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丹东游记

丹东游记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上)

民国廿九年二月二十三日
吉林蒙江县保安屯西南的三道崴子山上,传来激烈的枪声。日本关东军与汉奸组成的讨伐队经过五昼夜的围追堵截,终于把那个身材异常高大的汉子包围起来,毫无惧色的汉子用手枪与敌人对射数十分钟,终于被机枪子弹点射打倒,鲜血染红了白雪和雪地上散落的弹壳。日军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二十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那汉子当场阵亡后,日军将其遗体解剖,试图发现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他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草根和棉花。这个身高超过一米九的硬汉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牺牲时三十五岁,他的名字叫做杨靖宇。

另据日军随军记者写的《阵中日记》记载,杨将军阵亡后,杀害他的凶手之一日本警佐西谷半个多小时没敢靠前,他甚至不敢相信打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当得知确实是杨靖宇时,他没有一点快乐感,反而呜呜地哭了起来。杀害将军的另一个凶手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通过解剖发现将军靠树皮、草根和棉花在断粮半个多月且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下坚持战斗,“默然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此人之后穷毕生精力研究中国抗日将士心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内心受到的折磨就越深。据说他最后毒死自己的妻子儿女后剖腹自杀,留下的遗嘱中有这样的话:天皇陛下发动这次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一九四六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一九五八年在通化市建成靖宇陵园。

 

民国卅五年底至民国卅六年四月

这时东北的共产党军称谓是东北民主联军,军事主官就是后来在国共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林彪。但一九四六年的林彪似乎并不走运,对四平的攻击到了最后关头,他谨慎地作出了撤退的命令,避免数万大军被驰援的国军精锐包围,但这一撤,不仅放弃了长春,也撤过了松花江,东北的战略局势急转直下,遭受重大损失的林彪部队被压缩在黑土地的一些角落里,连能否站稳脚跟都是未知数了。南满的根据地在今天的通化、白山以南的长白山区,司令部放在鸭绿江边的小城临江。

 

中共东北局于一九四六年十月派陈云和肖劲光主持南满分局和南满军区的工作,他们立即在通化主持召开“七道江会议”,分析当时东北总的形式,讨论如何继续坚持南满斗争,这次重要会议对于整个东北战局关系重大。同时国军也积极部署,自同年冬天开始,四次对临江主动进攻,面对优势兵力和美式装备的国军,似乎缺衣少穿的南满东北联军要么去长白山深处啃树皮、要么就要撤进朝鲜吃泡菜了。然而,林彪与陈云紧密配合,采取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方针和南打北拉、北打南拉,南北密切配合的战法,北满部队三次越过松花江主动出击、陈云指挥南满共军四次挫败国军的进攻,东北民主联军不仅取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的胜利,而且收复十一座城镇,迫使国军由攻势转为守势,扭转了四平失利后的不利局面。

晚上花时间上网查阅路径和资料,决定增加长白山天池进入行程后,口罩或许有些兴奋,早晨六点多就醒了过来,干脆自己起床去了次“靖宇陵园”,就在离下榻宾馆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说到通化,口罩印象里只有葡萄酒和制药业,未曾想这里是个挺有规模的城市,也不知道杨靖宇将军的墓地就在市中心。

陵园位于一座小山包上的苍松翠柏间,前面是个新修的广场,有正中镂空中国地图的抗联巨型石雕一方,还有军方赠送的飞机坦克等武器陈列,口罩注意到露天摆放的“强五”歼击机和一零五毫米自行榴弹炮车等曾经叱咤风云的家伙。

时间尚早,陵园还没有开门,只能透过铁门在晨雾中看到杨将军的一尊雕像,但晨练的人们已经聚集于此,跑步、打拳、练剑,一派宁静平和的景象,杨将军泉下有知,应该会感到欣慰的。

驱车离开通化市区已经九点半,沿着往长白山的快速路往白山市方向,不过口罩纳闷的是全国的国道收费都已经取消,为啥白山路段还要收十块钱。过了白山市有路牌指向临江,口罩知道上了自己规划中的路径。

从白山到临江是普通路面的山路,大弯、小弯地转了一个小时终于进入一个城市模样的地方,找了小饭店随便点了一斤饺子和两个菜,居然才二十块钱。直行尽头是江边,停车一问,是鸭绿江,对面是朝鲜,到临江了。

四保临江的纪念馆是两年前才落成的,中午时候去没能入内参观,牌楼前那几位晒太阳的老妪或许就有当年的亲历者,她们还能记起那些年轻战士还显得稚嫩的面庞吗?

小口罩对关外陈列的飞机、坦克和各种火炮产生浓厚的兴趣。馆外有路继续向山上去,那里是烈士陵园。

陈云题字的纪念碑高耸,背后是阵亡的中高级指挥员,两旁的墓地整齐排列着数百方墓碑,大部分是四保临江时期的阵亡者,也有少量抗联和抗美援朝时期的。

在纪念碑右侧的墓地里,口罩看到数个日本人的墓碑,多为日本投降后参加我军的医生和护士,善良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给他们一块栖身之地,也给他们冠以“烈士”头衔。抗战时期就有“日本八路”,不过数量不多;解放战争时期,应该有相当数量的日军医师、护士、技术兵和普通士兵加入东北民主联军,这个敏感的话题近些年来已经被打破,各种书籍和影视作品都有一定程度的披露。

很多墓碑都是近几年重新立的,过了六十年,不知他们的日本亲人能不能找到这里,但无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的魂魄都应该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

从临江往长白县城的路完全是沿着鸭绿江河谷修建的,随着江水逆流的方向蜿蜒,一直伸进长白山腹地深处。这是条数百公里的边境公路,一路风光绝美,秋天的长白山区完全可以媲美中国西部的中海拔地区。

江的对面就是朝鲜,每隔数十公里就能看见一个朝鲜小村庄,不过一直没看到什么朝鲜人,直到临近长白县城的时候才终于看到对岸有一辆卡车。那边的生活水准足以让中国的底层农民感觉自己很幸福,每年从鸭绿江沿岸偷渡到我国的朝鲜人很多,长白山区也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栖身空间。

口罩原来的计划是在一个叫做十五道湾的地方停留,那里有个风景区名曰“望天鹅”,看网上的照片和评价都还不错。但这种感觉却只能停留在网上啦:口罩开车没注意指示牌,顺着大路就把那个岔路口远远抛在后面,而且是二十多公里后看见“十六道湾”的路牌才意识到这一点。不愿再走回头路,口罩决定放弃“望天鹅”径直驶入长白县城。

经过县城边上的“国门”时是下午五点,天却已经蒙蒙黑了,越往东的地方,天就亮得越早、也黑得越早,当然是以北京时间为基准。长白县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鸭绿江最最上游的县城,对面就是朝鲜的两江道的惠山市。对岸没有几盏灯亮着,口罩在长白县的主要两条街上开车兜了一圈,居然找到一个挂牌四星级宾馆,很好的条件却还不到三百块一晚,不立即住进去都觉得不好意思。世界就是小,居然在这样一个小县城的宾馆里邂逅小口罩幼儿园同学一家,而且是平时与他玩得很好的小女生,小口罩高兴得手舞足蹈,恨不得睡到人家房间里去。

丹东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丹东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