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抚顺游记

抚顺游记

游清永陵

清永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陵、被誉为“龙兴之地”,应该说:大清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就是从这座祖陵开始的。

从沈阳出发,车行3个多小时,我们就走进了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一公里处的大清祖陵——永陵。远观永陵 ,群山环绕、草木葱郁。

启运山宛如一条探头藏尾的巨龙,横卧于陵寝身后,临河而驻 ,俯者饮汝。

波光潋滟的苏子河、草仓河如同两条银色飘带,镶嵌于陵区。红墙金瓦交相辉映的永陵与蓝天白云相形益彰,更显霸王和尊贵之气。

有着“关外第一陵”之称的清永陵,始建于1598年,原名“兴京陵”。

清顺治十六年即公元1659年改称“永陵”,满语称为“恩特和莫蒙安”。陵内葬着 “肇祖原皇帝”孟特穆、“兴祖直皇帝”福满、“景祖翼皇帝”觉昌安、“显祖宣皇帝”塔克世 “四帝”“四后”等人。永陵与沈阳福陵、昭陵并称“关外三陵”,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来到永陵,我们都有些惊讶,没想到永陵不但地方很小,就连大红门都无法与其他任何一座清陵的大红门相比,两扇对开的木栅栏门,显得十分简陋,这可能也是清陵中独有的了。

永陵的整体风格十分简朴,陵园由前院、方城、宝城三部分组成,四周绕以缭墙。前院面南正中为正红门,每间都有对开木栅栏门扇,充分展示了满族先民竖木栅栏园城寨的古朴习俗。

走进陵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中国传统的对称式建筑,中间为神道,神道两侧是四座“一”字排开的红墙黄瓦的碑亭。这四座碑亭又称为“四祖碑楼”,分别是努尔哈赤的祖父、六世祖、曾祖父和父亲的神功圣德碑。碑文是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事实上,这四人在历史上均无建树,只因子孙为帝而贵,才被追封为“肇兴四祖”。清王朝入关进京后,历朝皇帝都为自己建造单独陵寝,永陵的“四祖碑亭”就成为大清皇陵中的一曲绝唱。

碑亭之北便是方城。方城的南门称为启运门,穿过启运门,正中便是启运殿。启运殿是祭祀谒拜祖先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启运殿位居方城正中,长方形月台之上,殿堂高矗,面阔三间,为黄琉璃瓦顶,大殿金漆彩画,雄伟壮观,殿堂内设暖阁、宝床、宝座、神位等,每扇门上九九八十一颗金钉,充分显示出陵墓主人的尊贵地位和皇家贵族的那种气派。

启运门两侧的墙上各有一块镶嵌着五彩蟠龙的灰瓦顶袖壁。用青砖烧制而成的“五彩蟠龙”,经历 了四百多年的风霜雪雨,龙身上的鳞片还清晰可见,可见中华古人的智慧。

绕过启运殿就是宝城,也称“月牙城 ”和“坟院”。宝城山前排列有几座土坟,相当简朴 ,很难想象这就是努尔哈赤祖先的墓葬。这种简朴中却蕴藏着悠远,闪烁着历史的光辉。

走出永陵,伫足疑望,感想甚多,看完清永陵也就相当于看完了整个清史,大清帝国从开创艰辛到盛世再到败落,从陵寝建筑上就看得十分清楚,这是否应证了永陵后面的启运山共有12座山峰,注定清朝1 2位皇帝的传说呢?
 

四座‘一’字排开的红墙黄瓦的碑亭

永陵的“四祖碑亭”就成为大清皇陵中的一曲绝唱

宝城

启运殿是祭祀谒拜祖先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神道

永陵墓是最早的清代陵寝

院落两侧的厢房

经历了四百多年风霜的“五彩蟠龙”砖雕龙壁

神道

“龙头狗身”的坐龙是清陵中罕见的工艺造型

满清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就是从这座祖陵开始的。

抚顺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抚顺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