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人文
地方戏曲 师公戏
早期叫唱师、跳师,是从宗教祭祀活动举行的师公歌舞演变而来的,融歌、舞、戏为一体,既有单纯的舞蹈,也有即兴念唱的对白和简单的情节。师公戏早期的演出都要佩戴代表各类神化人物的面具,面具繁杂多样,制作精细,一般为木质浮雕,后来逐渐被化装所取代,衍化为具有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地方戏种,是每逢春节、跳岭头节或其他重大节日的必备曲目之一。
采茶戏
钦州采茶戏乐曲欢快活跃,诙谐风趣,歌舞性强,用本地方言——白话演唱,许多采茶剧团和采茶戏队逢年过节便奔走在街头巷尾,走到哪里,演到哪里,流行广泛,是钦州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之一。
跳岭头
春节和岭头节等节日的一种舞蹈,由舞者戴面具演出,传说起源于尧舜时期,其舞姿、动作酷似宁明江花山岩画上所载之舞,是钦州乡镇盛行的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