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南京游记

南京游记

南京有个五马渡

 五马渡是古都南京的一个地名,位于南京城北幕府山北麓,长江南岸,西距长江大桥约4公里,东距燕子矶约3.5公里。
  五马渡的地名缘于1700年前的一段历史,说的是三国后期的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登基之后,抚蜀灭吴,一统天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前后只持续了51年,社会奢侈和贪污之风日盛,尤其是政治上失策分封诸王,最终酿成八王之乱,朝廷元气大伤,周边胡族趁机“乱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著名的“何不食肉糜”就是当时晋惠帝司马衷的发明。公元316年,十六国匈奴汉国将领刘曜攻克长安,俘晋愍帝司马邺,西晋灭亡。
  经历了史上著名的窝里斗“八王之乱”再加上内忧外患,西晋眼看着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公元307年左右,司马睿用王导之谋,请移镇建邺(南京),获八王之乱最后的大赢家司马越的批准,与一批司马家族的子孙东渡长江来到江南,图谋建立根据地中兴晋祚,几年后在建康建立了地方政权。公元316年,还在洛阳的晋愍帝司马邺遇害身亡,司马睿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史称东晋,中国由此进入了南北分治的大格局。
  五马渡说的就是司马睿东渡的故事,五马指的是五位司马家族的王,分别为琅琊王司马睿、弋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彭城王司马纮(一说为其兄司马雄)。据资料介绍当时一同过江的并不仅仅“五马”,至少有十王以上,但只有前面的“五马”为皇室谪系或近系子孙,其中琅琊王司马睿为司马懿之弟司马孚的曾孙。而早在八王之乱期间,洛阳当地就流传有民谣“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司马睿率五马渡江正好应了几年前的谶语,而且越传越神,说司马睿渡江后,所乘之马化龙飞去,于是司马睿承接晋之大统便成了天经地义的了。
  至于司马睿五马渡江的具体位置,据宋代翰林御史张敦颐所撰《六朝事迹编类》记载,“五马渡,图经云:在县西北二十三里幕府山之前,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渡江处……及永嘉中元帝登大位,乃其符云。五马之名取此。”后来历代文人墨客对五马渡也多有题咏,如唐代诗人李白的《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就有:“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详述五马渡江来龙去脉。宋代王安石诗《答张奉议》则有:“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曾极诗《五马渡》:“仲达欺孤与操同,岂能长世抚提封。瑶图间换君知否,班特浮江自化龙”;山阴名士苏泂(jiǒng)的《予既赋金貂亭诗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连饮辄》:“五马渡江一马龙,事未几见嗟江东”,等等,对西晋末期政局乱象及五马东渡或咏或叹,贬褒有加。
  五马渡位于幕府山北麓,幕府山自古以来就享有江山共景、六朝祥土之美誉,明清时代的金陵四十八景中,仅幕府山周边就占了六景(幕府登高、达摩古洞、永济江流、化龙丽地、嘉善闻经、燕矶夕照),其中的“化龙丽地”,指的就是“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之处。近些年来,随着南京市政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幕府山西麓南至五马渡、北至燕子矶长达12公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的“幕燕滨江风光带”,成为古都南京城北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最早知道幕燕景区还是去年下半年在电视新闻里不经意间听说的,说是城北又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去处,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日前早起骑自行车闲走,沿江东北路穿过长江大桥下,曲里拐弯一直北行,看看路的尽头会骑到什么地方,没成想就走到了五马渡,脚下是乌黑油亮的滨江马路,一边是滚滚东流的长江,一边是逶迤绵亘的幕府山,眼前是开阔的五马渡广场和水光潋滟的江滨湿地,草木葳蕤,薄雾弥漫,清风习习,江水浩荡,的确是个不错的休闲发呆好地方。


  五马渡广场上的五马渡江雕塑,前面一马渡江后化龙飞去,以此古人把这儿称作“化龙丽地”。


  为了方便市民休闲游览,五马渡广场正在建设成为一处小交通枢纽,既有通往市区的公交车,又有通往江北的轮渡码头,还有宽敞的停车场。

  紧贴幕府山脚下的游览小道,路面平整,十分适合自行车休闲运动。


  幕府山是南京为数不多的几处喀斯特地貌之一,虽然与云贵川地区气势恢宏的喀斯特地貌不能同日而语,但对地理地质感兴趣的人们完全可以在这儿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



  桂林山水甲天下,幕燕堪比小桂林。


  几天前去苏州,正好遇到太湖开捕节,一位可爱的小朋友送我一个漂流瓶。瓶里装的一定是小朋友对未来的良好祝愿和美好憧憬。在这个历史上由来已久的化龙丽地,把漂流瓶放到长江里去,让它相伴浩荡东去的江水漂得更远,让小朋友的美好憧憬飞得更高。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