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浙江游记

浙江游记

诸暨绍兴游记之二 从百草园到沈园

 四月,我背起背包,到大自然中去游历,曾在小时侯的课本里认识了鲁迅先生,自然向往着绍兴,这个有着乌毡帽、乌篷船、社戏、黄酒的水乡。一早从诸暨坐长途车到绍兴,清晨的绍兴还睡着,宁静的如水墨画里的少女,柔美而嫣然。


  在先生故里,知道他爷爷曾做过翰林,祖居祠堂正中的画像,旁边还挂着祖训。他和所有叛逆的文人一样,从小就厌恶四书五经,他的继祖母蒋菊花给他讲的故事,想必总不会忘记,但此刻这画像上的蒋姓女子,面目已经模糊不清。只是隐约的看着是一个极为庄严的老妇人罢了,祖居里有典型的书房,闺房,幼童房,只是看上去比较陈旧。


  鲁迅纪念馆就在祖居的旁边,现在的人很难会静下心来看看他的手稿和老照片了,我一个人在玻璃橱窗前,读着那些熟悉的字句,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记起他的《故乡》、《野草》、《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祝福》、《社戏》……终于又走到了先生的故居,德寿堂,和祖屋的布置是一个样的,只是正中的画儿不一样。

百草园其实是个小园子,如果不是鲁迅,我想是没有多少人会去那个废园子了,只是那里却是先生小时候的天堂,在他辛辣淋漓的笔下,有着少见的充满童趣和温情的文字:“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那戏台上又有多少人唱着戏曲,随着历史早已淹没在人流之中。

信步来到三味书屋。不曾知道“三味”是哪三味,记得语文老师说过,只是我如今已经忘记了,网上搜下才知道“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 


  从三味书屋出来,有乌蓬船去往沈园,站在桥上看窄窄的河道里乌篷悠悠,阳光正从树间洒下来
沈园。我还没有进去,在门口就有种动容,潜意识中,走入这样一个断肠之园,顿惹清愁。入口处一块瘦骨嶙峋的太湖石,上书“诗境”二字,据说便是陆游的手笔。葫芦池,冷香亭,还留着一些残荷,凭栏听雨么?怎就明明是初夏,却有点凄凉。有双双对对的鸭子游过,涟漪泛开。


  这个时候,游沈园的人很少。廊下有着很多人寄沈园的诗词,柳荫水径,蜿蜒曲折,走不多远,便看见了钗头凤碑。听着一个导游在给游客闷讲述陆游和唐琬的故事,讲解词中含义,我在碑前伫立许久
  往南园走了走,这里是陆游的纪念馆,那戏台如今只剩下柳树成阴,故人早以不在了。 

  如故亭,当初陆游和唐婉在这里一见如故的幸福故事,如今也就只有草色青青,在亭边立了许久,离开沈园的时候,要从这座伤心桥上过的,还记得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念着陆游的诗句,心里居然有种黯然泪下的感觉。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