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探奇(9)野考站里的金丝猴
金猴岭是一处原始森林,这里古树参天,飞瀑漱石,小桥流水,苔藓遍布,藤蔓缠绕,物种繁多,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十分幽静。虽然见到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落差最大瀑布,但遗憾的是没能一睹世界级珍稀动物-金丝猴。
为此,游览车和导游又带我们穿山越来岭来到神农架的自然保护区-小龙潭景区参观。小龙潭是展示神农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进行环保意识和生态知识的科普教育与研究基地。小龙潭有个野考站,位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大本营,同时,也是金丝猴生活习性的重要观察点和野生动物救护站,内设野考工作展览室,还辟有“神农架风物”摄影展等。

海拔2120米的小农潭景区座落在一个山谷内,三面环山

在景区内环视四周山野,大多山体巨大,山形浩莽,但比较难得见到成片的原始森林。惟谷底处那些新植的冷杉苍翠依旧,似乎是在长草和荆蓬中挺立着未来的希望

听说,小龙潭的正面有一座海拔逾3000多米的金猴岭,岭上有金丝猴群活动,神农架小龙潭附近的金猴岭是因金丝猴的存在而得名的,金猴岭面积为5平方公里,金猴岭山势高峻,气候寒凉,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森林茂密,箭竹如海,藤葛攀挂,山花野果,满山遍野,风景优美,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金丝猴的栖息场所。但我们无缘到岭上参观

沿着景区四处走了一圈,没有找到那种平常可以被人称作为“潭”的较深的水池,却见一条小溪淙淙流过

与神农架其它地方不同,小龙潭溪床浅而宽,上面长着一些花草树木,水流其上,别有一番宜人的景致

不过,小龙潭之所以在神农架地位特殊,却不是因为它的美丽风景,而是因为它既是神农架野人考察队的大本营,同时又是神农架的野生动物救护站。

潭边有座小木桥叫威尔逊桥,通向野生动物保护笼附近。威尔逊是位美国学者,曾于1900年和1910年两次进入神农架考察,并采集植物样本,发表《威尔逊植物志》一书,受到国际的关注

近年来由于旅游的开发,在谷内又建了一些生活设施如茶舍和餐厅等,使小龙潭成了游览神农架主峰地区的一个中间休息站

潭边一排笼舍里,关着几种动物,什么黑熊、猕猴的

笼养的普通猴子,十分泼皮和凶悍

步过小溪再向前不远,就可以看见几只大铁笼里关着的金丝猴。这正是大家期待的欣赏的尤物,十分安详

神农架珍稀动物世界里,目前最值得骄傲的就是金丝猴,是全国唯一向游人开放的金丝猴观察点

金丝猴一般都是一雄一雌成对的关在一起
金丝猴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颜面兰色,鼻梁凹陷,身高一米左右,一般生活在海拔1500米至2500米的高山之间,光泽如丝的金黄色长发,是名副其实的金丝猴。金丝猴常年在树上生活,以松子、野果、树皮、嫩叶、杂草和竹笋为食,性情温顺但敏捷异常,其模样十分逗人喜爱。金丝猴的动作十分敏捷,喜攀援,善跳跃。常常先摇动一根树枝,然后借助树枝的反弹力,一跃就是十几米。这时候,它们的长尾巴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它们以“荡秋千“的方式攀援跳跃,行速极快,每小时竟可达40-50公里。但是,令人惊异的是,金丝猴竟能体恤老幼。猴群行进时,往往是年轻力壮的雄猴领头和压阵,而老猴和带幼猴的母猴则处在相对安全的中间位置。
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现存野生的金丝猴种群已不太多,人工饲养又很难繁殖,故金丝猴的保护任务十分繁重,其稀有的程度与大熊猫相当。

这是金丝猴团团和圆圆
野生金丝猴踪影难觅,在救护站依靠人工圈养的猴科馆,大铁笼里看到了正在疗养的几只金丝猴,也不枉我们来神农架一趟了。

这是设在野考站的一角的“金丝猴实时视频展示厅”,细细看看,很有一些“味道”

金丝猴组照,都是神农架现场拍摄的,内容从猴王,猴群到哨猴,从迁徙,觅食到午睡,从母子相依到猴群嬉戏,从恋猴谈情到夫妻交欢,无所不有,堪称动物世界的神农架金丝猴专辑,较完整地反映了金丝猴的生活习性

当离开展示厅,不远又看到一座“亨利桥”,同样是为纪念国际友人在考察神农架动植物资源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说明神农架的物种多样性在世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受到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成为“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在神农架游览中,让我们获得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又得到许多理性的启发,林区从早期的专业“伐木场”向自然保护区科考和旅游景区开发演变,既是神农架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可惜频繁的开发和大量的游客光顾,又打破了神农架的平静,因此神农架的原始野生环境极待“立法”保护,让神农架获得长治久安的可继续发展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