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黄山游记

黄山游记

黄山的云黄山的雾(一)

摇摇晃晃迷迷糊糊地乘着由合肥开往黄山的中巴,偶尔睁眼,似乎看到一个水塘,上面漂着一艘小木船,还有绿茸茸的水稻田那绿色的一片,还有更加远处的村庄、灰顶白墙的徽派农房,以及越来越接近的黄山山脉和那满山遍也的绿树翠竹。眯着双眼看着车外的景色,人的思绪似乎去追溯着曾经发生在旅途中的故事和情景。人在旅途特别容易产生回忆产生幻觉,心中未免生出几分情絮。
上世纪80年代初曾和几位同学利用暑假结伴第一次到黄山,那时的旅行条件非常艰苦。几个同学坐火车硬座从广州出发,实在困的顶不住了,男同学就钻到凳底凑合睡了一觉。那时也没有什么预定票的业务,只好到了安庆再排队去挤着购买到黄山(屯溪)的汽车票,记得当时还把好话说了一大箩,还有意识地去显示一下我们来自广州,用了一点小小的手段去巴结那位售票员。当时的票也是很紧张,不采取一点小伎俩我们可能就无法一块在那天前行。那时没有缆车,我们靠着双腿爬上走下。记得到了黄山的当晚住宿和洗澡都成问题,男同学好像到野外的溪流解决了问题,。。。。。太遥远的事情,许多记忆已经模糊,还能记起的就是在北海宾馆前的合影。
烦人的山上住宿
在山下吃完午饭,我们从后山乘缆车上山到丹霞峰。山下阴雨绵绵,大家都买了一次性雨衣,真不知道山上是什么样的天气?乘着可以装载百人的缆车,虽然四处透亮,但白白的浓雾裹住了缆车,什么也看不见。到了丹霞峰前的太平索道口旅店,就住在那里,倒也方便,可以将行李全都放下再去游览。
黄山的住房在周末非常紧张,一定要提前几天预定。为了住房的事情心里至今不爽。在合肥我们与安徽省中旅约定是4~8人的高低铺,没有独立卫生间,对此我们已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准备承受最艰苦的住宿条件。谁知道上山后却被地陪告知,要住12人一间的高低铺!完全是货不对板!我们被他们给忽悠了,不知道是安徽中旅的问题,还是地陪的问题,我们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给安徽省中旅的电话打了,将中旅白纸黑字的行程住宿安排给地陪看了,道理也说了,并提出要投诉。。。但都没有用。因为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僵持下去的结果就是——无处可住!我们成了粘板上的肉,只能任宰了,已经不可能再定到住房。只好住下,但大家都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尽管心情不爽但谁也没有忘记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继续争执损失的是宝贵的时间,输家仍是我们!我想这就是很多参团的旅游人常常遇到的问题,这次轮到了我们。实际上事先把山上情况讲好,我们不是不能接受的,旅行社和地陪将该赚取的利润合理地从费用中扣除,我们没有意见,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折腾弄得大家心情不愉快呢?
云海黄山
此行我们最担心的是天气问题。如果浓雾不散,上到黄山也只能“上看天、下看地、两侧看路树”,那就等于白来黄山。山上山下两重天,1800多米的高度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走出旅店不远就来到排云亭,已经聚集了很多的游人。被浓雾笼罩的山峰突然显露出来,层层叠叠、隐隐约约,山之秀之奇在这里完美的表达出来。飘动着的云雾如一层面纱在山峦中游曳,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我们兴奋了起来,忘记了住房问题的不快。这第一个景点就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脚步就不想挪动。我们不知道导游说了些什么,对那些拟人的奇石解释也没有多大兴趣,只想怎样能将这美景尽收眼中镜中。


“猴子观海”观的是云海,站在刻着“猴子观海”石碑的群石上,极目望去是一片云的世界。我不知道云和雾如何区分,在这里似乎云就是雾、雾就是云,看不见深处的奇石峡谷怪松,目所能及处是远处隐藏在云中的始信峰和石笋峰在云中忽隐忽现,只露出山顶上的一小部分,以及它们周围另外1~2座不知什么山峰。我们耐心地等待着,希望它们不要对我们那样吝啬,再多露出一点吧。我们看着天慢慢的晴朗起来,光明顶和黄山气象台之间状如盛开莲花状的莲花峰都清晰可见,更远处像似飞来石的巨石也目所能及。我们等了又等,但依然等不来那云开雾散,最美丽壮观的景色如藏在深闺之中待嫁的姑娘,始终没有露出它的真相。



已是下午五点半了,我们不得不离开去寻找西海大峡谷,听说那里是新开辟的景区,景色超级的棒。果然名不虚传!当我们不知走了多少级陡峭的台阶向峡谷深处走去,越走越激动,越走越兴奋,只见峡谷之间乳白色的白云正慢慢地从谷底向上升腾,慢慢地浸润了淹没了周围的山,将原本为一体的山脉拦腰割断。云那边是国画样的群山,山的脉络如大师手下的线条;山的这边是秀丽而又纤细的石柱,交错有序地矗立在山的边缘。我们如见仙境!黄山的雄、奇、秀、黄山的云海此时在这里一览无疑。原来只在画中见到的景色,今天能够亲眼目睹,真是三生有幸。据说黄山一年365天只有52天可以看到云海,是可遇不可求,可见我是幸运之人了。大峡谷的独特景色让我震撼,让我不狂此行!


我们只去到大峡谷的二环入口处,没有再往下走,否则还有9公里的路,天黑之前我们无论如何也是回不到住地的。从峡谷向上攀爬的道路是辛苦的,没有了兴奋点,只是机械地移动着双腿。阶梯很陡,肚子很饿,双腿发软,膝盖疼痛,每向上攀登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努力。我不敢向上看,只是低着头看着脚下的台阶,咬着牙关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着。实在是没有力气了,吃的东西全放在了旅店的袋子里,身后背着的相机包越背越沉。在一个平台处大家停下了脚步,我大声的问谁带了吃的?我需要补充能量。已经算是有一定野外旅行经历的我,此次却失算了,一点吃的也没有带在身上。幸亏同伴中有人在西海等待途中买了一些吃的。我分享了半块类似月饼味道的点心,虽然有些油蚝味,心里也曾打个问号“是不是过期食品?”但此时却顾不了那么多了,能继续走完是最重要的。坐在石凳上,就着剩下的小半瓶水吃了那半块点心,补充了一点能量,我身上的体力很快就恢复了。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回程的路要经过一个山洞,此时洞里漆黑一团,我们打着手电正准备一个接一个地穿过,确听见走在最前面的同伴喊着:糟了,洞的门被锁上了!没有想到山洞还有门!心想完了,这下子要在洞里过夜了。不知道回到旅店的导游和同伴门该有多急,而自从下到峡谷里手机就没有了信号。幸亏走到门跟前用手推了推那木门,才发现它只是虚掩着,没有上锁。穿过山洞,在天完全黑下来时我们安全地回到了住地。虽然辛苦,但非常值得!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