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达州游记

达州游记

[巴蜀行]麻辣古镇:清河古镇—川东北的花样年华

  四川的东北部,横卧的大巴山南麓有一座历史久远的古镇,在蜀地的众多古镇里,显得很有些另类。
  从成都一路向东,沿成渝高速公路至邻水,折向东北沿达渝高速公路便可以直接到达川东北的达州市,这里是张爱萍将军的故乡。

  到清河古镇,带了一点偶然的成分。原来是准备从达州借道而过,没成想,到了达州,偶然间听说,在大竹县有一个古镇,建筑格局及其样式,号称:“国外沒有,中国少有,四川仅有”。整条主街道全部是西洋式建筑,具体讲是国内少有的希腊式,风格鲜明,迥异于四川常见的古镇、老街。这挑起了我去一探究竟的猎奇心。
  
  大竹县的地形,如一个插鱼用的三股叉,顶北朝南的斜放着,左边是华蓥山,中间铜锣山,右手一座明月山,地形地势呈现所谓“三山加两槽”的格局。大竹县的名字,缘起自唐朝武则天久视元年,“因竹地多竹,故以大竹名县”
  
  出大竹县城,一路望北,过石河镇、李家乡不远,就瞧见掩在翠竹林子缝隙里的一座石拱桥,桥头一棵粗壮、枝叶茂盛的黄桷树,临河斜依,象是伸开手臂迎接远道来访的游子。

  被称作“清场雅镇”的清河古镇,就坐落在大竹县城的北面。具体点儿说,大巴山横卧于清河古镇北面,古镇坐落于华莹山脉的北端东麓,东柳河的下游。古街背山临河,平坦坦的一块儿
  
  过石桥,入小镇。陡然间,一条异样的街道跳到眼前。来得太突然了,见惯了巴蜀那种青砖黛瓦,石板小巷,四川的小镇就给我留下了一种黑色、青色、黛色的印象。
  而眼前却分明一派乳白,让我的视觉有一种强烈的刺激,这就是那个被称为“将军街”的清河镇主街道。“将军街”街道全长380多米,占地33万平方米,南曲北直,呈弯刀状的“L”形,当地人形象地称为“睏牛”。
  “将军街”两旁,房屋西高东低,呈现主辅之势,一条长街,贯通南北。当地人称街西为上街,街东是下街。上街比下街高出有5个台阶的高度,整个建筑群为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瓦顶悬山式六架椽屋。街道两旁均有2米多宽的通廊, 通廊中间的圆柱上悬挂着法国式街灯,英制的消防水龙头,上下街各有仿希腊式圆柱108根,由青砖砌成,外面水泥包裹,仿照大理石的颜色,装饰以白色涂料。在一层的底屋与二楼的圆柱间隔处,以及圆柱的顶部塑有人物、动物、花草等浅浮雕图案。

  透过落满灰尘的圆形白色廊柱,一种别样的感觉让我诧异,脑子里迅速搜寻相对照的记忆。
  对,梁朝伟与张曼玉演绎得《花样年华》的那种感觉。
  是的,那种感觉没错儿。
  “将军街”好像一件落满灰尘被人早已遗忘的物什,在某一个时刻被人不经意的抹去灰尘,旧日的华丽猛然转身,就那么真实的陡然展现。
  好像是,久违了的、旧时的花样岁月,猛然间又真实地浮现在眼前,变得可触可摸。
  遍观小镇“将军街”,洋气十足的希腊式圆柱拱门游廊,以及二层楼上的木质圆柱形护栏点缀了整条街的两排门脸。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两座乳白色精致典雅、简洁雅致的珊子门维护着这条街道。

  小镇久远的历史,让人们已经记不起来它诞生的具体时间。
  有人考证,清河古镇最早建于秦汉。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到了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使小镇开始形成规模。
  现在清河镇存留下来的西洋式建筑,是和一位清河籍的传奇人物密不可分的。这个人叫范绍增。当地人更喜欢用麻辣味儿十足的方言,叫他“范哈儿”。
  这个“范哈儿”,在清河、达州,乃至四川也是个声名赫赫,威名远播的人物。
  范绍增,绰号 “范哈儿”。清河镇籍人。曾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自幼不喜欢读书,常到茶馆“听书“,对江湖豪杰的行侠仗义、劫富济贫,极为羡慕,心向往之。其人性情豪爽,喜欢广交朋友,好打抱不平。十三、四岁就加入了四川的袍哥组织。开始了他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
  范绍增早年投入张作霖名下为徒,讨阀过袁世凯,曾任过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司令,也曾受过蒋介石器重。在上海的十里洋场,又曾经与上海的青帮头目杜月笙,张萧林等人来往密切,并被流氓集团“仁社”的老头子张锦瑚破格收为关门弟子。抗日期间,积极抗日,是一位抗日名将,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他在早期也与共产党地下组织有联系,也曾向解放区运送过大量药品。全国解放时他率部弃暗投明,在三汇镇起义。解放后担任过人民解放军某部高参、河南省体委副主任。

  小镇不长,全长有385米,但是却不能一眼望到头。整条街由北到南,呈弯刀状的“L”形。
  1920年, 范绍增的父亲,开明士绅范先级等人开始出资和募集资金扩宽清河的街道。1931年,四川的军阀刘文辉与刘湘叔侄相争,刘文辉出资50万大洋欲拉拢、收买范绍增,范收到款后向刘湘报告。刘湘为了拉拢范绍增,让范将此款留着己用,又另外送一笔巨款给范,让他到上海“养伤”。
  范绍增一直对父亲改建的场镇颇为不满意,总想找个机会按照自己的愿望彻底改造清河场镇。趁此机会,他在上海聘来名师,借鉴希腊式建筑风格,绘制成图纸,委托其家中的侄儿范楠杆返回故乡,在原建筑上大兴土木,终于建成了“国外没有,国内少有,四川仅有”的现在这种川东北极罕见的西洋式小镇。
  
  清河镇逢阴历的三六九,是赶场的日子。
  可惜我们来的这天不是赶场的日子,小镇街道上,稀稀拉拉的居民,让小镇显得有些寂寞。不寂寞的倒是老街上,在四川的大城小镇随处可见的茶馆,聚在一堆儿搓麻的茶客,点缀了人气,“一条、三万、截和”的喊声和哗哗的洗牌声,不时搅起小镇清静、悠闲生活的波纹。

 

旅游地图

达州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