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漳州

漳州人文

一、巾 帽
清代,官吏、皂隶戴全国统一的帽子,士绅戴“碗帽”(瓜皮帽),老年妇女冬季戴绒帽(用黑色绒布制成的无檐夹帽,额上镶以小玉块),婴儿戴莲花帽、虎头帽。妇女外出时,不坐轿的贫者“以布覆头,壅蔽其面”,称俗“文公帕”。
民国时期,官绅戴碗帽、招票(毡帽)、绒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猴帽”(用纱线织成筒状,留有两个眼孔,戴时将上端扎住,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天冷时放下,包住整个头部)。闺女少妇出门,头盖花帕遮住面颊。客家妇女则头戴尖顶小笠,笠缘镶半圆形花帕掩项至肩。
新中国成立后,碗帽和招票很快绝迹,时髦八角帽及军帽、“干部帽”。改革开放以来,市面上的帽子式样繁多,顾客随意挑选;而且性别、年龄、行业、季节有别,摩登男女随时髦而变换帽子。
漳州城乡民众用以遮阳挡雨的斗笠主要有三种。大笠:为两重竹篾中夹竹叶制成,圆形,直径六七十厘米,是城乡居民一种便当而结实的雨具。80年代后已为雨衣、雨伞所替代。甲?笠:竹篾编成笠架,上扎一层竹箨,箨与头部笠架有两三寸空隙,透风性能好。沿海地区笠顶较高,直径约30厘米;内地笠顶较低,直径约40多厘米。因其方便、轻巧、遮阳面大,至今农村较多使用。戽斗笠:形如圆锥形大漏斗。是沿海姑娘喜爱的遮阳用具。大号戽斗笠,笠沿擦肩,戴上戽斗笠可遮掉大半个脸。制作材料与一般斗笠无异,只是表面上过一层桐油,有的还用彩丝带在笠沿和尖顶扎出花纹图案,是适宜于海风大、阳光烈海岛遮阳挡雨的用具。

二、鞋 屐
清代官员脚登皂靴,士绅穿呢鞋、缎鞋、布鞋;缠足妇女穿绣花弓鞋(又称“板仔底鞋”),婴幼儿穿虎头鞋;一般人常年赤脚,走远路时穿麻鞋或草鞋。
民国时期,上层人士多穿皮鞋,城里人穿球鞋、万里鞋(胶底布鞋)、高跟鞋、雨鞋(胶鞋),也常赤脚或穿木屐与草鞋(实际上是麻鞋)。但农村居民的鞋履没有多少改变,即使能买上一双万里鞋,也当成奢侈品,进城时赤脚走到城里才穿上,一出城就脱下包好,打赤脚走回家。
新中国成立后,自制的布鞋逐渐被淘汰,商品鞋的款式日益增多。但是直至60年代末,城乡居民中春、夏、秋三季大多数仍然打赤脚。70年代以后,群众逐渐改赤脚为穿拖鞋。80年代以后,连农村群众也穿上多式多样的鞋子。
旧时,漳州居民晚上洗过脚就穿木屐。木屐多用质地较松软的乌桕、苦楝、枫木制底,上用皮革、棕辫或废轮胎作带,女用木屐还上漆描花。木屐价格低廉,穿着干净、凉快。直至60年代初,一到傍晚,漳州城大街一片木屐声,70年代后木屐已为塑料拖鞋所替代。

三、发 式
民国初年陈炯明在漳州城强制剪辫子之后,男子多理分头、平头、飞机头或光头。男孩剃光头,脑门留一小方块头发。民国时期,女孩挽双角辫,少女多梳独辫、扎头绳,青年妇女梳长髻或剪发,中老年妇女梳纂(俗名“螺仔鬓”),老年妇女扎黑额遮。逢节庆妇女的头上要插鲜花,中老年妇女则常年插含笑花蕾,有的老年妇女插以铁丝穿珍珠后弯成花、蝶等形状的珠花。新中国成立后,少女多梳双辫或剪发。中、青年妇女梳剪发,老年妇女梳纂。60年代,中、青年妇女开始剪成运动员发型。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