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南宁游记

南宁游记

夏黄:一个公主仙落凡尘

我一直对南宁有成见,认为这是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壮族的文化在南宁根本是一个空白。而就汉族文化来说,相比柳州桂林而言,南宁的汉族文化历史就没有那么丰富多彩,也不会像桂林柳州有虞帝、柳宗元、颜延之、鉴真和尚、朱任晟等等历史名人留下的足印。印象中南宁是一个要风景没风景,要历史没历史,要风情没风情的地方。就连城市特色南宁也找不出来一个来,最后以绿城敷衍了之。其实南宁的绿化相对于其他花园城市,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怎么能冠以绿城之名。

我在寻找南宁的风景,以德天瀑布出名的过去曾经是南宁地区的大新,现如今已经划为新崇左市的属地,南宁痛失了这个继桂林、北海后被称为广西第三个旅游热点的地方。南宁再次轮为旅游中转站的地位。南宁真的没有可看的地方了么?

夏黄,位于南宁武鸣。这一直是个令人着迷的地方,主要是因为起凤山位于此地。夏黄应属于南宁的风水宝地,风景美而且历史也可圈可点,因而到此感觉别样的风景,不失为一个好去处。没去起凤山之前,就听说山脚的夏黄村曾经有位明朝公主下嫁于此地。公主以尊贵之躯,下嫁平民,是留恋此处的秀美山水呢,还是迷恋小伙壮实的样貌呢?见过夏黄的美景也许我们就能从中寻找一些让人扑朔迷离的答案了。

从武鸣县城到夏黄不到七公里的路程,个人认为最合适的的出游方式是在武鸣租自行车前往。过去这儿只有一条机耕路,现在已经有水泥路可走了。不过很快就会有公共汽车从县城到夏黄了,在起凤山的门口已经能看到1路公共汽车的站牌了。沿途只见高大茂盛的玉米地和甘蔗地,密密麻麻地一片连着一片,令人想起小时候课本里说的青纱帐。现在的的孩子很难了解青纱帐的内涵。现在流行到过乡下郊游,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见过青纱帐,可他们终究不是从小看着青纱帐长大,难以理解它的深髓。青纱帐有着难以描述的魅力,面对青纱帐时似乎是在面对人生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我想那时候很多知青面对这个青纱帐时,应该有过很多幻想。

但并不是所有的田野都是玉米和甘蔗,一转弯你会为发现青葱平整的稻田无遮无拦地铺展在眼前。视野开阔了,看热情的稻浪从远处的山脚翻涌过来,一切美景都那么解手可及。一条小河弯弯曲曲,从眼前蜿蜒而去。阡陌纵横的稻田里座座精致的小山,显得娇媚可爱。最可能吸引你眼球的就是一座像凤凰一样的小山了,其实我觉得像小鸡,因为我找不到这个能让人心旷神怡的长尾巴。既然是鸟的形状,凤凰就是最好不过的形容词了。所以此山名曰起凤山。就像一只那栖戏在河边,而且正欲翩翩飞舞的凤凰鸟。

起凤山是武缘县志所列的八景之一,就有“凤山太极”的美誉。起凤山山体的奇绝、造型之美被历代所传颂。登临此山,山中藤缠树来树抱石,一派古画意境。庙宇古风,飞檐高壁,隐现于树影奇石之中,给不高的起凤山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半山腰有小庙一间,红墙绿瓦,雕梁画栋,岭南建筑风格。一个洞穴里有一尊观音,端坐于莲花座上,吉祥慈爱的形象呼之欲出。的确如此,游历此山让人想起古人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上有太极洞,洞口状如满月。清人刘新翰写道:“东畔一窍斜入,视入黝然。西畔石岩作浅碧色,半虚半明,交相掩映,仿佛阴阳二气氤氲鼓汤于圆圈之中。”洞内岩壁上赫然刻着一个大大的“凤”字,高 4 米,宽 3 米,笔画有 30 厘米粗。笔势刚健遒劲,壮观生动,令人啧啧称奇。此凤字乃清代书法家王元仁题写,取意为“太极洞内藏大凤”之说。壮民族是一个多神论多朝拜的民族,其众多的图腾里,蛤蟆、凤凰的图案最多。蛤蟆主要出现在壮族的铜鼓装饰上,蛤蟆的肌肉健壮生存力极强,很好地体现了壮族人健美的风貌。在壮族先民的花山壁画里,众多的蛤蟆形状姿势的人像画很好的刻画出远古壮族先民矫健的身材和拥有的威猛力量。而凤凰则出现在壮锦里,凤的图案在壮锦中独占鳌头,“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这是由于壮族人喜爱凤凰,视之为吉祥的象征。也是壮人做为凤凰的子民所表现出来的偏好。

起凤山一下就将我们带到了过去,其实壮民族过去一直生活在楚国所在的地域,在远古,夏从龙,殷从凤,中原一带以龙为图腾,而楚地则以凤为图腾,至今湖南湖北等地仍有凤的遗俗。凤不仅是神鸟,而且还是楚族、楚国尊严的象征。传说中火神祝融变是凤凰的化身。楚人尊凤的影响便透到各个领域。如在楚国的文物中,凤的图像、绣像和雕像不胜枚举,楚人衣服上的刺绣图案也是以凤为主要内容。此外,还有“凤鸟双连环”、“虎座凤架鼓”、“凤龙虎绣罗禅衣”等,楚国的凤纹彩绘可谓千姿百态,无奇不有。 秦灭楚后,很多部族都流浪岭南,其中瑶、苗、侗、壮这些曾是盘瓠、祝融、蚩尤、神农后代的民族都流落到了广西、云南和东南亚等地区。

壮人很好的保留了对凤凰的崇拜,可能这个起凤山也曾经是他们南下广西后对再次入主楚地的一种美好愿望。太极洞内藏大凤,而山名也取为起凤,缜密的思索可见非同小可。

除了巨型崖刻凤字外,山上还保存着历代文人墨客游山时赋诗题词的碑刻,这些游山的即兴之作非常贴切,给起凤山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 当然,起凤山最让游人着迷的还是公主嫁凡人的故事。一朝贵为仙女般尊贵的广德公主怎么会嫁了夏黄村的小伙儿呢?观察了一下夏黄的村民,男人都晒得黑黑的,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起凤山也因广德公主的到来而更具有神秘气息,至今仍然为壮人们称道。夏黄,据说在壮语里夏有媳妇老婆的意思,黄则指的是皇家皇帝,有人以为夏黄就是皇帝的老婆的意思,其实应该是皇家的媳妇的意思,这与广德公主下嫁夏黄就更贴切了。

原来这个地方本来就是皇家的领地,怪不得山山水水都那么有灵气,代表着皇家女性的百鸟之首的凤凰栖于此。嫁于此地的广德公主乃明末永历帝次女。南明小朝廷朱由榔行宫移至南宁,途中遇到清兵,宫眷被冲散,广德公主偕同一太监,逃至夏黄。朴实善良的村民解救了公主,并藏匿在村中。公主后来与举人黄燝的儿子成亲,下嫁夏黄村民。虽然为落泊公主,可村民也相当敬重她,她死后村民在起凤山脚修建了公主庙,以此纪念这位下嫁到壮族村子的明朝公主。

在起凤山的简介墙上,关于起凤山有更多的传说故事也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传说起凤山壮语山名叫“岜王”是纪念壮人称为娅浦的龙母的神山。同时,起凤山也是道家的真境之一,纪念水神真武大帝的神庙也在此山。另外山上有通天洞,传说是五代剑仙干将与何邻比试剑法的地方,干将虽然拥有莫耶宝剑,却怎么也打不过何邻,就在通天洞比试失败后乘凤而飞,因此留下千古遗恨。

起凤山虽小,真的有了仙,山的名气就大起来了。同时夏黄村也应此宝地发展成一个七百户的大村庄,田野广袤,人丁兴旺。登临此山,感受着仙家的气息,不失为一处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在山顶,可以看到远山如黛,村民在田野里收获庄稼,香山河一路迤逦而来。美景让人心醉。

可惜这次我太兴奋了,在拍完太极洞的大大的凤字后,居然忘了将ISO从800改回来,结果山顶上拍的相片都像手机拍的一样,非常粗糙,这是这次旅行唯一的遗憾。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