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赫图阿拉城
中午时分,走出永陵,驰车直奔赫图阿拉城。前行7公里,驶过“老 城桥”,横在我们面前的便是那座雄伟壮观的古城-—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城建于横岗之上,是清王朝的发祥地。1616年,努尔哈赤在城内登基称汗,开始统一东北女真的大业,它是清王朝在塞外构建的第一个都城。


赫图阿拉城依山而筑,峭壁峥嵘,三面环水,难攻易守。城内南高北低,四周筑有高高的城垣。外城周十里,设九门即:南三门 、北三门 、东二门、西一门。内城周五里,布设讲究,八旗衙门,散驻八处,召之即来,来之即能战。


从北门进入,东西两侧各有一深潭和池塘,面阔水幽,荷花争艳。这就是传说中的“ 神龙二目 ”。顺路走进一红墙大院 ,这里就是“ 汗宫大衙门”,俗称金鸾殿,又叫尊号台。据说努尔哈赤就是在此登基称汗的。殿内的八角飞檐冲天而起、直指云霄,虽然事隔百年,殿内已有些黯淡,依然能感受到摄人的魄力。

赫图阿拉城的建筑规模和样式简约朴素。香烟缭绕、佛光普照的普觉寺和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护卫神灵的道教场所显佑宫,给老城增加了许多神秘的宗教色彩。

上坡往右走,不远处就是一座古老的满族小院,现已改成了满族风情的餐馆 ,骑脊的大瓦房,很有特点,墙外挂着黄澄澄的玉米和红彤彤的辣椒,院子里有几张桌子 ,屋内有火炕,浓郁的满乡风情使这里的生意十分兴隆。

折回头向左走,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的故居。不大的院落,摆设相当简单,主人住的是石瓦制的大房,下人住的就是旁边泥草房了。门口有一“鲲鹏展翅”雕塑,寓意努尔哈赤从这里起飞开始纵横天下。

出院门,继续前行,我们来到充满神奇传说的“罕王井”。亭中一口老井,井旁竖着一块大石,上面刻着“罕王井”几个大字。低头俯视 ,清澈见底、饮之甘凉爽口,就是这样一口不起眼的水井,被誉为千军万马饮不干的“神水”。据说四百年来一直不曾干涸。

城内绿草茵茵,风光美好

人们追忆历史上辉煌的后金第一都城,但却更喜欢现在古朴自然的老城。因为,虽然城内的古建筑都是按历史原貌恢复,但其中毕竟有了许多鲜活有趣的景致。比如满族舞蹈、婚俗表演,比如农家小院满族饮食,无一不体现出浓郁的满乡风情。

信步在城内 ,抬头只见黄昏。橙红色的夕阳在地平线处徘徊。此时此景,令人思绪万千 。大清国二百多年的辉煌不正象这轮夕阳吗?无论曾经何等的辉煌,也无法挽回它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