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阿坝游记

阿坝游记

四川游记之一:序篇及黄龙奇观


  2010年9月1日至14日,游历四川全线精华景点。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为参照,就有十大名山之峨眉山,十大峡谷之长江三峡,六大瀑布之九寨诺日朗瀑布,六大沼泽湿地若尔盖湿地等。其中有多处世界遗产,游了黄龙,九寨沟,川甘交界处的郎木寺,向往已久的乐山大佛,道教四大名山之青城山,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以及成都诸多人文胜迹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等等。体验九寨之水之瀑布,若尔盖草原湿地以及成都平原的不同景观和迥异民俗,逛成都锦里和宽窄巷子。至此,四川可观处,应该是看了一个大概。
  心向往之但未能游览的,有贡嘎山、四姑娘山等几个雪山,竹海,以及文化遗迹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安岳石刻大足石刻等等。
  旅行大抵应该以十天左右为最佳,超过十天,则身心疲累,甚至有审美疲劳之感。漫长的旅途让人生出诸多想法和感悟,也在不断思考人生的究竟和终始这一谜题。旅行给人的启迪实在无法想象。是否必需走过名山大川,胸中才有沟壑和包容呢。或许增加人生阅历和感悟,丰富人生体验和感觉,这是旅行的本质意义所在。
  九寨山水之奇秀斑斓,黄河九曲之潮湿缠绵,峨眉金顶之云雾璀璨,乐山大佛之禅定伟岸,长江三峡之纷至沓来,成都小吃之应接不暇,都在记忆中回荡流连。
  回来多天,一直不能动笔。终于开始写四川游记。我只能用我的文字,抒写我的情怀。
  那些照片中流离的光影,或许是我那一刻的心思。那些文字间的细小停顿,或许是我喘息时遗落的诗韵。
  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未曾有过。
  2010年9月2日 北京至九寨,游览黄龙 住九寨沟口
  早7:00~8:50北京至九黄机场。机上预报说九寨的温度在3到4度,下飞机见到地面工作人员穿着大衣在风中瑟缩,就在更衣室加厚了衣服。出机场也倒不觉得冷。导游接团。直接乘车到黄龙午餐。餐厅名叫瑟尔嵯,藏语意为金色的海子。
  途中观赏岷山雪宝鼎,海拔5588米,白云蓝天,说今年的积雪明显减少。

  餐后开始进入景区。门票200元,上行索道80元。乘索道上山,这是看黄龙的最佳选择,先上到高处,看最精华的五彩池,然后顺流而下,省时省力。如果有些游客为了省索道钱,或者一些身体不佳者,选择步行上山,常常未到五彩池,便觉得累了,无功而返,且要大约费时三个小时。


  下了索道到望龙坪观景台,走过沿着峡谷延伸的森林,就有彩池隐约可见,如绿松石般的色彩。有闪亮的建筑屋顶,说是黄龙中寺。到达黄龙古寺,是一道观,供奉黄龙真人,说是最早发现黄龙并在此修道之人。有一些神乎其神的对联。沿着木栈道左行右绕,五彩池就出现在眼前。海拔3575米。
  大片的钙华积存,由近及远,浅黄,乳白,浅绿,翠蓝,青碧,池池盘曲相接,色彩斑斓,流光溢彩。在观景台上体验这美丽,不可言说,台由木制,台下有上游的雪水流下,漫过彩池。绿树包裹这硕大无边的彩池,更觉如凝翠一般。据说彩池由693个小池相连,面积在2100平方米。池上方是雪山白云蓝天,下方有古寺屋瓦翘然闪亮。
  绕池一周,又过古寺,中寺,下行,栈道曲折,流水淙淙。树少坡缓,水花清澈,阳光下钙华闪烁,整个山体确如一条黄龙奔腾而下。


  争艳池未显有多特别,其海拔在3450米。而明镜倒映池则因正在建一亭子,维修中,未能亲至。
金沙铺地,洗身洞,莲台飞瀑,景观不断。一路下来,有大池小池,高低错落,如梯田般由水流相接。其间枯木断枝,灌木丛林,倒影沉碧,泉声清幽。有池已废,呈现黑色,大抵是水量减少所致。


  顺流而下的高潮谓之洗身洞。海拔3280米。在一转弯处,蓦然在视野里,一处断崖,崖壁高十数米,尽皆乳黄,飞流直下,水花水雾四溅,人不能近。其水幕中隐约有洞,未知深有几许。恰如一黄色钟乳飞瀑,在树丛中掩映变幻,美不胜收。据说洗身洞可治妇女不孕。
  莲台飞瀑亦如绝唱,山体凸起处,无数条水流悬空坠下,条分缕析,千条万条。瀑水经过飞荡,复归于栈桥下,流淌下去,不知所终。似乎深秋或冬日,还会别有一番情趣。


  今天的黄龙之行,天气格外的晴好,阳光似乎穿透了一切,把蓝天和白云打点得分外多彩,池水河水波光闪烁,变幻着魔术般的色彩。偶尔有云影在池上,则波光暗淡,似是迟疑凝思。
  这造化奇观啊,把这漫天的钟乳,铺陈于沟谷之中,层层叠叠形成梯状湖泊,千个万个,不可胜数。而又飞腾起晶莹纯净的流水,流泻喧嚣。如果不是在更高的角度瞻望,如果不是神思飞扬,如果不是冠之以黄龙,又怎能如此惟妙惟肖地描摩其形状?
  在黄龙景区出口处展览馆里,见青山道人书一联,恰到好处:
  玉璋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
  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


  从黄龙返至九寨沟口,山路颠簸,头胀脑昏。黄龙海拔在3000多米,而到九寨沟口,已降至2000米了。17:10,路过川主寺镇,有红军长征纪念碑园。17:40,过岷江源。


  2010/9/26晚偶然看中央台《威尔逊之路》。一百年前,西方植物学家威尔逊在中国西部拍摄了大量反映中国社会和环境的照片,黄龙前后对照,经过一百年的堆积,已增厚一米多。
  多少人走过,多少景观依旧。我们无法穿越时空,看到她们的容颜改变。黄龙,百年之后还有人来比对她的变化吗。
  晚上住沟口中旅大酒店。星级很高,但餐厅口味极差。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