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乐山游记
乐山游记
乐山大佛和凌云寺
乐山,古称嘉州。古语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之胜曰凌云”。这里山灵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会合于凌云山下,龟城山、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临江屏列,风光雄秀西南。
凌云山位于岷江东岸,大佛依山而建,威镇三江,从远处看,乌山、龟城山、凌云山联接在一起就好像是一尊佛像仰卧。乌尤山形如其头,且五观、口、鼻、眼可以清晰可见。凌云山状如其身,龟城山则状如其脚。

乐山大佛是当今上最大的古代摩崖造象。依凌云山而建,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初年(公元731年),完工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九十年的时间。大佛造型伟岸高大,通高71.2米,头上发髻1021个,而且大佛各部位比例适度,巨细和谐。


开凿乐山大佛的发起人是当时的海通法师。当时三次水汇聚山下,惊涛拍岸,过往船只时有船毁人亡之情。于是法师发宏誓,开凿佛像,“易暴浪为安流”。于是海通历尽艰辛,到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动工凿佛。后人为纪念海通法师,就在巨佛左面约30米处将一座崖墓改造成“海师堂”。海通修大佛的业绩载于唐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中。据史料记载,大佛建成以后,曾有一覆盖大佛全身的楼阁,名大佛阁,后毁于兵灾。


大佛右边为九曲栈道,左边为凌云栈道。瞻仰大佛,可沿九曲栈道而下,九曲栈道为唐时修建大佛开凿,共173阶。大佛脚下右侧有一洞,题为“天洞”。入“天洞”上凌云栈道。凌云栈道开凿于1983年,全长500米。
大佛附近有东坡亭及东坡园,园内有灵宝佛塔。凌云寺初建于公元七世纪,后毁,现正在修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