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广元游记

广元游记

四川古迹 之 皇泽寺石窟(下)


巴蜀石窟以色彩鲜艳、造型多姿而吸引眼球。但除大足等少数外,基本都属于小品佛教造像,缺乏重量级主打佛像。皇泽寺作为皇家寺庙,代表着中原朝廷风格来泽被四川,自然不宜异同。在游赏过皇泽寺的几座北魏初唐小石窟后,更上层楼至大佛阁三层,眼前一亮的便是这座闪亮登场的大佛窟。同样具有则天武后背景的皇泽寺大佛窟,与远在洛阳的同时代龙门石窟遥相呼应,寄托了这位达到权力巅峰的女性信佛登仙的终极梦想。

大佛窟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规制,是典型的中规中矩、左右对称的正统风格,象征着人间的权力和等级观念延伸至对佛教天国的想象。毕竟是皇家石窟,就其体量和规制而言,在民间特色为主导的巴蜀地区确为罕见。即使列入世界遗产的大足石窟,也多以卧佛、群佛、佛传故事等灵活组合见长,有明显的世俗化娱乐化倾向。而正襟危坐于乐山和荣县的佛老大及老二,虽是唐代巴蜀狂热崇佛的产物,但只也是体量震撼,其艺术价值并不突出。而皇泽寺大佛库更代表了中原正统,与巴蜀民间风格划清界限。

主佛为统治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左右分别为迦叶、阿难,然后是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记得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是现世佛,有力地支持着武则天在首都洛阳统治民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地处西南的四川,雕塑一尊阿弥陀佛,似乎又代表了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憧憬。佛祖西去,佛气东来,普天之下,莫非佛国,表象殊异,归途同一。

大佛窟开凿于唐代早期,应为武则天生前。同时代的龙门卢舍那佛面容丰腴温和,颇具女性特点;而大佛窟的阿弥陀佛也很清秀规整,虽说不上女性化,倒是慈眉善目。而且毕竟在四川,形象仍多些可爱,少些尊严,允许川人的理解中,不是超脱世俗,而是和普通人一样喜怒哀乐,才能体现佛祖的人性和慈悲。武则天为了攫取权力,残酷无情地对待政敌,之后又利用佛教来内心赎罪,因此后世对龙门的未来弥勒佛(她的化身)诟病甚多。而广元是她的出生地,又远离中原朝廷纠纷,所谓人杰地灵,在善良纯朴的当地人眼中,武则天乃至她寻求支持的阿弥陀佛,仍是普渡众生的希望所在。政治与佛教,在这里相互依存。阿弥陀佛的手势似乎在感召虔诚的信徒们,给他们以信心和希望。

在阿难和观音之间的脚下,有一不起眼的戴冠男子跪地仰首作乞求状。和这些气派的大佛和菩萨相比,他的个头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有人说这是唐中宗李显,这位软弱的傀儡皇帝,永远拜倒在母亲的石榴裙下。出身河东的武则天,在攀登政治高峰的过程中,沉重打击了六朝以来垄断政权的关陇士族集团;同时开科举、纳贤才,重用庶族寒门知识分子;重视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开明有力,客观上为大唐盛世开辟了道路。李显的这一跪,定格于时间长河中,腐朽的关陇士族,其覆灭是历史的必然。

除了衣纹流畅飘逸具有犍陀罗风格外,菩萨的装饰细腻而不繁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造型。大势至菩萨的装饰甚多,标志着当时雕饰水平的精细。而脸上则是典型的四川微笑,在当地其他石窟很常见。迦叶则手提一盏油灯,似乎靠着微弱的灯光,打动人们的心灵,照亮众生的前路。

大佛窟内四周壁上浮雕众多,形象为天龙八部。这些亦鬼亦神的精灵们经常来听佛祖说法,然后被心悦诚服而护卫在佛祖周围。看他们个个面目狰狞,手持各种法器,貌似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天龙八部的雕塑在巴蜀石窟中也较常见,大概是这些题材丰富灵活,便于工匠们施展技艺,也给观者强烈的触动。

巴蜀石窟是彩塑和彩绘的结合,大佛窟顶的壁画描绘了一只大鹏护法的形象,张牙舞爪地跳动着,充满活力。可惜大佛两侧的力士形象均已风化,否则展示其扭动的身姿,动感远超过程式化的龙门奉先寺力士。

依依不舍地离开精品大佛窟,继续寻找到崖壁下僻静之处的一块整石,三面有石窟造像,相传为武则天的父亲出仕广元时开凿。其中有武则天父母祈祷女儿平安的形象,但经年日久,窟壁浮雕早已模糊。有些造像被整齐切割掉,明显是后世人为破坏。目前还残留一些唐代题记,有一处大概为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晚期)。

石窟东侧有几座佛塔经幢浮雕,简单古朴,在绿荫掩映之下,很有感觉。

石窟西侧有两座佛龛,内各有三尊佛像,位于狮子座之上。左右两侧的力士体形虽小,但肌肉发达健壮,富有力量感。而小狮子们则憨厚可爱,略带异国情调。

从皇泽寺石窟能窥视武则天时代的背影,一个丰富、大气而辉煌的时代。大佛窟作为中原与四川石窟艺术融合的代表作,永远矗立于嘉陵山水之间。

广元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广元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