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广州游记

广州游记

亚运开幕——海心沙的记忆

下午4点,我们统一乘车出发去看开幕式。我们车上都是南网邀请的各方贵宾,在距离安检口很远的地方就下车,我们穿过几个街区,大概走了20分钟才到安检口。我们步行走过的这个区域,就包括“传说”中被清场离家的珠江新城小区。我恰好看到广州日报刊登的一张示意图,图上有无数根红线从珠江两岸的楼房“射”向海心沙岛,这就是安保部门绘制的狙击线路图,估计这些标上“红线”的建筑都属于被清空的范畴吧,听说这些小区的居民都政府“请”到宾馆去住了。
亚运安检和机场安检差不多,排了几分钟队,就过去了。通过一个人行桥就上了海心沙岛,经过近来媒体反复报道,这个珠江中原本籍籍无名的小岛已经成了广州最被人熟知的地名了,今晚亚运会的开幕式就将在这个小岛上举行。今天广州的天气太好了,天空中竟然出现一抹晚霞倒映在珠江上。


我没有急着进场地,先在岛上溜达、拍照。在海心沙,可以看到广州两座新“地标”:西塔和“小蛮腰”。西塔:有着漂亮的流线造型,中间略粗,底部和顶部略细,高达432米、103层,也是中国内地排列前几名的摩天大楼;“小蛮腰”:新建的广州电视塔,高达600米,也是世界第一高塔,正式的“大名”叫广州塔,但因造型为中部“束腰”的筒状结构,而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小蛮腰”。

西塔和“小蛮腰”隔江相对,两塔之间就是海心沙。而以西塔、“小蛮腰”、海心沙为中心的珠江新城中轴线,正是借此次亚运会将要呈现给世人的“新广州”。

大约5点多,我进入观众席。与体育场完全不一样,这个观众席更像是个剧场,面对舞台呈扇形分布。表演场地并不大,整个舞台像是个浅浅的水池,“水”将是今天开幕式的主要元素,所有节目都将在水中完成。而在表演场地的另一端则立起了“四面八座”大风帆,这既是今晚开幕式重要的“元素”,也将是表演的“背景墙”。远处是喷泉,再远的珠江两岸也是霓灯闪耀,同样将是开幕式演出的“背景”。
水、风帆,加上远处的珠江江景,开幕式还没开始,就已经让我们感受到这台开幕式的独特。


因为不是体育场围合式的,所以观众坐席的数量也少得多。像鸟巢能容纳8万多观众,而这次开幕式只能容纳不到3万名观众。所以门票十分紧张,我们坐的这个区域是所谓的“贵宾席”,是分配给各大赞助商的。但位置其实并不算很好,尤其对我来说,左前方就是一根柱子,拍照时遮挡视线。
距离开幕式正式开始还有2个多小时,我早有准备,出发前就买了一本《南方人物周刊》,可以打发时间。
6点多,珠江巡游开始,各国运动员乘几十艘彩船沿珠江“巡游”,但我们在开幕式现场看不到巡游的盛况。

又过了一会儿,热场表演开始,三个主持人分别是吴大维、周瑛琦、梁永斌,说实话,都是我不怎么喜欢的主持人。与我观看残奥会开幕式时一样,先对观众进行了一番“培训”,教大家使用道具。在每个座椅上都有一个兜子,里面放了彩巾、灯笼等好几种小道具,都是要在开幕式进行过程中拿出来,配合的表演的。
8时,开幕式拉开帷幕。升国旗后,就开始了文艺表演。虽然通过这几天的媒体报道,对亚运会开幕式的精彩已经有所期待,但现场看到的演出还是很令我惊叹,时间虽然不长,不到1个小时,但几个节目都很精彩,甚至很震撼。
序曲响起,一片绿色的芭蕉叶载着一个小孩缓缓从天空飘来,一曲岭南童谣《落雨大》让人一下子就领略到开幕式浓浓的岭南气息。
花开红棉。一片片红棉花瓣在水舞台上曼妙起舞,或聚拢成一朵巨型的木棉花,或散落为一朵朵美丽的红棉花在水上绽放。

出海扬帆。一艘中国传统的帆船“驶”入舞台,巨浪骤起,帆船在风雨中搏斗、在惊涛骇浪中前行。这个节目显然是要展现“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元素,但构思奇妙在于,波涛汹涌、帆船搏斗都是用人来体现的。

时光。郎朗出现在舞台中央,动听的音符从一架白色的水晶钢琴上流淌出来,章子怡踏着琴声出现在舞台上,章子怡的歌声虽然谈不上专业,但她与郎朗的组合却很新颖,两人都是中国不多的几位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演员,让他们“跨界”组合,大概是想突出广州的国际性吧。

白云之帆。这大概算得上是整个开幕式最具创意的节目了,180名空中飞人以“四面八座”帆屏为背景,在空中组成一个个图案,或如海燕在展翅飞翔、或一张张笑脸绽放、或群峦起伏。这是一个颠覆了传统表演空间概念的演出,等于是把舞台从平面竖起来了,所有的表演都是这些空中飞人在迅速垂直起降之中完成的,难度之大可以想见。更难得的是,他们的表演还与屏幕背景影像配合的严丝合缝。
这个节目把现场的气氛推上了高潮,一阵阵掌声响起。确实太神奇了!



后面的节目就一般了,韦唯、谭晶、陶喆、容祖儿等几个歌星的合唱,广州“猎德鼓”等都不是很出彩。主题歌是孙楠与毛阿敏唱的,名为《重逢》,让两位中国歌手唱纯中文歌曲作为亚运会的主题曲,弄的像是国内的演唱会似的。
演出后,是一系列仪式,升亚奥理事会会旗、运动员入场等,宣布开幕的是温家宝。因为胡锦涛正在日本参加APEC会议,所以来的是温家宝,估计广东方面对此很失望。
最后是点火仪式,“很中国”,也很别致:广东籍奥运冠军何冲与两个小孩一起,以点炮竹的形式,点燃一颗大爆竹,冲起的火焰引燃圣火盆。不像北京奥运会点火仪式为了追求新颖别致而把李宁吊到墙上去奔跑,亚运会这个点火方式的创意很“轻巧”,也很有趣味。


晚上十点多,开幕式结束。三万人同时离开海心沙,自然很拥挤。步行往回走,与来时的路线一样。到了大巴停车处再乘车回酒店,路上又遇到交通管制,几分钟的车程花了半小时才到。回到酒店吃了点自助餐才回房间休息,已经夜里12点了。
一个开幕式,折腾了我们8个小时,从下午4点出门,到12点回。不过还是很值,开幕式很精彩,导演陈维亚还是挺有想法的。这几年中国接连举办盛会,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我还都算是有幸参与:奥运会看了好几场比赛,亲眼见证了中国选手获金牌的场面,还看了残奥会开幕式;世博会,两赴上海入园参观,几个最热门的场馆都有幸参观;亚运会更是作为赞助商的贵宾受邀观看开幕式。挺满足的了。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