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圣地上川岛

世界上漂亮的岛屿很多,被称为最美的岛也层出不穷。在中国,被旅游者们欣赏,并被冠以最美的岛,一会是海南岛,一会是涠洲岛,一会又是南澳岛,一会是普陀岛……人们总是以各种心态去认定自己心目中的最美。川岛也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美的岛,而且川岛的美,并不仅仅在于拥有众多的海滩,还在于小岛的异域风情。
【川岛最美在教堂】

川岛分上下川两大部分,像一对张臂相依相伴的情侣,因而被称为中国最浪漫的岛屿,岛上有众多的美丽海滩、神奇传说和动人故事,令游人流连忘返。
说到浪漫,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教堂,那是浪漫的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镜头,一对情侣在教堂里才能体现他们的幸福。而川岛,也有一座小教堂,就在上川岛象鼻山海滨的小山坡上,有一座小小的教堂,安静地眺望着大海,风姿卓约地掩映在绿树丛中。教堂为哥特式样,隐于树丛之间,露出一角尖顶,远望大有异域之风情。园内的一草一木,一柱一石,玲珑可爱,凭栏尽见碧海蓝天,渔帆点点,美不胜收。
但这座小教堂并非一般的小教堂,也不是专为情侣们浪漫结婚而设的小教堂,它是安放一位天主教圣人衣冠冢的小教堂。
天主教圣人方济各曾在川岛结庐而居,并在此终了一生。传说方济各死后埋藏于上川岛,十个星期后,教会信众再将其从棺椁从土中掘出,迎往印度果阿安葬,启棺检视,见遗体完整不腐。后来,方济各的遗体迎到马六甲,数日后,又迎到印度果阿耶稣堂。再经过数百年来的多次检视,方济各的遗体始终没有腐烂。此事神奇异常,一般人很难理解,但其不腐肉身的确安放在果阿,现在仍然不腐。
方济各·沙勿略于1622年与圣依纳爵、圣女德肋撒、圣斐理伯·内利、圣依西多禄等同时荣列圣品。而方济各最初安葬的地方上川岛,也被罗马教庭视为圣地之一。

(这片海域神奇而美丽)

(教堂依在半山,掩映在树丛中,眺望大海)

(从十字架看到的风景让人倍感神圣)
【方济各缘何到川岛】
方济各何许人也?在耶稣教中,方济各是七位创始人之一。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曾说过:“如果每个人都和方济各一样,世界就不需要革命了。” 恩格斯老爷子的话中所说的方济各,是一个喜爱和平、强调顺服、宣讲宽恕的圣士,他的意思也就是人人都像方济各,这个世界就是和谐的了。

(方济各·沙勿略纪念碑)

(方济各·沙勿略神像)
方济各则是生于1506年,全名方济各·沙勿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纳瓦拉省城邦比劳纳。也是出生于一个富有的人家。长大以后方济各成为著名的传教士,他在印度、东南亚传教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后来他到日本传教时发现,日本的传统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因此他萌发了到中国传教从而感化日本的想法。
其实方济各1551年12月就来过上川岛。当时的上川岛,由于远离大陆,政府对其的管治便松懈得多,岛上实际上是海盗、商人和武装走私者的落脚处和货物中转站,当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法国人、英国人的走私船经常依靠在上川岛的三洲港等地,川岛上居民对蓝眼高鼻子的洋人早已习以为常。现在在方济各教堂的山脚下还保留着古老的码头,码头旁边仍然可以随意拾到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这些瓷片经有关专家证明,大多数为明清时期的陶瓷,以佛山和景德镇等为主要产地。
因为明朝对外封锁的缘故,普通外国人很难进入大陆。方济各后来只能以普通外侨身份只带了一名中国翻译进入中国上川岛。他到上川岛之后,便在山坡上搭建了一个草棚,以作为临时的教堂使用。他每天都在这个草棚教堂中做弥撒,教一些孩子们学习教义。尽管人数不多,他还是非常尽心尽力,一如他在其他地方传教一样。
上川岛上的生活非常艰难,方济各正经受着巨大的考验,11月21日,方济各突发寒热,时值冬季,朔风怒号,病情一天比一天重,放了几次血,但丝毫没有效果,有时体温太高,失去知觉。可是一清醒,他就念经祈祷。这样一直到了12月3日。那一天是星期六,方济各的中国译员安多尼怕他要去世,就点了一支蜡烛,放在他手里。方济各口诵耶稣的圣名,瞑目安逝,享年四十六岁。
传教士所带来的信仰与文化,也在这之后渐渐融合到原来的中华文化里,影响了近代中国人的生活,即使到现在,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一切。泊来的信仰一直是近代中国难以抗拒的,虽然在中国释道儒三教根深蒂固,也出现了义和团这样针对西方传教和信教人的极端运动,但还是被八国联军搞得七零八落,大清朝也曾被信教的太平天国占据半壁江山,到了最后,卡尔·马克思这位西方大儒用他的思想成功地征服了中国。

(方济各教堂里的衣冠冢)

(海滩上散落的明清时代的瓷片)

(古老的海港码头,曾经是闭关锁国时候外贸的桥头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走私的活跃港口,用漂亮的话来说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站点。)
【川島最神在教堂】
方济各在川岛期间曾经在海边挖掘了一口神奇的水井,地址就在现在的教堂山下的海边,此井在涨潮时离海水不到一米,却永远不会出现水井变咸的现象,被人们称为圣井。不管海水如何高涨,都不会令此井的水受到影响,仍然甘甜清澈,沁人心脾。
现在方济各教堂的不远处还有一个小村庄叫新地,人们说其实那是星期天的意思,这儿曾经是方济各传教的教民的后代,到过年时,可以看到村民贴的对联里有“天主保佑”一类的词句。而村庄旁边的一所小学原来也是座小教堂,据说为法国皇后捐建。虽然在后来各种所谓的革命中拆毁了,但教堂地基石和漂亮的石座仍然保留下来。
法国皇后捐建的新地教堂也大有来由。1698年,传说有法国货船曾在南海遇风暴避于川岛,到了方济各的墓园所在的海湾,他们乞求圣人保佑,后来果真没事。事后曾许愿要在该岛为方济各沙勿略建立一间小教堂。因此法国皇后就特批出资修复了方济各的墓园。1700年经广东当局批准,耶稣会的特科蒂神父于同年六月在上川岛建成小教堂。此后仍有所维修扩建,我们今天所见的这座教堂乃是清同治八年即1869年定型的。同时法国皇后还出资修建了新地村旁的教堂。
方济各的坟墓横卧在小教堂内,墓前立一块小石碑,上书“方济各沙勿略康熙三十八年”字样。此碑既小而不规整,碑文亦简约其辞。传说这是过去老墓留下的碑,后来因为文革红卫兵们掘墓,此碑被信教的村民藏于猪圈下,才躲过一劫。
还有比较神奇的就是,方济各小教堂边的各种树上,都长满了金黄色的青苔,非常罕见,可见圣人方济各还是关照着他曾经涉足的地方。

(教堂左侧几乎所有的树种都长满了金色的粉状苔类,十分显眼)

(教堂后的十四苦路。)

(此碑在被村里善民冒死收藏,才免于红卫兵的毁坏。)

(传说方济各挖掘的圣井,是世界上离海最近的一口淡水井,海湾潮涨时距离不到一米,水井里的水依然甘甜醇美)

(教堂边有座叫新地的小渔村,人们说外文的意思就是星期天村,过年时贴对联,村民们最爱的横批就是:天主保佑。)

(左边的房舍曾为教堂司职人员的宿舍,右边则为小学的新楼)

(古老的石墩仍然健在)

(小渔村前的萍洲湾,曾经是岛上先民最早登陆的地方,也是川岛命名的来由,此为后话,后文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