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合肥游记

合肥游记

合肥明教寺


在喧闹的合肥步行街间,有一座距今1500多年历史的寺庙,明教寺。明教寺位于曹操麾下大将张辽为狙击东吴周瑜水师而修建的古教弩台上,教弩台历史则有1700多年,故有唐人吴资诗曰:“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便是这一历史的写照。


教駑臺高5米,面積近4000平方米略呈正方形。教驽台高5米,面积近4000平方米,略呈正方形。三國時,合肥為曹操管轄之地,他曾多次來合肥部署對吳國孫權的戰事。三国时,张辽为御东吴水军而修教弩臺就是曹操所建的一個軍事堡壘,它既可捍衛合肥城的安全(離城僅4公裏),又可用以訓練強弩手。教弩台,南距淝水僅5米,東距津水約百米,北距逍遙津百余米,均在強弩射程之內。南距淝水仅5米,东距津水约百米,北距逍遥津百余米,均在强弩射程之内。據說當時經常有500名左右弓弩手在此比武、操練,勝者贈以紅袍以示獎勵。据说当时经常有500名左右弓弩手在此比武、操练。


台上有屋上井、听松阁两处古迹。屋上井以超過民房屋脊得名,為當時曹軍將士飲水之源。屋上井以超过民房屋脊得名,为当时曹军将士饮水之用。井口石栏有23道提水绳沟,栏上镌刻公元268年魏“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字样。聽松閣是曹操“望敵情、運籌帷幄、納涼休息”之所。听松阁是曹操“望敌情、运筹帷幄、纳凉休息”之所,现为“教弩梵钟”,古庐阳八景之一。


明教寺,原名铁佛寺,明教院。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至隋末,寺院荒废。唐朝大历年间,在废墟中挖得铁佛一尊,高丈八,庐州剌史裴绢奏告朝廷,代宗皇帝李毅诏令重建,定名“明教院”。明朝以后改称“明教寺”,沿用至今。明教寺历经沧桑,至清咸丰三年复毁于战火,太平天国将领袁宏谟于天国失败后,慨叹“英雄气短,佛海春长”,便遁迹空门,隐于肥西紫蓬山西庐寺,取法号通圆。明教寺是西庐寺的下院,属禅宗临济派,远代祖师谱已失无稽,通圆驻锡明教寺后,寺宇破残不堪,立愿重修旧观。他浪迹天涯,经过十多年的苦行募化,于光绪十一年(1886年)夙愿终偿。现存的大殿和后殿,仍保留原建筑风貌。
据清嘉庆《县传城郭图》载:“合肥城郭有寺院四十余所,明教寺规模宏伟,为众寺之冠,明教寺为明朝院式建筑,山门朝南,从两侧拾级而上,循序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西侧有法堂、方丈室,后殿两翼为寮房、藏经楼及齐堂(原禅堂、客堂已由改建的客厅取代),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明教寺继通圆之后,有学道、赛陀、精慈、三根、梦东、藏印、妙友等和尚住持,对寺院建设和弘扬佛法均有诸多贡献。其中藏印主持,在抗日战争合肥沦陷后,激于民族气节,不甘屈辱,遂以身殉国殉教,气节云天。
矗立听松阁前,阁上撰有楹联,“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难,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真是遥想当年,“貔貅百万举刀弓,誓夺江东气似虹。横槊高歌雄一世,骑兵无奈遇东风。”,千古风流都付去,吞吐江淮听松风。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