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西安游记
孤家、寡人,这是古代皇帝的自称,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也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孤独,因为为了牢牢把握好手中的权力,他们必须冷血无情、绝情弃爱,最是无情帝王家。对于某些皇帝,今人会崇拜,但很少有皇帝会让人从心里生出莫名的喜欢和莫名的心疼。如果你去了解了汉文帝的故事,也许你也会和我一样喜欢上他,也会心疼他。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朝的第三位皇帝,仁德、勤俭、圣明,这是历史对他的评价,完全是一个好皇帝的标准。可汉文帝让人喜欢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这样的好皇帝,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不像皇帝的好皇帝。做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的亲尝汤药讲的就是汉文帝的故事,他的母亲薄太后病了,作为皇帝他竟能三年如一日的亲奉汤药,好一个孝子;汉文帝和窦皇后一生相扶相守,连后来窦皇后眼睛看不见了,他仍对她不离不弃,甚至废六宫,好一个良人;汉文帝先于薄太后和窦皇后而去,他要求将自己的陵墓照“顶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继续尽人子人妻的责任。好一个孝子良人,怎能让人不喜欢? 说汉文帝让人心疼那是因为作为一代明君,“文景之治”盛世的开创者,前半生在吕后魔爪下忍辱偷生、卧薪尝胆的艰难生存,而后半生在处理诸吕专权留下的烂摊子中度过。虽是帝王,甚至都没有享用过锦衣玉食,一生都在劳苦奔波中生活。他的帝王生涯其实就是一部辛酸史,这样的帝王,怎能不让人心疼? 我就这样喜欢上了汉文帝,怀着心疼的心情去了霸陵——汉文帝安息的地方。霸陵,有时写作灞陵,因霸陵靠近灞河,因而得此名。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仁君,陵寝竟然称“霸”,真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霸陵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过去很方便,城内就有直达公交车。一路向东,会经过灞河。在唐代,灞河之上的霸陵桥,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地方,好多唐人诗歌里都有提到。曾经灞柳风雪还一度成为长安八景之一。而今,这景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反正霸陵桥已经没有了。去的时候是冬日的下午,阳光惨淡,天是阴阴的,灞河正位于枯水期,岸边有些新植的柳树,乱枝在空中飞舞,此景让人心里生出说不清的情愫。 之前,去过霸陵的霜儿跟我说在一个中学下,往前走走就到了。而上车后,售票员却很肯定的说当然是霸陵的站台下。于是,在霸陵下了车。原来霸陵现在已经成了西安的墓地,成立了霸陵陵园。我们到了陵园,其实还并没有找到汉文帝的霸陵。 这陵园是顺着山势而建,层层叠叠一直向上。众多碑石林立的坟墓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倒没有如以往所见的陵园那样给人阴森森的感觉。既然来了,那就先到此一游吧。很多墓碑上的名字是封着的,这说明是未亡人,不知道这些未亡人到此看到这情景,会是怎样的感觉呢?想到一句网络流行语:心中有座坟,葬着未亡人,此情此景,不正是山上有座坟,葬着未亡身吗? 没想到,竟然在众墓中看到一对80后的夫妻给自己买的百年后的安身之地。不由得感慨这世道,真是难说! 下了陵园,我们开始往回走,想必真正的霸陵就在不远处。根据之前所查的资料和从霜儿处了解的信息,到了毛窑院村后,很快就找到了霸陵。 霸陵是开山为陵,这在以封土为陵的汉十一陵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也对六朝及唐代依山为陵的建制影响极大。霸陵之所以开山为陵,那是因为身前节俭的文帝死后也要求薄葬。 霸陵,当地人称为“凤凰嘴”,因为此处的山势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而霸陵刚好位于凤凰嘴之处。不知是我没有站对位置来看霸陵的走向,还是因为我眼拙的关系,我只觉得霸陵是个金字塔的形状。 来之前就知道霸陵由于保护不当,遭到的破坏非常严重,连陵前的墓碑都未能幸免。刚开始上陵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墓碑什么的,只见一方而今国家立的文物保护碑。这保护碑完全沦为了路旁的摆设,它的命运真寒碜。 沿着上陵的小道,爬了一会儿后向下看,终于看到在庄稼地里的墓碑了。那些墓碑都是后世人立的,据史料记载霸陵陵园史称“盛德园”,内建寝殿、便殿等,但目前也没有发现陵园的遗迹,并且由于霸河几经改道,现在连陵邑至今也无法寻找。不知是造化的原因,还是文帝本人死后节俭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呢?人们给了文帝最美好的谥号——孝文皇帝,可这千秋万岁名,身后事真寂寞,忍不住我对文帝的心疼又深了一步。 陵山高约200余米,可由于山势比较陡峭,上陵的路很绕,盘旋而上的下路从前方绕到后方,还要拐几个大弯,绕过旁边的山,最终才能到顶。其实我是非常想绕上山顶的,可同行的朋友不愿上了,只要半途返回。 下陵的路上,我不时扭头看山顶,觉得没上去,还是很遗憾的。登高才能望远,真的好想上去远眺一下薄太后的南陵是什么样子,看看窦皇后的后陵,更想看看“顶妻背母”的安置方式到底是怎么样的。 说到窦皇后,忍不住又有不少话想说。一部《大汉天子》真是严重误导人,把已经是窦太后的窦皇后演得那么坏。其实,历史上的窦皇后绝对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奶奶。后宫是一个残酷的地方,每一个坐上皇后宝座的女子往往都是踏着他人的尸体上去的,但她们中还是会有一些在残酷与心狠手辣中还保留着一颗纯良心的人。 看到与阴云躲猫猫的太阳挂在陵山头的旁边,仿佛眼前所见的就是霸陵史书的封面。而今我们所见的霸陵是根据仅有的记载来推测的,玄宫是在断崖上凿洞而成,一切都有些神神秘秘的呢。 下了陵,去陵前墓碑的路并不好找。因为村民把墓碑周围都开辟成了果园,拉了铁丝网,走了些冤枉的小道终于才到达。霸陵墓道的排水系统由于沙石堵塞,以致墓门后来被水冲开,墓室结构遭到破坏,而那些后世所立的墓碑而今有些已经字迹模糊,有些甚至已经躺在了荒草丛中,看着这样的情景,心里满难受的。 这样的时节,去这样的地方,天气是惨淡的,陵景是荒凉而破败的,其实正应了探古的景,可心里还是难受的。不远的霸陵陵园建得那么富丽堂皇,而霸陵却因保护不当已经被相关管理部门遗弃了,我不知道霸陵这个样子对于霸陵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我来说,霸陵因为汉文帝本人的魅力,让我情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