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镇江游记

镇江游记

江苏 丹阳 (南朝石刻二)

      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汉族,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刘智容。南朝齐第二任皇帝(482年-493年),病死,葬景安陵。年号永明。

      武帝对于其后事,特意下诏说:“我识灭之后,身上著夏衣,画天衣,纯乌犀导,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唯装复夹衣各一通。常所服身刀长短二口铁环者,随我入梓宫。祭敬之典,本在因心,东邻杀牛,不如西家禴祭。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未山陵前,朔望设菜食。陵墓万世所宅,意尝恨休安陵未称,今可用东三处地最东边以葬我,名为景安陵。丧礼每存省约,不须烦民。百官停六时入临,朔望祖日可依旧。诸主六宫,并不须从山陵。内殿凤华、寿昌、耀灵三处,是吾所治制。”

     景安陵南向,墓已平。陵前有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均为公兽。天禄身长3.15米,高2.80米,颈高1.55米,体围3.00米。麒麟,四足已失,风化剥蚀严重。身长2.70米,残高2.20米,颈高1.40米,体围2.51米。形体略小于天禄,极为矫捷灵动。通体雕饰因风化剥蚀早已模糊,两翼仅具大貌。


丹阳天地石刻园(待建中)

     吴杰森先生旅居加拿大,一生酷爱石刻文化,多年来一直关注和收集石刻,目前已收藏6000多件,但如何安置这些宝贝成为吴杰森先生的一件难事,当他得知丹阳市是齐梁皇帝的故里,有丰富的石刻文物,且正在建设“天地石刻园”后,毅然决定向丹阳市“天地石刻园”捐出他多年收集的6000多件石刻。

     另据介绍,丹阳市将在5月份启动三城巷、仙塘湾、修安陵两大板块南朝陵墓石刻的环境整治工程,尽快使三城巷形成“南朝陵墓石刻遗址公园”、修安陵形成“齐梁文化公园”,使这两个区域的南朝陵墓石刻文化得到更好保护,成为“天地石刻园”遥相呼应的两个重要旅游景点。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疑梁敬帝陵)

     萧鸾(公元452-498年),父萧道生,母江氏。废萧昭文,自立,时年43岁,在位5年(公元494-498年)。病死,葬兴安陵,年号建武,永泰.

     在之前的(南朝石刻一)中,我已经把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认定在“金王陈村失名陵”,那么此陵又有国宝牌在,我又该如何解释了,呵呵!在我会专门开篇解释······暂且现把它当做兴安陵吧!

    陵东向,坟冢早已夷平,唯陵前二石兽尚存。两兽间隔一小沟。北兽应为天禄仅残存部分前躯。南兽为公麒麟,4足全失,独角已残,身长3.02米,残高2.7 米,颈高1.35米,体围2.78米;兽身雄健,颈项短肥,头上昂,全身略作“S”形。装饰比较复杂,其中羽翼最为特殊,由四小冀拼成一大翼,腹部复衬以羽翅纹,显得非常复杂。巧则巧矣,却不免使人有薄弱之感。1957年南兽麒麟扶正人座。1985年1月,北兽残躯向东北方向平行移动12.5米,加固入座。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文帝萧顺之,梁武帝萧衍之父,齐高帝萧道成族弟。在齐朝历官待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封临湘县侯,赠镇北将军。生前未作皇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梁武帝追尊为文皇帝,庙号太祖。

     梁文帝建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建陵坐西朝东,陵家已平,现存陵前石兽方形石础、神道石柱及石龟跌座各一对。

      石兽位于神道两侧,南为麒麟,身长3.05米,残高2米,颈高1.25米,体围2.7米;北为天禄,双角已失,身长3.l米,残高2.3米,颈高l.5 米,体围2.76米。这一对石兽魁梧雄壮,姿态传神,兽脊作通贯首尾连珠状纹饰,双翼微翘,冀面雕有卷云纺、细鳞和长翎,体现了齐代陵墓石刻向梁代转变时期的特色,即突出了宏伟豪迈的气势,作用从装饰趋向写实。

     神道石柱分柱础、柱身,柱头三部分。柱础上圆下方,浮雕一对环状摘龙,口内衔珠,头有双角、四足、修尾。柱身作隐陷直刳棱纹(通称“希腊式”)。柱头有圆盖,浮雕莲花。盖上刻圆雕小辟邪,盖下原有长方形柱额。石额左右对称,北为正书顺读,南为反书逆读,其文隶书“太祖文皇帝之神道”,不记姓不记名,与梁代柱额的一般记述规则不同。

      神道石柱后还有石龟跌一对,其上石碑早已无存。现存梁碑皆作碗首形,高浮雕双龙,交辫环缀于石脊,中有方框刻文字,枉下有穿。估计建陵石碑的形制也不例外。

梁武帝 萧衍 修陵石刻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时年39岁,在位48年(公元502-549年)。饿死,葬修陵。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梁武帝修陵,位于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在其父文帝萧顺之建陵之北约100米处。修陵陵冢早已荒平,仅陵前存石麒麟一只,位于神道北侧,身长主1米,高又8米,颈高l.45米,体围2.35米。今存南朝陵墓石刻,有墓主可考并依据艺术风格略可定为梁墓的,占全部石刻的半数以上,其制作年代也在梁武帝统治的四十多年间,修陵的这具石麒麟又可作为梁代石刻的代表作。这具石麒麟在雕刻装饰技法上明显不同于齐朝石刻圆雕,浮雕,统雕并用,整体夸张与局部刻划、兼顾的做法,而是趋向简朴、写实,力图把坚硬的石头变得浑圆、柔软而富有弹性。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巨大的体积感,头大颈长,昂首天边,雄踞一世,显得气魄非凡,有咄咄逼人之感。

 梁简文帝 萧纲 庄陵石刻

    萧纲(公元503-551),父萧衍,母丁令光。为侯景所立,时年47岁,在位3年(公元549-551年)。被杀,葬庄陵,年号大宝。

     梁简文帝庄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已将庄陵坟冢削平冲净,只有一只残破的石麒麟倒,仿佛在哀悼着不幸的墓主。 

     此尊麒麟为简文帝庄陵神道南侧独角麒麟,破损相当严重,躯干后半连同双后肢及兽尾残阙。扶起之时,为求平衡,于腹部之下支撑一水泥柱。与简文帝之父武帝修陵北侧麒麟,相隔土路一径,东西北三侧同样均是稻田,土台之上也是豆蔓纵横。

    庄陵神道麒麟形制,即不似其祖文帝建陵神道麒麟一如齐初帝陵神道石仪的宛转灵动,也不似其父修陵神道麒麟般古朴庄重,倒与三城巷"兴安陵"极为相似。兽颈变纤长为粗壮,兽首变大与短颈相衬,兽身通体多处雕刻以卷云状鬣毛纹饰,更觉华丽。

  萧梁简文皇帝神道半残麒麟,恰如其一生写照,前半生富贵乡中,温柔华美,后半生却横遭家国巨祸,人上人沦为阶下囚,最终未得善终,魂灵缥缈。

  半残麒麟,怅惘北望。北天苍茫,再无家国父子。荣因其父,辱亦因其父,背身父陵而立,近在咫尺,远若天涯。

镇江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镇江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