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老君山行
老君山,原始森林覆盖面大,植被丰富多样,海拔2008米,是宜宾境内最高的山。
作为一个爱好户外的宜宾人,一直就希望着有朝一日能投入他的怀抱。
2003年深秋,我和单位几个同事去屏山出差,办完公事后,有人提议何不去老君山看看。

此建议正中我的下怀,于是我们买了解放鞋换上,带上干粮,在屏山下属单位的同事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向着老君山进发。
车经过十分险峻的碎石公路开到公路尽头,

照片山体转弯处便是去老君山公路的尽头。从这里到二燕坪只要二十来分钟)
便是登临老君山山路的始发地。始发地的崖璧上用墨汁写着几个醒目的提示语:“山中有黑熊出没,请游人多加小心”。公路旁看见这几个字时心中还没觉得十分害怕(今天去老君山的公路已硬化成水泥路,尽头提醒有黑熊的提示语已换成环保

温馨提示牌),但当我们攀沿着几乎没有路的山路在阴霾的天气中进入藤蔓缠绕,松萝缥缈的原始森林后,我们心中开始忐忑。一是在几乎没有路的原始森林中穿行怕迷路;二是不知路程有多远怕天黑前不能到达;三是不知到达后又能否解决食宿;四是岩壁上那有黑熊出没的提示在心中开始放大……反正,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让我们心中茫然发怵。最后,我们走到一个叫二燕坪的地方,看见一个五十开外孤独的护林男人,

(去二燕坪的山路不仅结冰很滑而且一边还是悬崖,有的地方路还被折断的树枝挡了一大半,行走起来非常危险。走在路上说胆战心惊一点都不夸张。后来下山的时候照片中背包包的小妹妹寂寞唱歌(网名)一直象照顾自己母亲一样地牵着我的手保护我。我嘴上不好意思没说,心里却很感动她给了我女儿般关怀的温暖。)
经过一番询问仍无法得到确切的答复。我们把带的吃的留给孤独的护林人后,不得不遗憾地结束老君山之行打道回府。
今天,在全国50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里,我随户外一行再次进发老君山。户外原本计划一月25日晚夜宿老君山林场。26日计划夜宿熊猫妈妈家。27日从熊猫妈妈家出发登顶后返回宜宾。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25日,因有人要团年,原本通知的7:30出发改为了9点。9点过从宜宾出发,快12点才到达屏山。夜宿屏山。屏山县城停电。26日一早从屏山出发,因冰雪灾害,树木倒塌,道路结冰,我们的车开还未开到林场就开始一路不畅。先是竹林倒塌拦住了去路。
可是好景不长,车还没开到林场,由于道路结冰,尽管没有竹木的阻拦也无法开上行。我们只得下车又是推车又是找竹叶铺路加大摩擦,才勉强将车开到林场处。
好在领队麦克英明果断,决定车停在林场人步行前进,

到处倒得是树枝,我们只能步行前进)
否则后果真不堪设想。后面的路,到处是被冰雪压断的树木,人都无法正常行走更不用说车了。有的地方树被冰雪压弯以后形成雪帘,好美丽好美丽。有的地方树木横梗在路上,我们只得趴下钻过去。
有的地方树直冲冲地栽到路上,要是路过的人正好遇到断裂

的树枝,真不好说是否还能把命捡回来。我们这次出行,可以说最危险还不是车在冰雪路上打滑。尽管司机说,在这样的冰雪路上开车,紧张害怕得他一身都是汗水。但毕竟司机对这样的危险事先是有思想准备的。而路上突然断裂倒下的树枝,那才是最危险的。因为他防不胜防。一路上,不时传来咔嚓的巨响声,在静静的山林中,这响声格外怕人。就象是雪崩的声音。
由于临时改变计划把车停在了林场,原计划4、5个小时走到熊猫妈妈家的计划被打乱。不到11点开始从林场出发,走到公路尽头已是快15点过。剩下的时间根本无法再走到熊猫妈妈家,也根本无法再返回林场。途中安营扎寨,有的朋友不仅没带帐篷睡袋,连食物也没带,真有些进退两难。于是领队便先遣去二燕坪侦查,据说那里有户人家,看是否能找到吃的住的。
上天保佑,队长麦克冒险打开了这户人家的房门。主人家虽早已撤离,但有幸的是居然还剩下一代大米、一些土豆、盐、酱油、辣椒、两头大蒜、晾晒的萝卜干、柴火和一些生活用品。锅灶也还能用。天韵大哥好不容易在冷灶中用不干的木柴把火烧燃,但烟熏得我和他眼泪鼻涕不停地流。天韵大哥擦鼻涕时,把上嘴唇弄了一团锅烟墨,像小日本留的一戳胡,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我的眼睛也被烟熏得一个劲的淌泪(因为第二早晨我又为大家生火煮饭),回家后第天眼睛都还有些肿。不过,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总算用冰化开了一大盆黑黢黢的雪水。并用这黑黢黢的雪水熬了一大锅土豆大米粥。
由于没有油,本打算用萝卜干煮的菜汤就放弃了。我们用仅有的两头大蒜拌上盐、糊辣椒、味精、酱油作主打菜。可不多一会,领队刘刘进来,说要煮萝卜干汤。

(主人家晾晒的萝卜干。上面吸附着洁白的雪花花)
我说什么佐料都没有弄来无法吃,就将就着大蒜辣椒下饭便可。可刘刘告诉我说用肉来煮。我吃惊的望着他,肉?!只看他一会这里弄弄,一会那里弄弄,象变魔术一样,一会真就弄出一锅香喷喷的萝卜干肉汤来。原来他还带得有红烧肉、回锅肉。这个刘刘,给了我们好一个惊喜。在这天寒地冻的深山里,又累又饿又冷的我们,意想不到地吃得十分开心。
第二天早晨我们又用这剩饭剩菜煮了一锅粥作为早餐。这顿早餐一直管到下午四点过才在龙溪吃到中午饭。
我们不仅填饱了肚子,还用主人家留下的棉絮,借主人家的床熬过了寒冷的一夜。如果没有主人家的这些家什,我们这次雪闯老君山真不敢想会是什么样子。晚上睡在屋子里,仰望天花板上全是亮晶晶的冰冻结晶体。她们开玩笑说,我们睡着看星星。我们早晨起来搭在睡袋上的棉絮上都结得是冰。其实,我们就是睡在一个大冰箱里。好在我们是五个人用两张单人床合拢来横着挤着睡,虽然两张床的床边正好硬在腰杆处,有的说一夜几乎没睡着,有的说腰杆疼得很,但总算还不是很冷。没象那两个没带睡袋的队员那样,被子不仅单薄,而且很短,盖得到上面就盖不到下面。夜里冷得实再睡不着三点过就起来坐斗。我还好,虽然年龄比有的小青年大了一倍多,也许是吃的苦太多了,已不觉得有太多的难受。只是路途前后不见人时,心中便有些害怕。害怕被突然折断的树枝打到;害怕遭丛林中突然串出的野兽袭击。虽然他们说现在熊已冬眠,但一路不时有野兽(估计是野猪)

(可能是野猪的脚印)
和鸟类的脚印。

(可能是雉(野鸡)的脚印)
大家十分感激这未蒙面的主人家。领队麦克给林场的朋友打了电话,告知他我们未经同意用了这户人家的东西。并说回去后把钱给他,请他转交给房主。麦克说这样我们才心安。我们不能象土匪一样,所到之处便洗劫一空。再说,必须要让主人晓得我们把他们的粮食吃完了。要不,等他们无准备地回到山里会因没有粮食吃饿肚子的。如果是那样,我们就太对不起给我们解决了危难的这户人家了。
第二天,麦克怕车子被冻出问题,起早提前带着司机们下山去排查。不出他的所料,三个车就有两辆车冻得打不燃火。

(到处滴水成冰,我们车的水箱内也结冰无法启动)
最后他们是顺着下坡把车子滑下山去的。等大部队到达后,下坡就滑,上坡就推。走着走着我们那辆车又打燃火了。另一辆依旧打不燃火。等那辆车能打燃火了,我们那辆车水箱又出了毛病。不过东整西整直到6点过总算把它整好返宜。由于路面结冰,屏山、新市到处都封路,我们只得绕道龙溪、龙华、沐川、大南、箭板等地,历时8个多小时,直到28号凌晨2点过才返宜。还算争气,车一路再没出毛病。真是上天保佑,尽管险象环生,我们居然一路平安。
一夜的寒冷过去,迎来了早晨的满天飞雪,银妆素裹。

(清晨从二燕坪人家的楼上俯瞰,银妆素裹)
积雪也越来越厚,景色也越来越美丽。白雪掩盖了一切瑕疵,把自然打扮得冰晶玉洁,分外妖娆。大地一片银色,森林一片银色,

森林一片银色,瀑布一片银色,

(真正的冰雪童话世界)
茶园一片银色,

(远处象梯田一样的便是有名的屏山茶生产基地)
绿叶上镶满了高贵的白花边,

岩石上挂的小冰柱也结满了婀娜多姿的雪花花,

(晶莹剔透的冰柱,洁白无瑕的雪花,美死个人)
美丽至极。朋友们由衷得发出感叹,我们真的是到了林海雪原;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麦克说,这还算不上极致,更美的雪景在垭口。他说,那里的冰雪都朝着一个方向,风的方向。是真正银色的风。我能想像得出,在那高高的垭口,雪一定更厚、更白、更多姿。更主要的是那里的雪一定有一种整齐划一,摄人魂魄

(细细的树枝上向风的方向附着着厚厚的白雪)
的浩瀚气势。遗憾的是,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食物,三是没有装备,四是路途太险,尽管心中有万种的不舍,也只好放弃前行。
有些喜剧,两次登老君山,二燕坪这个别人登老君山的起点(公路的尽头到二燕坪只要20多分钟)居然是我两次登老君山的终点。而且,两次到二燕坪,心中都有一种神秘的恐惧。
我曾听女儿说,老君山是她们学校的实习基地。结果,麦克说不可能。你女儿说的老君山肯定是河南的老君山。全国叫老君山的地方就有好多个。我哑然了。尴尬地笑笑搪塞,说那可能是我没弄清楚,女儿的确是在河南实习过。只是那里好象不是老君山而是董寨。回来后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叫何卡林的人在他们登老君山的游记中写到:“我们边吃边闲聊着,偶然间得知一个新奇的消息:有一位北师大的博士为了研究老君山的小鸟,同一位川师大的硕士在这里已经住了半年。他们一般上午到深山去观察小鸟,下午就在庙里写文章。这几天,硕士已经下山。出于敬意,我们请博士和我们一起吃饭,也好趁机和他聊聊。谁知博士却不肯出来。饭后,我出于好奇,也想探个明白,于是找到博士居住的小屋,透过门缝往里看去,昏暗的电灯下,真的端坐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圆圆的脸,他正在小窗前专心致志地操作着笔记本电脑,据说是在做博士论文。见到眼前这一情景,我好生感动,在人们痛击学术腐败的今天,这位先生的这一行为真是难得。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叫做学问。”
我便把这个事情在QQ上和女儿说起。女儿说她知道。她说,不是博士,是郑光美教授的博士后。
看来,这老君山还真是北师大的实习基地。何卡林感动,我更感动。因为,北师大的博士后是我女儿的校友,这观鸟是我女儿学的专业。我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挑战心中的恐惧,跨过二燕坪,虽然不能象博士后那样一呆就是半年,但我一定要真正意义上地登上老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