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遂宁游记

遂宁游记

四川之行之佛寺与道观(一 遂宁广德寺)

    车刚驶入遂宁地界,短信便追踪而至:“游中国死海,拜观音故里,欢迎您到遂宁来。”院长在遂宁呆过十几年,问了才知,在中国佛教信众中,普遍认可的观音故里有两个。一是南海普陀,二是四川遂宁。一种传说是:遂宁有一古国,国王妙庄王生有三位天资聪敏、靓丽非凡的公主:妙玉、妙善、妙音。三姐妹常到“白雀寺”朝拜神灵,虔诚礼佛。国王想让女儿们继承大统,再三规劝女儿们辅佐王室。可三姐妹不爱权势富贵,一心向佛,立志不变。国王王无奈,命人火烧白雀寺,三姐妹见庙宇起火,既不惊慌也不害怕,从从容容奔赴烈火之中,刹时间三人化作三座菩萨飞天而去。从此后,三姐妹各占一山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三妹修得远,在南海菩陀寺。观音菩萨三姐妹,一心向佛,终修得正果。灵泉寺和广德寺都在遂宁,因此遂宁有观音故里之称。广德寺气势宏伟,灵泉寺风景优美,都值得一游。

    听了介绍已心痒难奈,不断叹息工作行程安排的太满没时间游历这梵宫宝刹了。有幸的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在遂宁第二日竟有闲暇,下午我们一行便驱车去了广德寺。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广德寺建于遂宁城西卧龙山山首,从山麓至山顶,依山建寺,因此未到寺前,远远已见庙宇殿堂金碧辉煌,凌阁飞檐节比巍峨,一派皇家禅林的气势。广德寺始建于唐代,原名石佛寺,自唐代宗永泰元年,高僧克幽禅师(相传是观音的化身)来此主持开山阐教后,高僧倍出,香火兴盛,遐迩闻名。特别是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人千余,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及闻名西南的佛教圣地,每年二月香会、九月观音生日期间,香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现存寺庙规模为明洪武元年重建并经清代多次扩建所成。广德寺的正门,上面标明“敕赐广德禅寺”,显示了皇家禅林的历史。

    车到庙前东门(正门前修路,不得而进),便涌来卖香人,说今日正值九月十五,进庙烧香以求好运。农历9月19,传说是观音菩萨的一年三个生日之一,按照佛教传统习惯,初一、十五是要去庙上进香的。我们虽不是佛教徒,但入乡随俗也好,几人“请”来高香,于是由游人变成香客。买了门票,票价一元,相对于全国各大景点动则几十甚至上百的门票价,简直像不要钱就能进去一样,可见这里佛法的宽和与仁慈。于是从“西来第一禅林”的牌匾下进入佛的世界。

    进得寺中,是一个高高宽大的台阶,台阶两边的石栏上有很多关于佛教内容的雕刻和壁画,雕刻和壁画质朴精美,台阶的中间是草坪修剪成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让人一下就置身于佛法的威严与玄妙之中。

    拾级而下,前面是一片空地,空地的右边是庙里的宣传画,宣传画上是寺内德高望重的高僧的修行警语,没时间细读,便绕到空地中间的一个亭子,亭子中间挂着“问过心来”的匾额,门楣上写着“举足宜寻中正路,入门俱是过来人”。走过亭子,便开始进入左边的正殿了。

   广德寺主要建筑有哼哈殿、圣旨坊、天王殿、大雄宝殿、佛顶阁等。中轴线上有殿宇七重,东西配殿独自成院,大小殿阁塔坊共有25座,多为明代建筑,但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有宋代建筑布局风格。寺内现存珍贵稀有文物有明代木质结构圣旨坊,唐代德宗贞元三年建幽骨塔,北宋善济塔(俗称舍利塔、肉身塔),及建于宋、明、清几代的石碑。

    到了明代的“圣旨坊”。抬头仰望,它傲然屹立于十级台阶之上,坊形如翼,由四根大红色圆柱牢牢支撑,两侧作五踩斗拱,中间为七踩斗拱,坊正中上端竖题镀金的“圣旨”二字,恢弘壮观。这是历代僧侣在寺内11次拜迎皇帝圣旨的地方,它与国内其他寺庙圣旨坊建在寺外迥然不同。由于开山祖师克幽是皇室嫡亲,因此历朝历代的钦差到该寺宣读圣旨时,都亲自入寺。佛教名山峨眉山奉迎圣旨都须出寺门10里,广德寺却在寺内接旨,足见其地位之尊。

    从圣旨坊右行至大雄宝殿,半路上已听见诵经之声,梵音清越。行至大殿前,原来是寺里正给一家人在做法事,不是初一十五难得一见呢,我们便站在殿门外观礼。司音的和尚带着眼镜,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木锤,敲着一个形如大鼓的木鱼,随着木鱼的节奏,众和尚一会吟诵、一会急念,一会轻唱……舒舒缓缓,急急切切,韵律十足,煞是好听。凝神、静听梵音钟磬佛语法事,不觉中便使人心静神宁,忘却了尘世凡俗。正所谓“一声佛号一声心,念念弥陀摄六根。字句分明耳应口,凡情消处见慈尊。”

    大殿的后面是一堵雕刻精美的佛教故事墙,绕过故事墙,拾级而上,见三尊佛在石洞中,不知含义,最后登上了佛顶阁,阁已关闭,绕到殿后,一眼清泉,一老和尚热情的教我们洗眼洗手,并给我们祝福。

   从左侧往回走,一座彩色七级浮屠进入视线,这就是善济塔,它位于广德寺大雄宝殿之西,观音殿之后,俗称肉身塔,是唐代高僧克幽瘗骨之所。塔初建于唐贞元三年,据碑记载:塔高十三层,通高22米。各层均绘有古典图案,古朴大方,绘制精细;塔身用陶罐造成。顶部有克幽之塔四字,克幽的佛骨舍利子存放其中,虽经千年风雨至今完好无损。

    往西行数步,进入观音殿,在观音三姐妹佛像后面,有一块保存非常完好的宋碑,又名“九龙碑”。双龙戏珠的雕刻下面,是唐、宋时期前后9个皇帝敕封广德寺的记载。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块九龙碑。

    出了观音殿,暮色已至,香客稀少,寺中的阿公阿婆们端着盆盆碗碗的去吃斋饭了,真想去尝尝斋饭的味道,但时间不允许了。我们走回到哼哈殿前,见一和尚象是寺里管些事的,便和他攀谈起来。问他年龄,到寺里多少年了,以前做什么的……他一概笑答:“忘了”。我问他“忘了做人的一切是不是就可以专心做和尚了?”他竟然讲苏格拉底白天打灯笼找人的故事。我又问他什么是人?他说“人者仁也,人者任也,人者忍也……”还是很有些道理的,于是我问他:“和尚是人吗?”他说:“你自己悟喽”,这时他的手机响起来,拿出来接,竟然是三星滑盖的,看来和尚的物质享受不错啊。

    与和尚道别,我们原路返回,东门背面是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题词“多闻多思”,体现了佛教包容和智信的精神。

    走出山门,回首森森古刹,已是晨钟暮鼓,佛情悠远了。

旅游地图

遂宁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