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第一禅林四川遂宁广德寺


这是放大复制的广德寺之宝___观音珠宝印。(真印放在秘密处保管,一般人看不到)
这印是宋真宗咸平三年,广德寺高僧无际地京讲经,受到真宗皇帝推崇封为“国师”,为彰显广德寺千年观音道场的地位,真宗皇帝御赐广德寺“观音珠宝印”一枚。


根据佛教典籍记载,奉迎圣旨必须出庙十里,而因广德寺开山祖师克幽禅师为唐中宗的孙子,武则天的曾孙,是皇家嫡亲,后传克幽禅师灵塔下陷成池,池内一金锁骨上书《观音大士》,广德寺因而被钦定为《观音故里》《千年观音道场》所以特许广德寺方丈在寺内迎接圣旨。坊上书《圣旨》二字,整体系木质结构,重檐歇山式顶,正脊白灰与琉璃花饰,覆盖琉璃瓦,檐下斗拱疏朗,制作规整严谨,浑厚古朴,为国内少有的木质牌坊精品。


新旧不一的石雕工
四川省广德寺位于遂宁城西三里许的卧龙山,建于唐朝(公元618年前后),原名石佛寺,大历二年(767)更名为保唐寺,大历十三年(778),敕名“禅林寺”,德宗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济寺,昭宗天复三年(903),敕名“再兴禅林寺”,北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敕名“广利禅寺”,明武宗正德年间敕赐“广德寺”。
广德寺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克幽禅师来遂主持开山阐教后(克幽是唐中宗孙子,唐玄宗侄子),高僧倍出,香火兴盛,遐迩闻名。特别是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人千余,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及闻名西南的佛教圣地,每年二月香会九月观音生日期间,香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
一千 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自1985年遂宁市政府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以来,经十多年的维修、改建、扩建,寺容焕然一新,道场分外兴隆,朝山进香者、览胜旅游者络绎不绝,年逾百万人次。



善济塔是唐代主僧克幽禅师的《肉身塔》又称《观音塔》。塔高7层,虽经千年尘风俗雨仍岿然无损。古代寺庙规则制是在其主殿3米之内不得建塔,然因广德寺的开山祖师克幽是李唐王朝宗亲,又因广德禅寺作为千年观音道场皇家禅林早已深入人心,故朝庭特许善济塔和大雄宝殿毗邻而建。呵呵,这也说明了不论跳不跳得出三丈外,没关系是不行的,很有中国特色。所谓的规矩规则都是为老百姓制定的。


禅的故事一则:出世入世
无相禅师在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则好看到不远处,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车,无相禅师趋 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有一天,如果我看破红尘时,我一定会跟你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想跟您一样到处行脚不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地问道:“哦!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个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届时没有责任的牵绊,我就可以找自己的出路,我就可以看破红尘出空了。”
无相禅师道:“你最了解水车,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青年说道:“水车的原理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车上水来。”
无相禅师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说明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假如纯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空转不前的。因此,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抽身旁观,也不投身粉碎,出家光看破红尘还是不够,更要发广度众生的宏愿才好。使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的正确态度。”
青年听后,欢喜不已地说道:“禅师您这一席话,真叫我茅塞顿开,您真是我的善知识。”
禅思禅语:一个人如果对世间五欲六尘的生活太执着,贪爱会烧昏了头;如果太舍弃世间的观念,也会了无生气。我们的生活,最好当放下的时候放下,当提起的时候提起,好像水车,要合乎中道原理才好,所谓有出世的思想,更要有入世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