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延安游记

延安游记

壶口·黄河边听咆哮心震撼

    一首《黄水谣》把黄河唱的“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般的凄婉。

    一曲《黄河颂》却把黄河唱的“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边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如此般的气壮山河。

    今年六月去了山西,首先想到的是一定要到那黄河岸边去看看,去体会黄河给人的震撼。
    而去黄河岸边,当然首选是壶口了。

    那天,我们在洪桐大槐树吃过午饭后,又急急地直奔黄河边的壶口了。

    下午四点过,我们来到了壶口。
    一进壶口瀑布景区,天就沉下了脸,黑黑的天空仿佛间塌了下来。

    下车没有走几步,那豆大般的雨随着狂风铺天而来。

    躲避在岸边小摊的太阳伞下,与小摊主人一聊,才知道这大雨已经是今天的第四次光临了。
    小摊的主人告诉我,一小时前那雨还要大,不过这雨下不了多久,最多二十分钟准停。
    果然,二十分钟后,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站在黄河的堤坝上,只见黄河从远处而来,却不见黄河而去,原因就是壶口让黄河落了下去。

    我们急急地往黄河边去,看见了黄河瀑布的奔腾汹涌。

    然而六月的黄河,还没有到汛期,河水也没有泛黄,水也不很大。

    壶口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

    黄河到了这儿时,两岸石壁峭立,三百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狭如壶口,在五十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
    《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短短八个字就将壶口瀑布的形象概括。

    壶口瀑布景区还有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
    旱地行船,讲的是壶口瀑布落差大,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船只不可能通行。于是,船只顺水到了壶口,先在壶口上边至龙王庙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用人担和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而空船则由人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圆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这便是“旱地行船”。如今旱地行船是没有了,但依稀可以看到那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水里冒烟,讲的是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极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水雾,即“水底冒烟”一景。

    站在壶口边,望着澎湃之水,这才深切地感受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这首歌为什么会深深烙印在中华女儿的心底,激励着无数中华女儿为之前赴后继。 

 进入吉县界内的壶口。

吉县县城一角。

壶口瀑布边的雨是又大又急,米大的雨点打的雨棚脆响。冒雨拍了张雨景,可以看见雨点。

雨停了,又是一片阳光灿烂。

站在黄河的堤坝上,只见黄河从远处而来,却不见黄河而去。

于是,我们急急地往黄河边去,想看那黄河瀑布的奔腾汹涌。

河滩上留下了零乱的脚印。

壶口让黄河水落了下去。

站在壶口边,这才深切地感受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歌为什么会深深烙印在中华女儿的心底,激励着无数中华女儿为之前赴后继。

我静静地站在壶口边,静静地感受着咆哮,也静静地拍下咆哮中的瀑布。

壶口瀑布景区的著名奇景“水里冒烟”。

水里冒烟,讲的是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极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水雾,即“水底冒烟”一景。

虽然黄河的六月不是涨水的季节,但见那静静而来的黄河水,来到壶口前突然咆哮起来,猛地冲下了数十米高的悬崖,发出了震耳欲聋般的吼声,让人的心瞬间里震撼。

望着这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深切地感受到了黄河到了壶口时为什么会咆哮.......

河对面观瀑布的游客。

其实下不了河底,瀑布形成的水雾太大,拍出来的瀑布效果不太好。

壶口瀑布景区还有一奇景:“旱地行船”。

旱地行船,讲的是壶口瀑布落差大,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船只不可能通行。于是,船只顺水到了壶口,先在壶口上边至龙王庙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用人担和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而空船则由人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圆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这便是“旱地行船”。如今旱地行船是没有了,但依稀可以看到那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旅游地图

延安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