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遗留的真实印记--郪江古镇
“天台鼓楼镇双龙,二狮抬头望金钟。九龙湖水朝金阔,王庙钟声送晚风。”描述的就是曾经的郪国王城。
尽管六月的绵阳骄阳似火,但仍挡不住我们一探郪江古镇神秘面纱的步伐,于是,几个好朋友驱车近三个小时,来到了久闻其名的郪江古镇。这个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位于绵阳市三台县城南47公里处,南临郪江,东滨锦江,建于两江汇合处,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也曾作为秦汉以来郪国的县治和三国蜀汉时期的郡治所在,元代时还作过四川省的省府,在历史上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

传说很久以前,郪人先祖从云南迁徙而来,生长繁衍,逐渐形成强大的部落,在郪江河边建成了一个小国-郪王国,虽不过是个“千乘之国”,但其盛产盐、铜,一度兴盛。后被秦所收。是四川原重镇潼川府原址,元代的川西四路之一。现郪江古镇先秦时即为郪王国都城治所,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 年)又置郪县。郪江的郪原为妻字旁一个邑 ,简而言之就是女儿国的意思,主要是连年征战,男丁们大都服役充军所致。

新中国成立后,郪江改为千子公社、千子乡。1967年更名为郪江乡。1992年建镇,同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从郪江镇门口立着的两尊轮廓模糊的石狮开始,古镇的风貌就渐渐展开。宽三米左右的街道两边,清一色木制小清瓦平房的明清民居相迎 而立,绵延向前,像是江浙一带的小镇,每户平房的屋檐都向街心伸出,用木柱支撑,在门前形成了一条遮阳避雨的走廊,平日,街坊邻居在廊下吃饭、喝茶、摆龙 门阵。赶集的日子,廊下摆起一个个小摊:菜市、肉市、小吃、百货……成了人气旺盛的市场,方便了自家,也方便了路人。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挂在楼廊的横 梁上,整齐有序地一字儿排开,给老街增添了最为亮丽的色彩。木柱上精美的浮雕图案和横梁上的镂空雕刻,虽被灰尘覆盖或蛛网缠绕,却还隐约可见。“街有多长,廊就有多长”,屹立的木楼古朴典雅,似乎正挺直了身子检阅着古镇走过的繁华与沧桑……数落起郪江的老街遗迹,那便是街上的地主庙、广东会馆、黑神庙、王爷庙、武圣宫、观音堂、坛神庙等。

每户房的屋檐都向街心伸出,用木柱支撑,在门前形成了一条遮阳避雨的走廊,静得可以听见心跳声,并没有常去的旅游胜地那样车水马龙,看不到一丝商业的痕迹,从洞开的民宅大门望去,散漫着暗淡的平静。

破旧不堪的戏台、古老的院落,都已经不住岁月的煎熬,开始风化,再也没有古时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盛世了。几个大字屹立在破旧的木板上,似乎正挺直了身子检阅着古镇走过的繁华与沧桑。
老街南头的地主庙,是老街上建筑外观最考究的。临街牌楼歇山式,万年台建在背面,从台下进去就到了院里。正面大殿,有石阶而上,两厢与大殿和牌楼万年台相连的是走马转角楼,一半已毁。从街上能看到牌楼歇山顶飞檐翘角及青瓦间突起的弓形封火墙。正面台基高起,有石阶而上廊内。比较两边民房,地主庙高大而气派。地主庙北侧相邻的是广东会馆,原址上已建了镇卫生院,挨着的是黑神庙、王爷庙。

闪闪发光的镀金匾额与破旧的环境极不相称 。衰败的那么漫不经心。

两棵千年皂角树见证了当年的盛况 人们生活的是那么悠闲自得,与世不争。两棵树很有趣,一棵是石包树,一棵是树包石,需要好几个人合抱。
老街中段北侧的王爷庙,坐北向南。给人满眼的荒凉和破败。进门是一个走廊,顶上面就是一个戏台,只是上戏台的楼梯已不复存在。戏台中央和两边,一组组的木雕已残破不堪,只能隐约看见鎏金的颜色。闭目冥思,仿佛尚能听见当年铿锵的锣鼓,看见一张张抹满油彩的脸,隐约浮现。
在郪江北岸,与东南大小狮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风光优美。锦江、郪江两岸二十里地界的山崖峭壁间,汉墓极多,远远望去,墓穴密若蜂房,其总数不下万座。郪江汉墓散落在以郪江古镇为中心的河湾山峦间,有些地方鳞次栉比,密如蜂房。汉墓主要分布在金钟山、泉水坝、松林嘴、天平土、银杏沟等五处,经普查有上万座,实地勘查暴露的有1638座。特别是金钟山一号墓的狗咬耗子图、紫荆湾三号墓的凫鸭图、松林嘴一号墓的推门探望图、柏林坡一号墓的“春宫秘戏图”等刻工精细,神态逼真,构图精巧,堪称国宝。


墓室一角
崖墓在时代上早晚不一,但以东汉墓为主。规模上大小不一。结构上,多室墓均在中轴线上,一般可分墓道、墓门、前 室、中室、后室、侧室和耳室,墓内利用山岩凿有台阶、水沟、壁龛,灶案、柜、棺台、床等附属设施。很多墓有圆雕、浮雕、线刻等建筑装饰雕刻和画像装饰雕刻,还有一些墓内有红色涂料彩绘。画像装饰雕刻多在前、中室两壁和门壁上。而在郪江老街的后面就是金钟山汉墓群。汉墓群均建在崖壁上的一个个山洞里,这些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一间间墓室,其大的有近百平方米,真正的三室一厅,小的也有十几平方米。这些崖墓是相当豪华的,沿墓室门进去一般是一条有台阶的通道,左侧有厨房,依山石雕刻的灶台、水缸、储藏柜等一应俱全,还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还有一个鞋柜!!右边是客厅,再往前右边是偏房,左边才是墓室正厅,巨大的石棺虽颓败破旧,但气势“还在”。还要说明它绝不是清水房,而是真正的“精 装修”,墓室中有许多浮雕,圆雕和彩画艺术作品。与远古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狗、羊、马、鹿、猴、鱼,以及刀、弓、箭、戟等也多有反映,其中一处墓室客厅顶部的雕刻,可以说比许多现代客厅的“吊顶”还要豪华;从四角向中心拱顶延伸的对称四菱面体,其间有图案纷繁象征富贵吉祥的花鸟鱼虫等,而中心拱顶处则是日月星辰。更有一处墓室在其大厅中间依山石整体雕刻了一根既类似罗马法柱,又类似前华表风格的雄浑装饰柱。从各类雕刻绘画上残存的朱沙丹迹,不难想象当年是何等的辉煌壮丽!尤其要提到金钟山一号墓的“狗咬耗子图”,该浮雕神态逼真,构图巧妙,极富情趣。目前已成为郪江汉墓的标志性图案。据当地人称,狗咬耗子绝非多事,因狗属土,耗子属水,狗拿了耗子,则确保墓室的主人不受水潮侵袭,看来此言不假,有“狗咬耗子图”的墓室十分干燥凉爽,而紧邻其间的三号、四号墓室,山水侵蚀十分严重,一些墓室壁顶覆满了厚厚一层像环氧树脂一样的东西,最初我还以为是当地的保护措施,一问才知道是石灰岩地貌的浸水腐蚀,一些情况严重的地方已冒出了密集的钟乳石萌芽,长此以往,必将又形成一个喀斯特溶洞。

墓室内的石雕图案

墓室内石壁上的奔马雕刻

墓室内的石柱及屏风,可不比现在的装潢逊色喔
郪江崖墓群系中国四大汉墓群之一。1991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全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