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阿坝

阿坝人文

甘孜州是以藏族为主体,藏、汉、彝、羌、回等22个民族聚居区,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州内德格与西藏拉萨、甘南夏河被称为藏区的三大古文化中心,是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朴厚重的民俗风情,流派纷呈的藏戏,风格各异的锅庄,弦子和踢踏舞蹈,独树一帜的藏族绘画和雕塑,神奇奥妙的藏传佛教等,使甘孜州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世界人民所关注。
音乐
甘孜州地处高原,各县地域环境、语言 均有差异,且地近内地,汉族、彝族、纳西族音乐文化也有浸溶,因而民歌体裁、音韵、调式不全同于其他藏区。甘孜州的歌和舞,在不同县之间,甚至同一个县因山沟、村落不同,也存在较大差异,故呈多姿多彩状况,藏族民歌极为丰富多彩,两性相爱有情歌,劳动之时有劳动歌,伐薪、放牧有山歌,新友相聚有酒歌,婚嫁 有婚礼歌,劝人勤于耕作有月会歌,还有新房落成歌,游春之时要跳弦子、锅庄、踢踏舞,还要打“箍箍卦歌”等。总之是无时不歌,无事不歌,人人能歌善舞,故 甘孜州有“歌舞海洋”之美称。
山歌
人们放牧、伐薪、驮运赶脚、田间劳动,为了驱散疲劳,抒发感情或与同伴交流时吟合唱的歌,内容多为歌颂 大自然,触境生情,有感而发,猎物言志,抒发积压在心中的感情。山歌分布于农区和牧区,农区山歌高亢婉转,便于隔山传送歌声;牧区山歌,牧者所处的地方是草坡,歌时抒展,并不着意去追求高亢,吟唱中透出一种随意的草原风韵。
情歌
《康定情歌》,它是康定城郊流行的“溜溜调”,属于生活歌曲。它的感人之处是传递民间人们的真情实感,由于情真意切,曲调晓畅悠美,所以流传于民间。
酒歌
酒歌,藏语称“羌谐”,流行于我州各县。除主要几种曲调普遍传唱外,各地还有各自的唱法。“羌谐”是在重大节日、迎接贵宾、亲友欢聚时,兴之所至,亲友之间相互敬酒,对待贵宾则高举酒杯以诚相敬。还有一种只唱不舞的酒歌,即“央金道道”。曲调优美,音韵悠长。
劳动歌
民间称“勤依罗”。劳动时,如打土巴、收割、犁地、薅草、打青稞对唱。曲调、词原始而单纯。
锅庄
锅庄,民间称“卓”,歌舞的意思。它溶歌词、乐曲、舞蹈于一体,是群众性的园圈舞。各地在舞与曲的处理上也有差异。州内大体分为三种情况:北路锅庄,节奏较有规律,曲调流畅,节奏舒缓。流行于南路的“卓”,音乐古朴而节奏鲜明。康东丹巴的“卓”,当地称“达尔嗄”,即舞歌。“锅庄”音乐丰富跌宕,很具地方特 色和藏族的古朴、曲雅风格。
弦子
“弦子”藏语叫“谐”,又叫“巴谐”(即巴塘弦子),普遍叫“谐羌”(即跳起弦子)。“巴塘弦子”载誉全国,有弦子故乡之美称。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就整理《各累亚莫》等曲子,在内地上演。解放初,中央民族歌舞团在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和音乐家刘铁山先生带领下深入藏区,以巴塘弦子为素材编创了《拉萨布姆》和《节日》。
踢踏
甘孜州有“甘孜踢踏”和“巴塘踢踏”,均由西藏传入。“甘孜踢踏”当地称为“夏卓”最初在寺庙僧人中流传,后来传入民间。“夏卓”舞风潇洒、活泼、热烈,音乐热烈,节奏鲜明。“巴塘踢踏”当地称为“白谐”。两者风格各异。
舞蹈
《北史》、《隋书》对附国的习俗均载“好歌舞、鼓簧、吹长角〈或吹长笛〉”(附国属今甘孜州西北一带)。
清《皇清职贡图》载:杂谷本唐时吐蕃部落,男女相悦,携手歌舞,名曰《锅椿》。道光二十二年〈1843〉钱召棠编辑《巴塘史略》中《巴塘竹放词》载:“满饮葡萄沉醉后,好携纤手跳锅庄”,“穿地流苏此肩,一曲歌残齐踏足”。
锅庄
为自娱性歌舞,参加跳舞者,于民族节日,及春节、婚诞、庆典日……必着盛装相邀赴会。舞蹈多在场(林卡)进行。开始时唱“相见歌”、“颂歌”,结束时要唱“祝福歌”。
锅 庄舞主要分布于州内各县的农区和部分牧区,因各地的语言和习惯的不尽相同,称谓上和舞俗上均有差异。康定对锅庄称为“都巴卓”、“达卓”等。城区群众习称“跳锅庄”。过去每逢藏、汉年节,“四月八”转山会均有“锅庄舞”活动。泸定的“同岚安锅庄”,又名“昂州锅庄”。流传于泸定西的岚安乡,是一种自娱性, 表演性兼容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丹巴称锅庄舞为“达尔嘎”。丹巴县有三种地方语音,即巴底、巴旺沟的嘉戎语,人们称他们为“嘉戎娃”,其锅庄风格古朴深沉。居住在纳顶、中路一带的属康巴语音,人们称他们为“康巴娃”,其舞热烈、豪放,动作多踏地顿节日铿锵有力,颇有观赏性。分布于革斯扎、丹东一带的操安 多语,这里的舞蹈动作流畅大方,舒展开朗。“达尔嘎则”(名中锅庄)、“达尔嘎忍”(名小锅庄)。九龙把锅庄分别称为“果卓”、“罗口”、“卓”等,流行于上团一带。“罗口”,流布于甲脱绒、三岩龙一带;“卓”,流行于乃渫、汤古、斜卡等地。雅江称跳锅庄为“卓羌”、“夺体卓”。“卓羌流布于高尔寺山以东 和西俄洛区。“夺体卓”流布于八角楼一带。道孚的“卓”舞分布于城区鲜水镇、麻孜、各卡、扎坝、八美等地区。炉霍称锅庄为“卓羌”。“卓羌”舞遍布于除牧区外的三个农区和一个半农半牧区。甘孜“卓”舞流布于城区、东谷区和绒岔区,其舞大方潇洒、粗犷、豪放,与其它地方的锅庄一样,男女分队围圈而舞。德格称 锅庄为“卓”、“卓且”。分布于全县各区、乡。麦宿“卓”最有特色。在地外金沙江边的柏娅乡一带流传的“卓”舞,当地称为“沙色锅庄”新龙新龙锅庄享誉州内外,其舞风古朴开朗,具高洒脱奔放性格,舞蹈流畅、轻盈,情绪热烈。色达称锅庄为“卓羌分布于农业区。理塘“卓”舞流布于木拉、城区、藏坝等地。巴塘 “卓”舞流布于各区、乡,也为园圈舞,当地称“卓羌”。得荣称锅庄为“竹羌”。由于地近云南,舞蹈多样。有“谐至”、八日锅庄、圆圈舞。乡城其“卓”形式古朴。稻城群众每在逢年、过节或迎新聚友,或新房落成,舞者应邀着盛装赴会跳锅庄,以提高大家跳舞的兴致。
弦子
“弦子”藏语称“谐”,是另一种围着园圈跳舞,因用弦胡伴奏,汉族人称弦子,系群众自娱性歌舞。分布于金沙江流经甘孜州段的南路两岸。弦子舞流布于州内的巴塘、得荣、乡城等县。其中以巴塘弦子最富盛名,称“巴谐”,有“弦子故乡”之美称。此外还有流布于甘孜、炉霍、道孚等县部份区乡的“格达弦子”,则另具风格。
巴塘弦子巴 塘习称“谐羌”或“嘎谐羌”(即围着园圈跳弦子)。它主要分布于巴塘县的东区、南区、城区。乡城弦子主要分布于正斗乡,由巴塘传入,同毗邻的巴塘茨巫乡、白松乡弦子舞风格接近。格达弦子源于甘孜县白利寺,流布于甘孜、炉霍、道孚等县。热巴是歌舞为主的演出形式,以一个家庭为演出单位,人数为三至五人不等, 走村串寨营业演出。
学羌
它流传于得荣县东风乡一带,是自娱性,游戏性歌舞。
踢踏舞(藏名夏卓)它流传于甘孜县的踢踏舞,系西藏传入舞。在民间流传的踢踏舞曲目有:“曲羌拉”“阿妈勒洪”等。
戏曲
康巴藏戏
清代初年西藏藏戏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康巴地区去拉萨深造的“五明”(即声明:语言、文字、音韵方面的学问;工巧明:包括各种工艺,如绘画、雕刻、建筑、天文、历法等;医方明:即医疗学和药物学;因明:相当于逻辑学;内明:即佛学)僧人。由于藏戏流派不同,有的全袭其流派程式,有的则据其所需,用其部分或大 部,加之带回剧本都是文学故事本,排练时又需二度创作,便融入本地土风舞、曲艺、俚谣,形成康巴藏戏。清顺治十六年(1659)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谕令于巴塘修建规模类似西藏哲蚌洛色林样的丁宁寺,命名为巴曲登噶丹彭德林。丁宁寺已有人组织僧众演习藏戏。自此,巴塘始有“降嘎冉”派的藏戏及其班子。本地僧 俗民众共称此时的戏剧演出活动为“央勒羌”。巴塘藏戏,沿袭了“降嘎冉”流派风格,经巴塘本地戏师、艺人的丰富发展,融入本地酬神舞、民间舞,在唱、白、表、舞等方面形成独有的特色。欢快场面,运用本地“弦子”,别有风味。 理塘藏戏:藏历铁龙年(1940)5月,理塘香根喇嘛洛绒丁增赤乃嘉措亲临理塘寺(长青春科尔)附近东呷坝(七世达赖格桑嘉措降生地),为理塘藏戏团的创立、演出举行庆祝仪式。自此始,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日皎节”起演出藏戏六天,成为传统节日。
康定木雅藏戏
藏历木龙年(1904),木雅 居里寺,一世喇嘛格桑云登四十八岁之前已有藏戏演出。后来他把每年正月十六日定为藏戏演出开幕日,演《扎西雪哇》、《降嘎冉》,十七、十八方演正戏。藏历土鸡年(1909),格桑云登喇嘛去乾宁惠远寺会见堪布巴.纳卡喇嘛交流藏戏艺术经验。;带回纳卡喇嘛在巴塘发展了的降嘎冉派演唱特点。结合木雅语言特点,人物在剧中的情绪要求,取该地山歌部分,创编二十多条唱腔。
道孚协德区藏戏
清雍正八年(1730),七世达赖奉清廷令,从理塘寺移住泰宁(昔名乾宁,今属道孚县)。1743年,惠远寺建成,雍正派果亲王和章嘉呼图克前往会见。这期间,惠远寺组织了喇嘛二十余人演习藏戏《降嘎冉》、《志美更登》、《文成公主》。寺庙落成,举行演出,是有藏戏之始。道孚协德区藏戏,一般称乾宁藏戏。时起时缀,衍至现代,已无降嘎冉派痕迹。历代戏师因所学深浅,取舍不同,已自溶入本地山歌、锅庄及跳神舞步自成一种派别。
甘孜县藏戏
西藏藏戏在各地较为普及时,甘孜县因有甘孜、白利、大金寺等大寺,去拉萨习经者已带回藏戏,在甘孜各寺习练演出。
丹巴巴底、中路藏戏
十七世纪时,丹巴巴底大坪村阿洛、益西降称等喇嘛去西藏学经,求学期间,征行九世班禅同意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学习藏戏,学了《呷拉翁布》(另名《卓瓦桑姆》)和《甲扎共龚》(译为《文成公主》)二剧的唱腔、鼓钹奏法、表演技巧,带回巴底黄金寺,挑选寺中30余名僧徒成立黄金寺藏戏团。此后,每年都在规定 时间演出。丹巴中路藏戏,是中路寺庙喇嘛去西藏学经时带回的。
色达藏戏
1948年,原色达县夺珠寺(六十年代划入青海省班玛县)四世活佛日洛率二十余名僧徒赴甘肃拉卜楞寺学习安多藏戏半年多时间学会了音乐、唱腔、表演艺术,返回时,带回《松赞干布》剧本、唱腔、表演身段,购置了仿拉卜楞寺 剧团的景片、乐器、道具、服饰。自此成习,每年春节均要演出。
丹东藏戏
1983年3月,丹巴县丹东莫斯卡喇嘛寺活佛日穷向县委、县政府申请成立丹东业余藏戏团,经同意,日穷自筹经费亲率演员去色达藏戏团学习剧目、表演、音乐等技艺。
德格藏戏
德格第七代土司拉青.祥巴彭拱执政时(十七世纪中叶),为宣扬佛法,命家庙更庆寺僧徒组织戏剧演出,此习相沿至今。德格戏,本地叫“朗塔”,意演传记故事。
丹巴嘉戎藏戏
清康熙十年(1672),巴底部落(今丹巴县巴底乡所在及其邻近地区)的第三代首领贡嘎多布同雍宗多吉岭寺第一世大喇嘛桑吉朗白为新建雍宗多吉岭寺,在邛山等部落村寨中选了二十余名能歌善舞艺人组成戏班,吸收嘉戎藏族民间歌舞及杂耍的基础上,取材民间故事《阿尼郭董》,创编了《郭董特青》一剧,是嘉戎戏剧种 之始。丹巴嘉戎藏戏兴起后,从巴底传至阿坝州的金川、马尔康、理县等地。
藏族曲艺
折呷
意为“白胡老人说吉祥”,类似内地“春官”。一般是头戴白须平面面具登门说唱吉祥,贺喜求乞。也有不戴面具的“折呷”,则是由艺人手执一根长四尺左右的园木吉祥棍,作为道具表演,有的只说不唱,有的既且唱边舞。
格萨尔仲
藏语意为“格萨尔王传传奇说唱”,安多方言的牧区,则称为“格萨尔朗塔尔”(说唱格萨尔故事)。康区有名谚语:“每个岭国人口中,都有一部《格萨尔》”。德格古辖区系古之岭国,是康藏文化的集散地,城乡皆喜说格萨尔,其他如康定、甘孜、巴塘等11个县康方言区以及说安多语的色达、石渠二县也有格萨尔说唱流 布。
仲谐
康区把民间所有的说唱,统称为“仲谐”。根据故事内容说唱的分为:“郎塔尔”,主要说唱长篇神话、传说故事:“格桑”或称为《格萨尔仲》、《格萨尔朗塔尔》,或直接称为“仲”,主要说唱格萨尔传奇故事,并按既定曲调演唱;“卡白”或“卡白谐”,说唱民间口头寓言、传说等小故事。
嘛呢龚柯
意为执五彩经幡转动,口念嘛哩(六字真言)的说唱活动。
咸嘛嘛哩
意为藏传佛教僧人讲唱佛经故事,也称“仲唐”或“仲唐谐”,意为说唱“唐卡”故事。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