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峨眉山游记

峨眉山游记

初探峨嵋

  从乐山市坐中巴一路颠颠颠,过了眉山市区不久后凭窗眺望——好一座大山,绵延起伏,主峰高耸入云,不似海螺沟的陡峭,但却甚是雄武威峨。

  心里赞叹,同时也有些担心自己的体力是否可以坚持,看起来绝不会是一个省力的活计。

  峨眉分为低、中、高三个山区,计划是8号爬低山区,9号直接坐车到高山区的起点爬金顶,因为手机丢失而失去半天的行程唯有放弃游览中山区,实在觉得很郁闷。

  不愧是四川的大景区,修建得相当出色。山脚下报国寺停车场附近的设施看起来级别都不错,有很浓的渡假休闲气氛。虽然我觉得在这样一座声名远扬的古老名山下出现那么多具有现代旅游感的东西似乎有那么点不协调,总觉得不是身在峨眉山下,而是在一个什么渡假村里。现代人为痕迹过于明显,反而令刚下车的我有点疑惑和扫兴。

  山脚下的大路先是通向一个广场,旁边的山石上有康熙爷的亲笔御书石刻。不知道是以前就有还是后来刻上去的,反正上边的金漆看着挺新的。

  从广场旁的石梯上去是峨眉的游人中心,里边摆着多国语言的景区介绍。大概是因为地震没啥游人,所以也没有看见工作人员,完全自助式地让你自己琢磨。

  心里一直挂念着买门票,峨眉的门票有些讲究,总觉得没到手前心里不太塌实。人影也没一个的游人中心看来不是收钱的地儿,出来看看路标,发现旁边的小路通向报国寺。

  来之前听说报国寺是山脚下的第一大寺,香火极盛,还以为门面极大,可是实际上并不如此。先不论历史,从门外看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于是暂且放过想说回头再来。入山门票没到手咱太正直放不下心好好玩。

 继续往前摸,这附近大路小路交叉有点混乱,反正向前走应该没错。途中摸出手机打给老爹通报正在峨眉山下,先斩后奏的例牌,人已经到了景区谁也没法再阻止我。

  七绕八绕中见到几个尼姑,背着草药筐神情快乐,四川话说得叽叽喳喳。

  半路顺手买了拐杖,这东西在登山过程里可以帮人省不少力气,十分好用。还是找不着入山的门票点,索性拦了辆本地摩托让他搭我去。三分钟后驶至一小小镇上,告之:就从这里的小路进去。

  啊咧不是吧?怎么看这都是人家房前屋后的一条小石头路而已,这么大个峨眉的入山口会在这里?

  被再三保证没错之后半信半疑地走进去,一路想着前方会不会冒出人拦路打刧,然而向上转了几个弯后居然真的出现了盼望已久的工作制服人员。= =|||这是什么歪门斜道,意外,掏钱买票。

  果然需要照相,把脑袋伸到一小盒子上方咔嚓一声留个印,然后电子扫描门票入内,是和地铁一样的转杆式门闸,真先进。

  从这里开始算是真正进山。游人自然稀少,但还是会有一些跟自己一样不怕死贪便宜来玩的人,所幸毕竟算是少数,在常年游人如织的峨眉可以走半个钟头都碰不到一个人,快哉乐哉~~

  一个人慢慢晃到中午,渐感腹中饥饿。正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随地而坐休息啃饼干,看到一皮肤黝黑脸色红润的大姐徐徐而来。搭话,问大姐前方是否有饭吃,热情回答说前方有庙,可以进去吃斋饭。大喜过望,庙里吃饭=便宜,感谢之余又略略聊了几句。原来大姐是峨眉的清洁工,每日要从家里下山工作,中午回家吃饭。想了想自己从山脚一路走来也花了近两个钟头,既便山里人脚力快,但天天这样来回法,真是好体力。

  照着大姐所说继续向前,果然见到纯阳殿。入内问吃饭价钱,更是狂喜,5元一餐,好便宜> <!!Lucky!!

  峨眉大多数寺庙都提供食宿果然不假,在庙里的“食堂”坐定,很朴素的长板凳圆木桌。还有一对中年夫妇也在这里吃饭,煮饭阿姨问清了今天中午有多少人在这里打尖后开始动手,不一会就有简单的三菜一汤素菜按人头份端上来。

  再一次受宠若惊,5元啊,要在广州最多就是两盒白米饭的价钱而已,实在是太实惠了!心里感动得要死,简单的饭菜吃起来也特别香。吃到一半才想起来要照相留念,第一次在寺庙里吃饭,美好的一餐。

 大概独自一个女人进山的确实少见?庙里的人还很好心地跟我说不够的话可以再添,再感动,虽是旅游区,但庙里的人还是不错的。不过这些斋饭已经可以把我塞饱,油水也许不多,份量是绝对足够的。

  吃饱喝足心情好,作别纯阳殿后觉得走没多远就到了神水阁。是个道观,不过看来已经比较衰败了,想来毕竟峨眉还是以佛教为主,所以道士在这里日子不好过吧。

  称为神水阁是因为观门口的泉眼传说有治病的功效,用石头莲花围起来的正式泉眼已经不大出水了,不过观前两侧石基上的石龙头倒是还有山泉流出,估计不是地下水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想起在青城山的经历,山泉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于是蹲下来开始接水补充我那1000CC的大运动水壶。壶里早上从宾馆灌的水已经喝了过半,在瓶装水价格几倍翻的旅游区,只要有胆子直接喝山泉就是一件省钱妙招。

  水很清澈完全看不到杂质,尝了一口觉得没问题。不过装了水却没有买香上供这里已衰落的神祇还是有些心虚,心里不由暗念几声多谢山神多谢龙王爷。

  从神水阁出来再到清音阁是一段比较长的路,中间设有关卡需要再次检验门票,嘀的一声,不知是否表明之前的景点我已去过,不能再次回头游览了。

  关卡附近山路边小食店的老板孤伶伶一人守着铺面,据他讲虽然峨眉没有受到地震多大影响,但也摇得厉害,他这一个星期来也没见到几个游客。又听我说已经吃过午饭,不会在他这里就餐,脸上不由有失望之情。言谈间觉得生意惨淡,有些可怜,于是买了一只在冰柜里存贮已久已经有些变形的雪糕,算是略表支持之心。

  峨眉山基本全是石梯山路,几个小时走下来全身湿透。从关卡到清音阁有接近一个小时的路程,等到终于听到哗哗水声的时候,已经是气喘如牛。

  清音阁算是低山区与中山区景点的分界,一条路通往猴区,另一条路通往万年寺。

  选择猴区是原先一路靠两条腿爬上金顶的计划,现计划只能去中山区海拔1020M的万年寺,看完后返回清音阁再从五显岗坐车下山。

  计划是计划,但着实累得够呛。坐在清音阁下呼哧呼哧喘粗气,望着那通往万年寺的石梯路,差点想放弃了。清音阁前凉风习习,似乎有效缓解了疲倦。休息了十几分钟后重燃斗志,登高望远,才是爬山的乐趣呀。

  起身,咬紧牙关挑战自己的意志和体力,一步一步往上爬。下午两点,在山里也遮不住初夏的阳光,有滑杆脚夫上来拉客,80元一里路(还不是一公里),算了算那费用不由咋舌,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都要自己走。

  前往万年寺的路上有一片功德林。大多是明代载植的百年古木,还有一株千年桢楠王,树身粗大,估计要三人合围才可以抱得拢。

  功德林地段前后也叫白龙洞,传说是白娘子最开始修炼的地方,后来才游到杭州去的?汗,这蛇精也太厉害了,可以参加游泳马拉松鸟~

  传说虽美好,只不过,洞塌了,蛇没了,现在只留下一座小破庙。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这里的厕所,堪称五星级标准,非常干净而且还是自动冲水并且免费使用,都比得上花都白云机场了。

  说到这不得不讲一下我对峨眉山整体清洁的评价,只有两个字,模范!一路上经常能看到清洁工背着大筐沿路缓行,景区的路上几乎看不到一点垃圾,连纸屑都没有。对比起其它地方美景与垃圾同在的遗憾,峨眉的自然本色保护得相当不错。

  过了功德林后就必须再次面对坡度不高但却长得像是看不到头的石梯路,体力快到极限,基本上我是走两段就得停下来喘喘。个香蕉的,不会走到天黑还没到吧= =|||||

  累得连翻白眼的力气都没有,只有出气没进气的时候忽然前方闪出一个大石拱门,再瞄到旁边的警示牌,立马来了精神。

  警示牌的大意是:此地段经常有野生猴群出没,请注意保护相机等随身物品。

  早前跟朋友说起峨眉山猴子时就被提醒千万要小心这些猴儿精。一代一代传下来,老猴子教大猴子,大猴子再教小猴子,个个都是惹不起的山大王,贼精贼精的山土匪。

  遇到猴子拦路打刧要食的时候千万别惺惺作态要给不给,猴子生气了抢你的相机手机挂到树上还是小事,万一恼羞成怒,猴嘴一咧尖叫一声,猴群一拥而上猴爪乱挠那是绝对会把人抓伤的。

  还说八十年代有个大学生就曾经因为调戏这帮灵长类亲戚而惨遭报复,装着要给猴子东西吃,结果猴子围过来,他又不给。于是猴子怒了,一个两个三个一群猴子推推推,硬是把那个大学生推到悬崖下边给摔死了ORZ。

  于是打醒十二分精神通过此路段,虽然好奇但心里还是祈祷千万别出现传说中甚至会长到一两百斤的峨眉山大猴,别说肉博对掐,蹦过来坐身上直接就被压死了。

  穿过石门拐个弯,抬头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我的妈呀这最后一段阶梯用不用修得这么陡啊!难道是因为即将到达寺门,所以特意弄成这一步一磕头的阵势让世人匍匐状地前去朝见?

  缓过神来看到前头有背负一大叠砖块的当地工人也在慢慢向上走。实实在在的几十块砖头压在背上,想想那重量就知道一定是举步为艰。然而他速度虽然缓慢,却仍是一步步坚定地向上爬,既不加速也不歇息。看着那背影,我总觉得即便他一生都要走在这样的石梯上辛苦劳作,也会淡定地向前。

  想起以前课本上的《挑山工》,突然就有点汗颜了。于是也开始向上爬,采取Z字形走法以省力。赶过那名工人身边时特意看了他一下,听到沉重的呼吸声和仿佛踏在了自己心里的脚步声。仰头再看前方不远的寺门,从古至今,在这道长长的山路上,不知凿满了多少体力工匠的脚印。

  来到万年寺门前一看游人还不少,觉得门面比山脚下的报国寺要气派一些,不愧是皇帝也会来朝拜的寺庙。

 进门后先是奇怪这座寺庙的格局跟普通大寺不太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山上地形的关系,并不讲究左右对称中间是大雄宝殿的布局。主要通道在右侧,路边站满了大象的石刻。蛮稀奇的,后来才想明白峨眉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万年寺供的就是普贤菩萨,所以才到处都站满了他的座骑六牙大象。

  路的尽头微微露出一个像是蒙古包一样的黄色圆顶建筑,初初还有些疑惑那是啥,走近一看就囧了。这个……好有西域风情呀,不过佛教本来就是印度传来的,所以风格上也算是回归本源吧。

 殿里供着的正是镇寺之宝,明代所塑的普贤金身。隔离栏杆仅在大象旁边一点点围着,游人可以紧挨着佛与象的旁边走过,不过正常人的高度也就只能摸摸象腿,菩萨太高,完全够不着。

  大铜殿门上刻着象与龙,象在上,龙在下。从意义上来看代表两个国家的两种动物放在一起,很特别;当然全铜制的殿门上边繁复精细的花纹更是漂亮,绝对是一大艺术品。

  寺里水池中的长命龟一动不动地趴在石头上晒太阳,看看水底散落的硬币和水面上飘着的纸币,看来它是长年跟这些铜臭相伴了。不知道对乌龟的健康状况会不会有影响,就算是从卫生角度来说,钱可是很脏的。

  在万年寺小歇一阵后原路返回,离开之前注意了一下寺里的住宿价钱,很贵,还设有贵宾标准。香火鼎盛的大寺,不管是受古时的皇家还是现代的商业影响,反正出家人的清贫在这里是感受不到了。

  回到清音阁往双桥清音方向走,路过黑白两水和牛心石。黑水白水我觉得看起来都差不多,太累了也没精力好好研究那块大石头的形状,反正我也不知道牛的心脏长得啥样。

 接着经过清音平湖,湖边一间接一间挤满了农家乐,开门见水,风景优美,如果是住在这里晚上肯定很凉快。

  过了湖之后就是通往五显岗没什么人的山路了,幸好比较平缓,一车道左右的宽度,像是专给本地山民通行的摩托道。此时已接近下午5点,也摸不准五显岗还有多远,颇有一个人静静赶路的味道。

  峨眉山内部的旅游车有几条路线,本以为是照来回次数买票,到了五显岗才知道原来不管是单程还是往返一律都要买某一路线的套票。娘的,为毛啊?!

  没办法也只能交钱,又不能夜宿山上我已经把当天山脚的青年旅舍房间用支付宝订下了。体力透支,坐车回山脚时精神恍惚有些难受。然而到了旅舍放下背包,还是拼老命尽快再弹出门。晚饭,我要去报国寺吃便宜的晚饭!

  6点钟前后重又回到报国寺门口,开心地发现卖入寺门票的窗口还开着。蹭上前小心翼翼地问:“现在寺里还提供晚饭吗?”卖票的阿伯像是有些好笑地看了看我,说:“有”。

  眉开眼笑,买了8元的门票,进去之后什么也不看直奔挂着素斋木牌有饭吃的地方。

  跟中午吃饭的纯阳殿不一样,报国寺是采取自助餐的形式。拿着一个大大的瓷碗自己盛饭盛菜,取餐窗口内的僧人会提醒你吃多少拿多少,要知道粮食的珍贵切莫浪费。

  有不少居士也在这里吃饭,有的还住宿,饭碗是自带的铝盆或瓷盆,吃完了就熟头熟路的自己拿去洗。

  已经是晚饭快结束的时候了,除了另外一个别桌的阿叔外,就只有一个大妈同桌和我一起吃。边吃边聊间有和尚端着供应菜的大盆出来,问我们还要不要添菜,看起来是要收拾器皿准备撤了。想想斋饭不经饿这一天又消耗了N多体力,虽然已半饱但还是再要了一些喜欢吃的茄子。那名僧人一边舀菜给我一边含笑对我说:粮食是生灵也是用汗水种出来的(原话不是这样,是两句禅语一般的东西记不清了ORZ)。一定要吃完,不吃完浪费的话佛祖会怪罪的。

  头顶当即黑线数条。大师你不要吓我呀囧

  于是真的相当努力地吃,开玩笑现在就在寺庙里相当于在佛祖的眼皮子底下,不敢不听话。吃到最后两个腮帮子撑得鼓鼓望着大碗里还剩下的几口一愁莫展。

  大妈劝我,实在吃不下就别硬撑了。嗯了几声,心里还在担心佛祖生气,再勉强塞进几口,实在是塞不进去了,看着碗里也只留下最后一点点,惴惴不安地端去洗,还有点害怕寺里的僧人见了说我浪费。

  吃得太饱胃下垂,弯着腰出了报国寺,到寺门前边的圣积晚钟景点去散步消化。

  万斤重的大钟,虽然古老但在暮色里仍青得微微发亮。从看到这座古老的大钟第一眼时起心里就有一种奇妙的平和感,寺人有云:晚钟何处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 纵说仙凡殊品格,也应入耳觉清心。

  听不着声传数里的钟鸣之声,只能摸摸钟身。岁月流逝,稳朴如昔。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