟岛似一轮圆圆的明月,在碧波荡漾的海水中,让我想起了古龙小说的意境。洗尽铅华,明月无人看弯刀。

岸边的岩石上有很多蚝的残体

跳跳鱼,它能在海边跳来跳去的,我以为有腿,好不容易抓到一条,原来无腿。它可是大补。

因为没有时间爬到山顶上拍摄,引用一张鱼塘湾的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