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邵阳游记

邵阳游记

蔡锷故居行:“一梁之屋”和“立锥之地”

故居的里面和外面一样,典型的邵阳一带农舍的布局。中间为堂屋,堂屋的左边是蔡锷的卧室,右边是蔡锷父母的房间,顶右边的偏屋是间伙房。站在故居中间,环看四周,家徒四壁,很难想象到这竟然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上将军的住所,别说与“乔家大院”相比,还顶不上我们村地主的房子。

 蔡锷将军虽然身居高位,但一直以“澹泊明志,夙夜在公”作为座右铭,为政清廉。 蔡锷担任都督治理云南期间,云南财政十分困难,生产落后,各省相继独立,协饷骤停,中央亦不能接济,加之援川援黔,致使支出浩繁,入不敷出。为了维护和巩固新生的政权,他严以律己两次带头裁减薪金,第一次裁减薪金将原定薪金600两减为120两,第二次裁为60两,仅相同于当时一个营长的薪俸。人们曾赞叹道:“都督俸金之觳,举国未有如云南者也。”而蔡锷本人对此并不以为然,他非常乐观地说:“公费所入,衣食而外,一以佐军,不欲使家有赢余。”蔡锷还明令部下不准请客送礼,不准贪污受贿,以及非星期日不得宴客等,违者受罚。他对本人也有规定,“非星期日不宴客,一席之费,不得过五元。”一次警察局长不是星期日就请客,并计划请蔡锷赴宴。可是当请帖送到都督府后,蔡锷即在请帖上写道:“违背功令,罚薪半月。”因此,当时云南“廉洁成为一时风尚”。

 蔡锷将军护国反袁,袁世凯恼羞成怒,下令撤销蔡锷的一切职务,又令湖南都督汤芗铭查封蔡锷本籍的家产。当时宝庆知事陈断良经过查抄后,回秉上报说:“查锷本籍无一梁之屋,无立锥之地,其母亲寄食其乡人何氏家,实无财产可查封。”

 我在想,陈知事一定是一个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地方父母官,他只是想敷衍老袁一下罢了。要不然这“一梁之屋”和“立锥之地”早就付之一炬熬不到一九五零年的自然垮塌。我比陈知事稍微认真一些,用目光把整个“一梁之屋”和“立锥之地”搜寻个遍,除了两张木床还有几个旧箱旧柜以外,还有下面几件家当,幸亏老袁早已作古,否则看到这些照片也会撤销汤都督和陈知事的一切职务。

 看到这个像石磨似的东西,我刚开始还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大妈告诉我,这是稻谷脱皮用的,金灿灿的稻谷从上面放进去,经过手推磨就变成了白花花的大米和金黄色的糠。我忘了问大妈邵阳人怎么个叫法,用今天的术语这东东应该叫做“碾米机”。

 邵阳管这种手推的石磨叫“磨子”,我小时见过。准确的说,我们家还有过一个“磨子”,记得过年打豆腐的时候,就用磨子把泡好的黄豆磨成豆浆,我小时喜欢帮父母推磨,确实很沉,推起来也很费劲,远没有今天使用“豆浆机”那么轻松。之所以今天胳膊还有点肌肉,都是那时推磨的功劳。

 “对哐”是邵阳人给这个半机械化机器的雅号。一端是半埋在地下的一个石臼,可以放进蒸煮好的糯米,一个人或两个人踩“对”支点另一端的踏板,很朴素的杠杆原理,脚一松,“哐当”一下自然重力落下。如此来回“哐当哐当”个几十下,一粒粒的煮熟的糯米就被砸成了米团,用来做过年的糍粑。其实这是一种多功能的 “破碎机”,可以用来破碎很多农产品,也许因为这“哐当”的声音,所以邵阳人叫它“对哐”。


一高一矮,一大一小,这两兄弟大的叫“大灶”,小的叫“小灶”。现在有煤炭还有液化气了,他们早已被人们冷落在遗忘的角落。我小时最勤快的事情就是冬天爱帮家里烧火,屋子里别的地方冰凉,唯独在灶前烧火特别暖和,有时还可以在炭火中间藏几个红薯,烤出来的红薯非常的香也特别的好吃。


记得外婆和妈妈曾经用过这种纺车,一手摇纺车,一首拉纱,我们专门负责把棉花弄成一个棍棍状,给外婆和妈妈纺纱用。手摇纺车的声音很好听,在我的记忆中赛过二胡的弦乐。我还偷偷摸摸的学着外婆和妈妈的样子纺纱,技术不熟练,纺出来的纱一会粗一会细,全成了等外品。

 桐油灯在我出生的年代基本上很少见了,已经被煤油灯和汽灯所淘汰。前些日子,保利公司的一个朋友跟我谈起销售最新一代二极管灯,细想起来,从桐油灯,煤油灯,白炽灯,节能灯到现在二极管灯,也就短短的不到一个世纪。

 走出故居的时候已经开始太阳西斜。大妈告诉我,当地政府准备“开发”蔡锷故居,要在这里修宾馆什么的,欢迎我下次回来看看。我从车窗里一面向大妈挥手告别,一面自言自语:最好还是别开发,现在故居的这个样子挺好!

邵阳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邵阳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