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美国游记
美国游记
畅游羚羊谷
羚羊谷是所有专业摄影家和业余摄影爱好者必去的一处圣地。羚羊谷的地质结构在地理学上属于Slot Canyon一类。至于Slot是什麽意思,各行各业会有不同的解释和答案。撇开专业问题,Slot通俗翻译应该是狭长的孔或缝隙。属于这一类的峡谷很多,但为什么羚羊谷如此出名?现在回想,羚羊谷有很多特点:主体在地下但岩壁不高,地表开口较为平整,内部凹凸错落有致,岩壁水蚀擦痕及本身纹理明显。因此,当阳光以不同的角度照射时,光线反射角度多变,造成颜色变幻无常。

羚羊谷分为上下两段,都位于印第安人保留地之内,据说是由一小牧童最早发现的。亚利桑那州98号公路正好从羚羊谷上下段之间穿过。我们驱车来到此地时,怎麽也不会想到大名鼎鼎的羚羊谷表面上竟是如此朴实无华,还不如近在咫尺的一个发电厂中矗立的三个大烟囱吸引人的注意力。羚羊谷上段是到此一游类的游客的游览重点。这里进出容易,缝隙内较为宽敞,谷底地势平坦,在中午时分,如果有一个好导游带领和指点,可以拍摄到一屡阳光直射谷底的奇景,也可以趁机拍摄几张人物照。不足之处是游客较多,并且在谷内的游览时间有限制。羚羊谷下段是摄影爱好者们流连忘返的地方,那里的谷底狭窄且曲折多变,多处地方只能一个人侧身贴岩壁滑过,但是相对宽阔的地表开口,和多变的岩壁线条,使得阳光折射角度更加多变。在这里游览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游客又少,因此,你会经常发现手持重型武器摄影爱好者,躲在某个角落,抬头等待着那璀璨一刻的到来。
羚羊谷过去是,现在还是一条重要的“下水道”。不知上游什麽地方的雨水会突然汇集并通过这里,最后涌入鲍威尔湖。有一个词,Flash flood,正可以描述这种现象。就在几年前,十一位旅客由于5英里外的一场小雨,而命丧羚羊谷。从那以后,游羚羊谷必须有当地印第安导游陪同。正因为上下谷区不连通,因此,如想上下通吃,必须向当地印第安人缴纳两次买路钱,但是导游费付一次便可。正当我在下谷区谷口为只付一次导游费而偷着乐的当儿,我们的导游说,台阶很陡,你们慢来,我去前面探路。随即,导游瞬间消失了,或许他是想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安静的创作气氛和环境吧,直到我们出谷再没有看到他。

奉劝使用传统胶卷相机的朋友,如果没有练就一身过硬的测光本领,还是趁早投奔咱数码阵营吧。否则,羚羊谷绝对是你谋杀胶卷的场所。在这里,三角架一定要带,使用传统相机高速胶卷一定要带,闪光灯一定不要使用。更严肃一点的,应该考虑使用快门线和反光镜预升功能。
想想老天爷也是公平的。美国印第安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方的印第安人不畏强权,奋勇抵抗,在北方获得了最肥沃的自治地。而南方的印第安人早早地放弃抵抗,屈服于美殖民者压迫,最终被赶到了南方最贫瘠的土地上自谋生路。然而,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特殊的地貌现在却为当地印第安人带来旅游及相关其他收入,并逐渐影响着他们自身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