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南通游记
南通游记
“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文峰塔、太平兴国教寺)
文峰塔

南通文峰塔位于市区城北古运河畔,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大修。据《通州新建文峰塔记》碑文记载,文峰塔是为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而建。1983年6月公布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

塔高39米,为南通三塔之冠。木架结构,青筒瓦,白墙红柱,五级六角,每级有小室,每面一门二窗。内设扶梯,外有走廊飞檐上饰以龙首、走兽、仙人,下系金铎,门洞外观为拱券式,内观则为壶门形式。在檐柱与廊柱之上,置栏额及普柏枋以承托斗拱。塔顶为六角攒尖顶,自第三层始立中心柱至塔顶与刹相接。刹高 10.33米,金属制成。刹座作覆钵状,上置承露盘,刹杆穿以七重相轮,顶由仰月、圆光、室瓶等构成,并以铁索与塔顶相连。
太平兴国教寺

太平兴国教寺又名东寺,位位于启秀路17号。始建于宋乾道年间,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火灾,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重建,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现仅存大殿一座。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13.5米。平面呈正方形,前置副檐,屋架坡度缓和。檐下施斗拱。明间带真昂三彩斗栱、三攒,次间为一攒。明间四金柱敦实粗壮,下置浅浮雕覆盆式柱础,后两柱为瓜楞柱,前额枋上置凤形拱三朵。梁架多加雕饰。大殿柱身、柱础、梁架及雕饰纹样、方格棂窗等均保持古制,特别是月梁做琴面,圆弧适宜,有宋代遗风。大殿前有六百多年古银杏树一株。1982年3月调整公布为被列为江苏省第一、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