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神农架游记
神农架游记
鄂西行(三)神农架探
1
神农架探秘——路途见闻
一说神农架,人们都会想到野人之谜,其实我知道要找到野人的概率几乎微乎其微。但不管怎样,那里的神农采药、茫茫林海、天然动植物……始终让我魂牵梦萦,总想有机会一定去看看。第九届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在三峡召开,会后有考察神农架的议程安排,欣然前往。

10日上午参观三峡大坝后,下午从三峡工程酒店出发驱车去神农架。正午时分,我吃完中餐来到酒店大厅办理退房手续后早早等候在那里。说是12点半准时出发,不料一等便是一个小时,原来是旅游大巴渐渐未到所致。唉,这些小地方的旅行社真是缺乏“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让我们白白浪费了出行时间。他们可否知道“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习惯了时间观念的江南游客来说,每浪费一分钟意味着在缩短一分钟的生命。这话听起来有点骇人听闻,但对江南人来说,无缘无故的浪费时间确实让人心痛。因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以秒来计算的。呵呵,有点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吧。

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行驶,一路上我不停地欣赏和拍摄着沿途风光,长江似一条黄色的大蛇蜿蜒地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两岸峡谷间的江面上时有油轮驶过,往远处眺望,沿途山坡上似乎有一堆堆新葬的白色坟墓,车近时一看,原来是散落于东一幢西一幢的徽式民居,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这鄂西地区怎么也会建造几乎与徽式建筑一模一样的民居:黑瓦白墙,四角翘首,龙凤呈祥雕饰,高高的三叠式马头墙……询问导游小姐,她也解释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含糊其辞地说了一句,这大概是为了漂亮吧。我想,盖这样的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漂亮吧!难道鄂西地区没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看来,当导游只能背熟几个景点的导游词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要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继续前行,长江似乎到了尽头,突然拐入一个山间,沿途又出现了一条山溪,也似一条黄色小蛇与我们相伴而行。我有点纳闷,这潺潺流水怎么是黄色的呢?原来是正在建造宜巴高速公路所致,这在我们一路上所见所闻中得到了证实。宜巴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18条横向干线之一 ——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湖北省骨架高速公路网规划“陆纵五横一环”主骨架中“横三”的西段。起于荆宜高速公路白河服务区约3公里处,止于鄂渝交界的火烧庵,途径宜昌市的夷陵、兴山、秭归和恩施州巴东县等四个区县,全长173公里,项目总投资166.7亿元人民币。这条高速一旦建成,宜昌至神农架可缩短路程4小时之多。


汽车在盘山公路爬行,由于颠簸的厉害,车上的游客大多都睡着了,可我却兴奋不已,因为对未到过的地方都感到好奇,因此仍拿着“长炮”搜索着自认为好奇的“猎物”。突然,在山溪大桥边一个山坡村落入口门楼上看到了“昭君村”字样,便询问导游小姐是不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那个王昭君?这回这个导游小姐回答的挺干脆,就是她!因为我知道王昭君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的。后作为“和亲大使”出塞,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真的不知道她是湖北省宜昌兴山县人,于是拿起“长炮”在行驶中的车上对“昭君村”一阵狂轰滥炸。这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山村,山坡仅仅是几十间平房和楼房,为什么会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呢?难道村寨下方的香溪水滋润出了美女?导游小姐的回答是肯定。不知不觉,李玉刚“镜花水月”王昭君的扮相时不时的显现在眼前:绝代佳人,民族团结的楷模。

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在夜色来临时到达了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有关木鱼镇的来历还有个美丽的传说,这里的木鱼还真是木头做的像鱼一样的船,曾经因为这个木鱼船使得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成为眷属,所以这对夫妻生活的地方就叫木鱼镇了。匆匆吃了晚饭后,下榻于君悦酒店,便伏案记录了这篇见闻。11时许,由于旅途劳累,简单的洗漱一下就睡了。因为明天是我们神农架探秘最繁忙的一天,根据游程安排,从早晨7点半起,要游览堪称“华中屋脊”的神农顶、了望塔、风景垭、板壁岩、小龙潭和神农祭坛、天生桥等景区。也许换了新环境,也许受极度疲惫影响,也许对明天游玩的地方有太多的向往,不知怎的,我躺在床上总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索性来到窗前俯视着窗外。小镇的夜,静谧得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没有闪烁的灯光,没有匆匆的行人,没有隆隆的马达声;四周的高山,幽幽地静默着;不远处的溪水,淙淙地流淌着……这静寂的夜,安静得让人心里有一种寂寞感。突然有一股山风吹来,不觉间,我打了个寒惊。在江南正是热浪滾滾的盛夏,可在这里却给人有一种寒意之感,便怏怏地回到床上。不久,有阵阵山风吹来,一会儿,阵雨伴着山风接踵而至,急雨落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沙沙的声音,如同一支催眠曲,不知在什么时候让我进入了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