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威海游记

威海游记

再游胶东—天尽头和天无尽头

      到威海是我们今年初夏再游胶东的最后一站。因奥运会等诸多原因《再游胶东》的游记到今天才算完成。

       山东省的威海市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据烟台市80余公里。
    到威海旅游刘公岛和荣成的成山头(天尽头)是必去的两个地方。与若干年前相比这两个旅游景点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尤其是成山头也就是那个“天尽头”,现在改叫“天无尽头”了。
    改的真是够邪乎的!没想到著名景点的名称(称谓)还可以改来改去的!

    威海的刘公岛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
    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却给中国人带来了无尽的屈辱。
    所以,每次到刘公岛我的心中总像压着一块大“石头”。
    如今刘公岛上依然在大兴土木建一些与历史毫不相关的东西,也许再过若干年后刘公岛就不再是一个缅怀历史的地方了。
下两图:几年没来威海又有了很大的变化。

下组图片:已经是第三次上刘公岛,仅仅是找个清静的地方等候朋友们。一直在想,如果再有战事我们还会被动挨打吗?

刘公岛上的现代水兵。

    中午有威海的朋友盛情款待。
    随后我们前往荣成的成山头景区。
下图:威海市市区。

    成山头,因成山山脉的尽头向东探入黄海海中而得名。
    成山头,这里曾被称为是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
    成山头,附近的海域风高浪急暗礁密布,故成山头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这次到成山头,“中国的好望角”之称谓依然保留着,而有些提法已经不再提及了。
下图:过去说成山头是“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等等,现在都改说法了。

    秦始皇东巡时曾两到成山头,并命丞相李斯写下“天尽头秦东门”立碑于成山头山顶峰。经考证成山头确有秦碑,只是因年代久远仅存碑座了。
    成山头又被称为“天尽头”就是缘于秦丞相李斯题写的“天尽头秦东门”。另外从地理意义上来讲,当时认为陆地到此到了头、看天际也算是到了尽头。“天尽头”叫法不过如此。
下图:进入荣成成山头景区要过这“东天门”。以前没有近些年新修的。

下组图片:成山头景区入口处,包括始皇庙等都是后修的。

    1984年10月胡耀邦同志到成山头,手书“心潮澎湃”、“天尽头”七个字。
下图:对照2001年拍的照片,胡耀邦手书“心潮澎湃”四个子的石刻还在原处。

下图:当年胡耀邦手书“天尽头”三字并刻碑立于成山头最东端的观景台上(碑高180cm)。碑的背后就是实实在在的“天尽头”礁石。

   听说有不少人避讳“天尽头”这三个字,并有很多段子在流传。但是,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旅游景点,我认为没必要计较去“天尽头”三个字。
    可是现在的成山头“天尽头”的碑没了,改叫“天无尽头)了。人为的在礁石顶端加高了一大截并书写“天无尽头”真是觉得不伦不类,而且令人匪夷所思。
    “天尽头”改“天无尽头”了,秦始皇东巡到成山头的那段历史是不是也就不用再讲了?
 下组图片:对比一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天无尽头”那是人为改造出来的“杰作”,这组照片的第二张是2001年所拍。一个著名景点居然可以这样改来改去的。

 下图: 嶙峋的礁石向东探入海中,这就是有名的成山头(天尽头)。可现在那高高的假石头真是大煞风景。

下图:观景回廊上也加上了“天无尽头”的匾额(以前是没有的)。

下图:在成山头的中国领海基点(方位点)石碑。领海基点是计算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的起始点,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宣示主权的重要标志。

下图:雾笛,第一次见到。

     1874年英国人在成山头筑灯塔以利航海,唯大雾天船舶航行依然艰难。后由上海江海关在灯塔东侧建响房并安置雾笛,响声可达30海里。以后每逢大雾鸣笛,航海者辨声避开成山头的激流与暗礁。

     第一次到威海是2001年,第二次是2004年。这次到威海与前些年相比变化太大了。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车多了、人多了、高楼大厦多了,不似以前那样的宁静了。不过尽管威海添了不少的喧闹,比起北京来说还是要强多了。还想像2004年到威海那样,在海边住上些天才是最美的事情。

     到威海是我们今年初夏再游胶东的最后一站。随后的日子里一直呆在烟台。每日早晚在海边闲逛,另外打打牌、游个泳。
下图:烟台海边看日落

     当乘上回京的飞机时才觉得我们又在胶东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好多地方还没有走到呀!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