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阿坝游记

阿坝游记

感动云贵川--黄龙

九寨沟—黄龙—松潘。185公里。黄龙海拔3558米。松潘海拔2849米。
早上5点半起床,在宾馆门口的小店吃了早饭。昨天已经问好,6点钟开门。6点20从九寨沟出发。尽管天还没有大亮,很多大客车都开始出发,有的满载,有的是空车,不知何故。
经过川主寺时,看见一家卖灌装氧气的商店从窗外一晃而过。在九寨沟没有问题,估计在黄龙也问题不大。犹豫了一下,继续前进。从川主寺至黄龙的路是刚修的,虽然弯道较多,但路面极好。

前往黄龙
路过雪山梁停车休息,这里海拔高度4007米,是我们此行到达的第一个有海拔标高的地方。这里是观看岷山主峰—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的最佳位置。可惜的是由于有雾,看不到雪宝顶。早晨的风很凉,应当说是冷了。玛尼堆上的经幡在风中摇曳。远处的山顶被白雪覆盖。向东望去,云层中透出淡蓝色的天空,朵朵白云在山谷中飘荡,黄龙就深藏在那白云覆盖的山林深处。

雪山梁云海
路上见有一个女士单身一人,骑着自行车去黄龙,真不简单。我说她一定是失恋了,要不就是没有结婚。不然她老公怎么舍得让她一个人这样出来受罪。遭到到老婆强烈批判。
9点半钟到达黄龙。在门口匆匆买了门票便进入景区大门。门票200元。刚走不远,发现可以乘索道上去,返回大门准备买索道票。谁知索道站离景区大门还有一段距离,出去进来手续还挺麻烦。去他的吧,不坐了,步行。事实证明,我们又正确了一把。
黄龙景区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钙华地貌。据说这里的钙华地貌是世界最大的。它的形成机理与溶洞相似,都是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在漫长岁月里不停的累积沉淀造成的。溶洞中的碳酸钙经过亿万年的累积,形成了钟乳石和石笋。黄龙水中的碳酸钙经过亿万年的沉淀,在山谷河床中形成了钙华池。因为整个黄龙沟形成的这条黄色的钙华带从空中看去像是一条腾飞的黄色巨龙,所以叫做黄龙。
游览步道分为上山道和下山道。上山步道在黄龙沟的右边。步道时而穿越原始森林,时而靠近钙华带。这一段路风景很不错,森林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一只小松鼠在距我们1米的地方吃东西,我们站在那里看着它,它豪不害怕,只管自己吃的高兴。

对人毫无戒心的小松鼠
我们手拉手走在林中的小道上,使劲呼吸着高原富含氧离子的清新空气,这可是不吸白不吸,吸了就白吸。我吟诗两句,“手拉手,朝前走,牵着一条小花狗”。老婆默然。她心里肯定在想,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被自己心爱的人牵着手,让我当啥都行。但愿不是高原反应闹的。
下山步道在沟的左边,回来时就不走这边了。若乘索道,又错过了这许多美景,我们又为自己的英明决策暗自得意。
黄龙景区入口处海拔3070米,景区最高点黄龙寺海拔3558米。这近500米的高度,要走过4200米的距离。路边每隔100米就有一块路标,标有距黄龙寺的距离,让你在攀登的喘息中增加一点自信。尽管山路不算太陡,但在这高原上,人们大多还是喘着粗气。我这自诩如牛一般的身体,也还是能感觉出与平原的差别。老婆精神极好,我当然还是担心她高原反应。有几个年轻人一路小跑一路嬉闹,我不禁感叹,年轻真好!路旁有一些休息亭和座椅,还有几个免费吸氧站,常见有人在那里补充氧气。有的老者用自带的氧气罐补充体力的不足。看看他们,我又多了几分骄傲。我们也算是比下不足,比上有余啊!知足吧。


美丽的钙华池
大约走到两公里的时候,看到路牌,标有从索道站距离这里还有2500米。我又要替乘坐索道的人鸣不平了,他们既错过了许多美景,又没有节约多少体力。花了80元钱,跑了那么远的路,上升了这么一点高度,绝对划不来。真要拉到山顶,直接走下来,也还算凑乎。反正总有傻冒。
黄龙是中国最大的钙华地貌景区。那连绵不断的钙华带从沟底一直延伸到黄龙寺。时而像层层梯田,时而如金银铺地,时而像凝固的瀑布,时而如冻结的河流。

金沙铺地
那梯田是彩色的,由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大小不一的水池组成,层层叠摞,错落有致,就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每一汪池水都是至清至透,自然天成。有淡蓝,有浅绿,有微黄,有乳白,或浓或淡,各不相同,透着淡雅,显着柔和,摄人魂魄。

层层梯田
那瀑布是黄褐色的。瀑宽40米,是世界最大的钙华瀑布。由于这里地势突然塌陷,钙华便就地生成一道天然固体瀑布。

世界最大的钙华瀑布
那冻结的河流是浑黄色的,似乎是一条正在流淌的夹带高原黄土的河流,一瞬间被冷冻结冰,翻滚的浪花还没有落下,就永远固定在那里了。


凝固的黄河
这里是色彩的天堂,而金黄色是这里的主宰。大段大段的金黄色的钙华带在山谷中蜿蜒起伏,连绵不绝,远远看去,真是满地尽带黄金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钙华带上一层轻薄的水流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闪亮,跳动的晶莹辉映着整个山谷。走在这黄金的世界里,感觉真是奇妙极了。

金池玉液
黄龙古寺在山谷的最高点。古寺大门上有块牌匾,从正面看是“黄龙古寺”,从左面看是“山空水碧”,从右面看是“飞阁流丹”。有点意思。古寺的前面是延绵不断的金色长龙,身后是色彩缤纷的七彩池,再向后一边是玉翠峰,一边是雪宝顶。面朝金龙,背靠宝玉,这里真是聚风掠气的风水宝地呀!

七彩池

七彩池边的黄龙古寺
站在古寺前,我不禁生出许多感慨。
感慨其一。当初建此寺庙时,这里虽说美景如是,但远离尘世,渺无人烟。一砖一瓦,一石一木,运上山来,已属不易。修桥、建庙,更非易事。真正难得的是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禁绝七情六欲,陪伴长夜孤灯,素衣素食,打坐修行,烧香敬佛,伏案诵经。大好青春在烟雾缭绕中枯萎,鲜活生命在孤单寂寞中耗尽。此等自我牺牲精神非常人所能为之。然而千百年来生生不息,香火不断,或兴或衰,传承至今。宗教的魅力,无穷无尽哪!
感慨其二。古人建庙大多选择山高林密、人迹罕至之地,为的是隔绝红尘纷扰,潜心修身养性。而观今日之寺庙,游客比肩叠踵、纷至沓来,僧人不甘寂寞、意在钱财,与先人建庙之初衷相去甚远。游客至此,有信佛者,有猎奇者,有求财者,有求官者。本是凡人,各怀所求,于情于理,自难非议。但若僧人自己不能清心寡欲,如何为凡人博施济众。倘若他们的前辈们地下有知,恐怕也会和我党的先烈们一样,大呼世风日下,痛感子孙不肖啊!

随处可见连绵不断的钙华池
从黄龙寺返回的步道一路下坡,一路美景。大约是受到景色的蠹惑,我们忘记了高原反应。此地此时,只有按动快门的心思,谁有空想它呀!
到黄龙景区门口,已是下午5点钟了。我很纳闷的是,已经这会儿了,还有旅行社在往里面带人,这些导游太没有职业道德了。因为现在进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走到黄龙寺了,里面又没有地方住宿,这不是明摆着害人嘛!200元的门票呀!
小结。
1,黄龙景区海拔较高,氧含量明显偏低,上山不要太快。看到有的游人气喘嘘嘘、拼命赶路,说是导游给的时间是3小时。此等导游,实属害人。
2,景区内没有饭店,最好自带一点食品。若为了赶开饭时间,匆忙走过,那实在是既浪费金钱,又浪费风景。
赶到松潘时天已黄昏。经人指点,找到据说是松潘比较大的宾馆——松潘宾馆。一座规模不太大的三层楼,有三、四十个房间。门前的停车场一辆车也没有,杂草丛生。进到大厅,只有一个老头躺在服务台后边的长椅上,我们以为它早关门了。一问才知道正在营业,老头把经理叫下来。经理说房间已经定满了,现在人没有到。我们算是运气好,只有两房间了。正好有一家重庆游客此时到达,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一对老夫妻,我们就都住下了。看来不止两间房。100元/间。放下东西,赶快进古城转转。

古老的城墙和崭新的门楼

这个门是原装的

城内的古松桥
从南门进城。城南门楼是新修不久的,城墙下部保持着原来的面目,斑驳残旧,满是历史的沧桑。门楼外的城廓也在基本保持原样,也在城墙顶上加了一层新砖。东门楼正在重修。北城墙的上部和城门楼都是新修的。城门上的蓝底黄字的“松州”二字像是有些年头了。小城不大,穿城而过也就是四、五百米,没有什么特点。街道两旁的建筑都是新修的,就是那种新建的仿古建筑,一律开着商店,一条步行商业街而已。城内一座“古松桥”也是新修不久的。一座破旧但真正古老的“映月桥”边树着一面高大的牌子——“御苑休闲座”。

认真看一下这座廊桥,它的设计是怎样的精美
没走多远,下起小雨,天也黑下来了。走进小城中的一家叫“雪原餐厅”的小店。看小店还干净,我们就坐下了。饭店小老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一脸的老实相,拿着菜谱,让我们点菜。我们看邻桌上坐着几个当地人,他们的菜还不错,就照样点了两个,一个豆腐,一个牛肉。不料老板说都没有。我们只有换了两个菜,一荤一素。一个素炒小白菜,7元,一个辣椒炒肉,18元。等了快一个钟头,还没有动静。别的桌上比我们来的晚的当地人都开始吃了。叫老板,没有人。过了一会,他过来了,他仍是一脸的老实相,让我们等等。想想他们也不容易,等吧。等到菜终于上来以后,我们才明白为什么我们开始点的菜他说没有了。因为给我们的菜用的是比巴掌大一点的小盘子,就是很多城市通常说的例盘。给当地人用的是大盘子!因为在菜谱上只有一个价钱,他当然不愿意我们和当地人享受同样待遇了!更有甚者,给我们的米饭是从一个木桶里盛的凉饭,而给当地人吃的是从电饭煲了盛的热饭。
在很多旅游胜地,我们见惯了昂贵的劣质饭菜,但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挨宰。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这样明目张胆的不平等,明目张胆的欺负人,明目张胆的宰客!结帐时,小老板跑得很快,我明确指出对他的不满,他仍是一脸的老实相(这哪里是的老实,简直就是无赖!),“三十一元”。我又长了见识了!我们那点凉米饭,6元钱。别管吃多少,每人3元!这是我一万公里行程中最值钱的米饭!
出门时依然下着雨,没有给小店儿留此存照,遗憾。但它的大名——“雪原餐厅”,我是不会忘记的!在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在这样一个不像样的小饭馆,面对着这样一个一脸“老实相”的小老板,被如此明目张胆的欺负(这已经不是通常所说的宰人了)。想挣钱并不错,错的是要钱不要脸!我只有一个念头:松潘,我这辈子绝对不会再来了!也绝对不会让我的朋友再来了!

北城门
作为给后来者的建议,不要把松潘当作一个正规景点停留,路过时在北城门照个相足矣。一般旅行社的大巴都在这里短暂停留。那里有停车场,不收费。
9月8日。
松潘—日隆。390公里。日隆海拔高度3100米。
早上小雨。楼前停着四辆车,晚上又来了两家人。这大概就是经理说的住满了。早饭后上路。永别了,松潘!
丛松潘出来,经历了一次飞石。这是我五年驾车经历中的第一次。当时车子以六十公里的速度行进。突然,在距我们只有二、三十米的前方,从山上滚下一大堆石头,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此时刹车,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我硬着头皮,猛踏油门。只听石块砸在车上叮当作响,几十斤、近百斤的大石头滚到路上,我紧握方向盘,左躲右闪,只有一个想法,冲过去!短短的几秒钟,身上惊出一身冷汗。后边的大客车司机目睹了我们这惊险的一幕。也许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场景,可对我们来说,是此生的又一个第一次。车身上留下两个小小的纪念。
中午在汶川县吃饭,一家叫“口福”的小饭店,在路旁的一个门洞里。老板在门口招呼客人,服务员小姐态度极好。我们要了两菜一汤,回锅肉,麻婆豆腐,玉米羹。很快菜就上来了,质量好,数量大,一大盘回锅肉我俩就吃不完了。当时麻婆豆腐还没有上,与小姐一说,竟然能退。结账,17元。回锅肉12元,玉米羹5元,米饭不要钱!难怪这家饭店人来人往,如此兴旺。这与松潘简直天壤之别。临行时,给小店照相,以作纪念。感叹,汶川、松潘,两地相距才200公里,做人的差别咋就这么大涅!

汶川的口福饭店
中午一点钟到了映秀,路旁有一大牌子上写映秀至卧龙段修路,49公里。找一当地人打听,前往四姑娘山,只此一条路。想想也就50公里,走吧。谁知这一路可害死我们了。映秀到卧龙的50公里路一边是皮条河,一边是大山。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本来很好的路面,现在修路要加宽一倍,有的地方不破坏原来路面,在旁边加宽,这种路还能走。有的地方完全破坏了,那就困难了。既然来了,还要走啊。
到了卧龙,大熊猫是不得不看的。门票30元。匆匆忙忙,照了几张相,不到半个小时就出来了。这时不到四点钟,我们想到日隆也就一百公里,坏路已经走过来了,很快就会到的。前进。

卧龙的大熊猫是一定要看的
这一前进可就糟了。出了卧龙,修不完的路,走不尽的泥泞,爱车一直在大坑小凼中跳舞,大部分路段只能用一、二当慢行。没走多远,天就黑下来了,下起了小雨,又起了大雾,能见度只有四、五米,仅仅能看到前面车子的后灯。由于大部分路段是单行线,大车小车都挤在一起,慢慢爬行,只觉得一路在上坡。一边是峭壁,它一会在左边,一会在右边。一边是悬崖,灯光打出去没有一点反应,一片漆黑。被书上介绍得无比美丽的巴郎山风光,此时真是一场恶梦。这时候真想停下来不走了,可是这一路连一点灯光都没有,你停在那里呀!
大约晚八点钟,一块牌子跳进眼中,“祝贺你成功挑战巴郎山垭口,海拔4523米”。天哪!我们就这样稀里糊涂翻过了巴郎山呀。那奇峰秀岭在那里?那高山草甸在哪里?气煞我也!
接下来的路照旧是在泥水中闯荡。还有比我们更惨的。一辆天籁,在一辆东风本田的引领下,用5公里的时速缓行,更是模范司机!它的底盘更低呀。不知这是哪里的傻冒,拿着这么好的车、跑到这么破的路上来练技术了。
走在漆黑的烂路上,没有灯光,没有路牌,不能看地图,根本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前方将要到哪里。我们在计划中是不走夜路的,现在不仅在走夜路,还是黑夜中的破路!更是大雾中的黑夜中的破路!惨哪!
大约八点半多,到了猫鼻梁。这里本来是观看四姑娘山的最佳场所,此时,它只是我们一路辛苦的见证了。雨已停了,雾也没了,我们打开车灯照了几张相片,算是我们这一路艰辛的唯一纪念。
没走多远,终于看到灯光了。甚喜!喜极而未泣!那时的心情,可不是这几个字就概括了的。就像落水者抓到了稻草,就像掉队者找到了组织,就像乞丐看到了烧鸡,就像老鼠看到了大米!从映秀到日隆150公里,全在修路,它只标了50公里。太不负责任了!从卧龙到日隆的100公里,我们走了五个半小时!真是害人哪!
日隆镇不大,我们找了一家农家乐住下了。50元。由于我们到的晚了,他家的歌舞晚会刚刚散场。把车停下,发现左前轮没有气了。管他呢,先吃饭吧。从来不觉开车辛苦的我,此时也感到身心疲惫,在这种道路上开车绝无享受可言。木耳炒肉片,西红柿炒鸡蛋,一瓶啤酒,20元。菜量很大,剩了很多。中午在汶川口福饭店的回锅肉还没有消化完呢!呵呵。
饭后,借着走廊的灯光,我还是把轮胎换了。长途旅行,车况是第一位的。这种时候,才感觉到高原的规则。每次用力都会感觉气喘吃力,需要休息一下,才能再次使劲。尽管这样,我还是庆幸,在半路上没有破胎。若是那样,又黑又冷又下雨,我可就惨了。知足吧!
今天真累了,早点睡吧,就这也11点半了。辛苦的一天。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