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没有历史只有传说
记得还是上世纪80年代,新闻媒体上就不时的有关于神农架发现“野人”的报道。于是,印象中的神农架就是一个山高水远、极度偏僻的地方,想去而始终下不了去的决心。直到4月下旬,才找了个机会去了趟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地处房县、兴山、巴东三县边缘地带。据导游介绍,在神农架,85%以上的地方都是林地,森林覆盖率高达69.5%,居住着近10万人口。我们早上8点从武汉出发,在荆州稍作休息,中餐后继续前行,到神农架木鱼镇已是晚上7点多了。一路上,和导游聊着神农架,导游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神农架只有传说没有历史。

神农架只有传说没有历史,在神农架听到最多的便是关于神农的传说了。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曾经在此遍尝百草,为民除病。由于山峰陡峭,而珍贵药草又都生长在高峰绝壁之上。于是,神农氏便伐木搭架,攀缘而上,采集药草,救治百姓,神农架因此而得名。其实,今天的神农架已经因旅游开发而建设的很不错了。木板铺就的小径,蜿蜿蜒蜒地在山间延伸着,一直通向神农顶。遗憾的是老天不作美,下起了雨,是那种很细很密的雨,峡谷中的风一阵一称地吹起雨水,浇撒在人身上,寒气袭人,我们都有些后悔没多带件衣服,看来夏天才是到神农架来最好的季节。到达神农顶,但见周白雾茫茫,什么都看不见。老天不作美,来到神农架,却没有能够欣赏到神农顶的美景,只得悻悻而归。



值得庆幸的是山间的景致确实不错,小径两边是高大的冷杉林,黑呦呦的树皮透现出几分原始的生态;杜鹃花还没开放,但一个个花苞已经被顶的裂了开来,看来,如果有几个晴天,太阳一照,就会看到满山的杜鹃花了。沿途,还有许多形象各异的山石,或如金蟾望月,或如雄鸡戏蛇……可惜,雨雾之中变得十分的朦胧。潺潺的山间流水,藤蔓牵绕的枯树,长满苔藓的石头……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颇具野趣的山水图画,洋溢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


为了证实神农氏的传说,这里修建了一处名叫神农坛的景点。巨石雕刻而成的神农氏头像伫立在山顶上。从下面望上去很是有几分壮观。然而,我却觉得似乎有些多此一举。人们对远古祖先的崇拜与追忆,是深藏在心灵之中的,今人这种拙劣的制作,只会淡化人们对神圣先人的敬仰与膜拜。只有那些代代相传的传说,才能让人充满了对远古历史的浪漫想象。倒是神农坛景点中的那棵千年冷杉王,让人惊讶生命的顽强,感叹沧桑的变化。

神农架只有传说没有历史,在神农架听到最多的还有关于野人的传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便不时有神农架存在“野人”活动的信息传来。 1976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一支专门的科考队,深入到神农架原始林区,探查“野人”的足迹。收集到了“野人”的烘毛发、脚印、粪便等。经初步鉴定,“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近几年来,又有多名考察队员和游人声称目睹了“野人”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捕获到一个活的“野人”。看来,这的确也只能是传说了。我们去了传说中野人出没的地方,但是,实在想象不出这里怎么会有野人?同行者中有人说,这或许是有人为自己的不轨行为所做的托词罢了。我想,这到也是一种新解。


野人是一个神奇的传说,但神农架地区有着许多珍稀动物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游介绍,神农架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物种。尤其是那些白化动物——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和白熊,更是吸引着世人。毛色纯白的白熊,在古代就被视为国宝或神物白獐和白麂,大自然造就了神农架的神奇和传说。

导游说:神农架只有传说没有历史。其实不然,神农架的历史就沉淀在那一个有一个的传说之中,而那一个个的传说则正是神农架历史的碎片,有一天,当人们把这些碎片完整地拼接在一起时,就完成了神农架历史的复员。神农架,历史和传说纠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