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南宁游记
粤东会馆隐没在百色闹市的巷子里。 解放路由西往东的整条巷子弯出狭长的弧形,两旁广东风格的骑楼被粉刷成米黄色,现在这里是步行街,会馆就在巷子中段靠右一侧。 一九二九年间,据说是广东商人“主动”把这座会馆借给红七军做军部之用,不知是否因此,这一建筑方才得以原貌保存至今? 会馆的革命史,我兴趣不大,但这样一座豪华气派的广东风格建筑,出现在这样一座贫困的广西边城,我却不能不心存疑问。我没有听馆内讲解员的说道,而是细细地看过馆史说明,然后拉着导游小陈,打听起关于这座会馆的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记载,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在百色经商的广东人梁煜牵头,广东商人集资白银两万九千余两,在此筹款兴建粤东会馆,供经商的广东同乡在投宿、联谊、议事之用。 这是一座与佛山祖庙款式,广州陈家祠风格类同的清代建筑,整座院落分前、中、后三进殿宇,高大幽深;两侧四进厢房,规整对称。粗大的立柱,或实木材质,或花岗岩打造,宽厚的门扇隔板雕花而搂空,厚重的条石阶砖灰质却坚实。最富广东特色的是屋脊堆砌着复杂的彩塑,以及内墙上古色古香的水墨壁画。 这座占地不过两亩,建筑也才三进四厢的古院落之奢豪,若摆在繁华的广州或佛山,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放在这老少边穷地区的百色,尤其是在二百年前,则不可思议。 导游小陈可不这样认为,他说:“二百前年,百色可不穷,当时流经百色城的右江,是通往云贵航运的咽喉要道,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前后,这里又成了大烟土的集散地,各地商贩云集,各省会馆林立,只是,粤商实力最强,建的会馆最豪华,后来又做了红七军的军部,才得以保存罢了。” 小陈引我到大殿一侧的沙盘前,指给我看二百年前的百色城模型和粤东会馆的位置。我发觉,当时的百色城有城墙环绕,便问:“我们进城时,怎么没有见着城墙?” 他答:“上世纪二十年代蒋桂战争时,李宗仁为了迎战蒋军,拆了百色城墙,用城砖做修筑工事的建材了。” 出了百色,宇通中巴载我们北上靖西。太阳刚刚偏西,时间尚早,路途还远,导游小陈适时地以提问来调节车厢内的气氛。 “大家知道,百色为什么叫百色吗?”当然没人能答上来,他自答道:“传说中,很多久以前,有个你们广东的人到这里,不知道地名,见一个老太婆在河边洗衣服,就问他:‘老人家,这是哪里?’老太婆以为他问自己在干什么,就告诉他自己在‘bǎi shě’(壮语:洗衣服)。广东人点点头,就把这里称为‘百色’了。” “大家知道,壮族这个族名是谁起的吗?”当然没人能答上来,他自答道:“壮族原来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后来是把汉字拿过来借用的。最初,拿来套壮语发音的不是‘壮’字,而是‘僮’字,建国后,少数民族的代表参加全国会议,都带着胸卡,标明自己的民族,我们的代表胸卡上写着‘僮族’,其他代表就误读成了‘tónɡ’,周恩来总理建议:‘不如改成壮族吧’。这样,我们才是壮族。” 我却很想知道,广东商人为什么肯将这样一座“豪宅”借给红七军做军部?难道不怕蒋介石国民党秋后算账?抑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将会馆保存下来不成? 天黑时分,宇通中巴进了靖西县城。 我们在靖西县城过夜。 图1:这条街叫解放路,类似广州著名的上下九步行街,只是没有什么人气,而且允许机动车往来。 图2:解放路步行街弯出一道弧线,粤东会馆,就在中段的一侧。 图3:粤东会馆门前还有一个广场,不知道红七军当年是否曾在此阅兵?现在却显得空荡荡的,有些寂寞。 图4:广东风格的祠堂,都是门堂很大,门洞很小,这与广东人的性格有关,铺排大度,用来吓唬人,一旦动真格的了,就缩成一团,不吃眼前亏了。我想,老总们瞪一瞪眼,广东老板们立即“主动”地借出了会馆。 图5:红墙、石门、雕梁,用这样的豪华来装点红七军的军部,不知是否暗含了泥腿子闹革命,一步登天的味道?虽然百色起义失败了,但领导百色起义的老邓,最终还是得到的天下修成了正果。当然,与毛泽东再也没有回过延安一样,邓小平同志也再没有回过百色。 图6:现在的大款们即使有钱,也只会去建豪华别墅,殊不知,只有这种古装院落才更适合中国人居住,你瞧这天井,采阳生荫,明暗错落,殿堂里读书,回廊中听雨,天井处赏月……只怕老邓和拔哥他们,当年没有老板们的闲情呀。 图6:关二爷的像是否原物?天地正气之匾是不是后来加装的?导游小陈均无法肯定。不过,以红七军的成分,也确实需要这些东西,毕竟,反水的旧军人和造反的农民们,需要关二爷来凝聚,至于正气与否,则见仁见智了。 图7:站在天井,仰望回周,屋檐上尽是内容。 图8:下面的人,仰视上面的人,是糊涂不清的;上面的人,俯瞰下面的人,也许不会如此吧?正所谓居高临下地从四维空间看三维空间的事物嘛! 图9:我望着屋脊上的小人,想,邓小平他们当年也一定会与之对视过的,老邓还是小邓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呢?能够想象得到,有朝一日,他不再从天井里仰视屋脊上的人物,而是站在城楼上俯瞰广场里的人们吗?如果我早生一百年,与小邓一块儿站在这个天井里张望四周,而后来有命坐江山的话…… 图10:两厢铺着警卫排的板床,我也想上去躺一躺,毕竟,一整夜的火车,再加上大半天的奔波,累了。其实,当年的红军战士们,在百色起义还没有失败之前,也许活得挺滋润吧,有这样的床睡。 图11:老毛享年八十六,小邓活到九十四,这是整定的,若不是如此,邓小平就不是邓小平了。那样我们,也不会来百色了,更没有粤东会馆的今天了。我这样想,不知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