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黄山游记

黄山游记

发现徽州


一、水墨山水
那是一个细雨飘过的夏天,阳光还未透过那厚重的云层,远山如美女披纱,害羞地藏在云雾之中,时隐时显;近处的山峰则如泼墨重涂,层层倒映在江水中;掩映其间的则是粉墙黛瓦的村落和民居,如此美妙的一幅山水国画就在我的眼前,让我陶醉其间而流连忘返。此时,我也更深的理解为何久负盛名的歙砚和徽墨就出产于此地,那正是此处“水墨山水”所孕育啊。
二、古城徽州
这就是歙县,原徽州府所在地,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沿城西的练江信步走去,见一座十六孔拱形石桥,长有二三百米,宽可容两辆汽车对开。原以为是近代之产物,仔细一看大桥说明,才知这桥名“太平”,建于明代弘治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想想今人所建不断坍塌的豆腐桥,不由的深思其中之原由,也许古人建桥是为了自己和后代行路之便,所以建的认真而结实,而今人以为桥是给别人建的,那建桥款才是自己的(便使劲捞),所以桥就建的敷衍而劣质,出发点不同结果则不同。


夜晚的太平桥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漂亮迷人。

走过太平桥,看到一座楼阁,粉墙黛瓦,挑梁飞檐,名曰太白楼。相传,诗人李白曾在此饮酒。后面山上是新安碑园,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各式花墙、漏窗、洞门相互通透,碑廊曲折起伏蜿蜒,为典型的徽州私家花园风格。

掂一掂沉重的已有百年历史的楠木凳子,座在上面歇息一下,遥想诗仙在此饮酒的情境。
下了山从太平桥返回后,看到古城墙已有部分得到重修,我们从西门进入,往右拐,只见一座古谯楼构造独特且完好无损,如今已成为歙县博物馆的馆址。

在古城的老街上漫步,可见到店堂古朴,用青石板铺成的街巷中偶尔有一古水井静卧街中。气派而典雅的曹家老宅,那种全木质两层楼房,虽然在屋内显得很阴暗,依然能够感受当年徽商大贾之财气粗大和徽州人民的聪明才智。
许国石坊就耸立于县城中心,此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牌坊四面八柱,石柱、栏板、斗拱等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如此笨重的石料,在空中接榫合缝,足见当时建筑技术已达到相当的高度。石坊上所有题字,相传出自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手笔,挥洒飘逸。
三、难忘徽菜
安顿好住宿,赶紧找家饭馆解决吃饭问题,来到安徽,当然要吃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了。根据店家的推荐,我们要了“徽州双臭”等三个菜,等了半天,菜终于上来了,很快一种似臭非臭,似香非香的气味扑鼻而来,看看盘中有两条三指多宽的鳜鱼和一些豆腐等配料,放在酒精炉上小火慢慢炖着。听说徽州臭鳜鱼是传统佳肴,要先腌后烧,肉似臭实香,嫩而鲜美,具有特殊的发酵香味。女儿尝了尝便不再吃了,可我满头大汗的直呼:好吃,好吃!感觉一路走来,这是本次行程中最好吃的美味了。不过这道菜要价60元,也算贵了点。记忆中还有那个“徽式炒面”很好吃,配料中最多的是干笋,这也是徽菜特色,也是我喜欢的一种野生蔬菜。

四、美女多多
自从在深渡至歙县的班车上看到很漂亮的年轻女票员后,觉得歙县城内二十岁以下的美女遍地都是,为了尊重她们,我没有偷拍。不过,有个问题我一直难以理解,为什么这里三十多岁以上的女人怎么很少见漂亮了呢?是那些年轻美女由于基因突变而来,还是由于这里的男子不知如何珍爱女人才使她们很快易容变丑了呢?无论如何,这里的天、地、人都让你感到赏心悦目!
五、经验总结
1、歙县交通便利,铁路和高速公路都与上海、南京等城市直通,而且是黄山和千岛湖两大景区的必经之处。
2、新安碑园和有名的鲍家花园一样,都是新建仿古徽式民居建筑,不过,这里(包括太白楼)可是免费的啊,那个鲍家花园与棠樾牌坊群联票就要 80元/人,参观完这里后当然就不用去鲍家花园了。
3、进入徽州古城时注意不要从正门(北门)进入古城,因为那里要门票,只要避开正门就有许多路可以进入。
4、城内的一些景点可以在下午五点以后去参观,那时可以不用买票了。




后记:最后这个徽砚长约60厘米,充分利用了原料特有的一些色彩来表现云、树和人物,十分精美,很想拥有,可惜价格太高,不是我这工薪人士所能承受的。
这次的徽州之行,是我在2008年7月31日从千岛湖去往黄山途中,为了等待台风过去而临时决定停留的一站,但是给我的印象要比黄山还要深刻,事实证明,旅途中的一些风景更美丽!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