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深圳

深圳人文

深圳民俗文化发源于小农经济时代,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海洋文化的精华,既内涵丰富,又兼收并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继承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复兴和创新,与时俱进,注入了新时代精神。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犹如强力的磁场,为本地群众所喜闻乐见,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深圳向国际化城市迈进,民俗文化将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世界人民观察和了解深圳社会与文化的一扇窗口。

凉帽系带颜色区分客家女未婚已婚

凉帽对客家妇女来说是熟视无睹的装束,但正是这小小的帽子体现出了她们的独特风采,不经介绍,还真不知道其中的讲究。

凉帽是一种竹蔑织成的圆状竹笠,直径约70厘米,中间留一约10—15厘米的圆孔,帽顶髹上防水的桐油,帽沿缀上长约20厘米的带花边的黑色帽帘。凉帽下方中空处左右各有一根系带。戴凉帽时,先在头顶盖一条毛巾(色泽随意),然后将凉帽戴上,盖有毛巾的头顶在中空小圆心间露出,系带由上经过帽沿而下,系于下巴颌上。”

据说,这是深圳地区大多数客家妇女所用凉帽的样式,但龙岗区大鹏镇客家妇女所用凉帽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她们的凉帽顶,不是竹蔑的原色,而是漆成深红色,帽帘不用黑布,而是用海军蓝色布。当地老人解释说,这是因为大鹏客家人大多数是明清以来大鹏所城驻军的后裔。由于清军士兵军帽帽顶是红色的,所以妇女们的凉帽也漆成红色,竹蔑原色近白色,用红色也为了避讳“披麻戴孝”之嫌;帽帘用海蓝色,是因为他们常与大海打交道,而海水是湛蓝色的。

这种客家凉帽是深圳的一大特色,主要用来遮挡阳光,另一方面是,封建社会中妇女不能随便抛头露面,客家妇女要和男人一样下田干活,戴上有帽帘的凉帽,可把脸面遮住,又不妨碍干活。郁教授特别提醒说,从凉帽所用系带的颜色,可以区分出客家妇女未婚、已婚的差别。用白色系带的是未婚少女,系红色的多是已婚少妇,中老年妇女用的是青色或黑色系带。过去系带主要是妇女自己编织,花样极为讲究,是深圳客家妇女世代相传的一种技艺。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基本失传了。

小皇帝的百家饭演变成了万人大盆菜

2004年11月7日,福田区沙头下沙文化广场,巨龙飞舞,来自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14个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的黄氏宗亲代表280人,以及全国10多个省、市的黄氏乡亲代表与下沙父老乡亲近万人聚集一堂,同吃团团圆圆的“大盆菜”,上千张饭桌将下沙文化广场摆得满满当当,场面热闹壮观。从1995年开始,“吃盆菜”就成了下沙村居民、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庆祝元宵节特殊形式,从1995年的650席,发展到2000年的2500席,最多的一次有两万多人。

“怎么也没有想到大盆菜会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早年的盆菜是偶然从民间发源出来的。”郁龙余介绍说,深圳市在明清时为新安县,因此盆菜宴称为“新安盆菜”。“吃盆”是深圳宝安、南山、福田、罗湖各区沿海,直至香港新界一带最有民俗特色的传统宴席。每逢喜庆及红白喜事需要宴请宾客,主人家便请专业厨师制作盆菜供客人享用。每桌只有一大木盆,盆内按预先烧熟菜肴的贵贱依次层层叠放。底菜一般是萝卜及其他蔬菜,接着是大块猪肉、肉皮、鸡、鹅、鱼、虾、蟹、耗等。凑齐10人吃一盆,传统是从高到低,一层层吃,现在已不讲究。一盆菜吃完,宴席就结束。

传说南宋末年,最后的两个小皇帝被元朝大军一路追击,不停向南逃亡,最后逃到九龙一个小渔村避难。贫苦而善良的村民们,你家拿肉,我家拿虾,他家出菜,村民们各尽所有,为小皇帝一行做了一顿百家饭,逃亡的小皇帝吃得狼吞虎咽。后来,小皇帝宋端宗赵病死,他的弟弟赵继位。在崖门战役中,宋军被元朝大军彻底击败,陆秀夫背着赵跳进大海。当地的居民看着皇帝落到这样的悲惨境地,非常哀恸,全体村民又做了一顿百家饭,哀悼大宋灭亡和皇帝惨死。慢慢流传下来,就成了新安盆菜。

在福田下沙村流行着另一个美丽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到南方巡游,时至中午,饥肠辘辘,这时乡间村民给他准备了一种多种菜肴炖在一起的大杂烩,乾隆一吃,龙颜大悦,当场赐御名“百鸟归巢”,大盆菜便由此流行开来。

正宗的客家婚礼从“哭嫁”开始

新娘披着及地的洁白婚纱,新郎身穿优雅笔挺的西服,阳光、草地、花童。到酒店,新人身穿旗袍、中装设宴答谢,新人欢天喜地,笑脸迎宾。这种的婚礼深圳处处可见。老人告诉我们,时光倒流几十年,正宗的客家婚礼,是从“哭嫁”开始的。

当年,客家男女定亲送聘礼后,待嫁新娘就得待在娘家,闭门不出,邀请相好的未嫁姐妹陪伴,开始哭嫁。哭嫁是指用哭腔唱哭嫁歌。曲调是固定,歌词则属于即兴编成。如“骂轿歌”:一脚踢你棺材(指花轿)头,又有青砖顶脚瓦顶头;一脚踢你棺材盖,你一年抬尽几多少年妹。哭嫁是客家相传已久的习俗,含有吉祥意义,如果结婚时不哭不唱,反倒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迎娶吉日到来,男方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奏起迎亲曲,迎娶新娘的“大妗姐”引导花轿前行。“大妗姐”是事先挑选好的村中有福气又爱张罗的已婚妇女。新郎头带礼帽,身穿长衫马褂,簪花挂红,由俗称“蹬穿石”(谐音)的一群兄弟们随后,浩浩荡荡,喜气洋洋,奔向新娘家。

新娘早早就在凌晨吉时用柚叶水沐浴完毕,然后梳头大姐唱梳头歌给新娘开脸梳头,穿戴新嫁衣和凤冠霞帔,众姐妹陪伴新娘,大唱哭嫁歌。花轿来到新娘门前,陪伴新娘的姑娘们把大门关上,向新郎讨要进门钱。姑娘们开出高价,“蹬穿石”们砍价,双方你来我往,讨价还价之声不绝,气氛热烈。等到新娘出门吉时将到,姑娘们便会勉强妥协放松警觉。趁这个好机会,大妗姐、新郎、蹬穿石们一拥而入,大妗姐一马当先,背上新娘,冲出门外,直奔花轿。新娘要挣扎哭骂,极力抗拒,但最终还是被放在花轿内。这种习俗某种程度上是古代抢婚习俗的变异。众人欢呼声中,花轿起行,鞭炮声大作,与锣鼓声、迎亲奏乐声、新娘哭嫁声,交织成一曲凤凰于飞的乐章。

大家乐成了广东省广场文化发源地

“大家乐”舞台被称为“特区平民夜总会”、“打工者俱乐部”。1986年,深圳市针对人口结构中外来人口,特别是打工青年较多,文化娱乐活动几乎没有的状况,创建了“大家乐”舞台,活跃青工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没想到,这个原始简陋的群众文化舞台,最终成了广东省广场文化的发源地。而当年第一场演出就因为预定的演出团体因另有任务来不了,而逼出来的自荐报名表演的模式,演化成了“自愿、自费、自荐、自演、自娱、同乐”的群众文化娱乐形式,形成“你乐、我乐、大家乐”的快乐气氛。

多年来,大家乐舞台成了全市青年工人活动的阵地。“大家乐”从当年的一个小土台,发展到今天特区内的每一个镇文化站都有一个“大家乐”舞台,整个“大家乐”网络有130多个。仅深圳市的“大家乐”世界舞台就举办过各类文艺演出3000多场,登台表演者有5万多人,累计现场观众达450多万人次。

随着时代的发展,强调群众性、参与性的娱乐文化形式在全国都开展起来,其中规模和档次最高者就是大家现在很熟悉的“同一首歌”。

深圳有了“新移民文化”

“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迎来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来到深圳,深圳的风俗也因新时代新移民的带来改变了面貌。”考察到最后,郁龙余有了“新发现”。

当年客家人吟唱客家山歌,后来打工青年走上大家乐舞台,今天的深圳人爱唱卡拉OK;客家、广府婚配习俗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人慢慢走到自由恋爱,今天“千人鹊桥会”“万人牵手”成了深圳年轻人大大方方“找对象”的舞台;客家人饮茶、吃海鲜、吃盆菜,如今在深圳不仅全国各地的菜系都可以吃到,举办世界各国“美食节”更是各大酒店吸引客人的法宝;老深圳人过春节,讲究“醒狮迎春”、舞火龙,特区成立后,每逢春节深圳经常会变成一座“空城”,现在亲朋好友到深圳过年已是稀疏平常,深圳春节比内地还热闹;外地人早年来深圳旅游往往直奔世界之窗、大小梅沙等旅游景点,今天您再来深圳,深圳人会带您去领略滨海大道的风光、波托菲诺的小镇风情、中信城市广场的时尚、梅林一村居住的新概念,今天的深圳人以他们自己日常生活为骄傲。“深圳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新移民文化。”

每一天,都有新鲜的脸孔来到这个城市,深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也改变了深圳。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