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亳州游记

亳州游记

亳州市花戏楼游记

    花戏楼,位于亳州北关,原名歌台,是一座演戏用的舞台,它以精湛的雕刻艺术,绚丽的才会而闻名遐迩。戏楼建于清康熙15年(公元1676年),主台前突, 两边有翼台,左右建钟鼓楼,配置有序,层次分明,典雅别致,五色琉璃屋面,歇山顶,翼角翚飞,正中藻井,环装大木透雕三国戏文十八出。柱枋上饰垂莲悬狮, 鳌鱼,全部彩饰,古香古色,雍容华贵,绚丽多姿。舞台屏风雕二龙戏珠,上悬“演古风今”匾额,并有四门,分别题“想当然”、“莫须有”、“阳春”、“白 雪”,两侧各建六间观戏廊楼,正面有大殿,是敬关羽的地方,雕梁画栋气势壮观。 

    花戏楼坐落在大关帝庙内。大关帝庙系山陕药商集资建于清顺治13年(公元1656年),故又称山陕会馆,其山门系一座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建筑,澄泥水磨 青砖筑起。正中拱门上镌又“大关帝庙”四字。左右二拱门墙布满立体砖雕玲珑剔透,门前石狮雄踞,高耸一对铁旗杆,高16余米,重15吨,杆顶丹凤展翅,蟠 龙绕杆舞空,有铁联“铁杆颂德高千尺,金柱铭勋参九霄”。每杆有方斗,上悬风铃迎风叮咚作响,壮观而悦耳。 

    花戏楼集雕刻艺术之大成,显舞台建筑之珍品,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以及美术戏剧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大关帝庙并毗连岳飞庙,张飞庙等五座庙宇,形成一处风格独具,巍然壮观的古建筑群。


花戏楼舞台


岳武穆王庙,为祭祀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庙祠。当金兀术进兵河南时,出兵迎击,在郾城大败金兵。但此时宋高宗和秦桧一心求和,下令退兵,将岳飞召回临安,不 久诬为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宁宗时追封为鄂王,谥武穆。亳人崇敬岳飞的民族气节,因立岳武穆王庙以祭祀。庙约建于康熙年间,傍花戏楼东而立。 1982年由亳州博物馆重修,使原建筑保存完好。有大殿三间、山门崇楼三间,殿内塑岳飞像及当时名将牛皋、张显等像。院内并凿秦桧夫妇石像、面对大殿,常 年跪于露天中,观之令人有善恶之戒。


秦桧夫妇


岳飞像


朱公祠,亦名朱公书院。《亳州志》载:“朱公祠北门外,大关帝庙东侧。”为祭祀清初世袭一等侯,亳州知州朱之琏的祠堂。据《朱公书院记》谓:朱之琏,字商 玉,为三韩世胄,莅立亳后,寡宴会、治梗顽、不累民、重农桑,遇共事铁面霜寒。又修葺学堂,建魁星楼等,治亳一年之间,文武协合,事治民安。人们感恩戴 德。去世后,亳人为他立祠奉祀。祠建于康熙三十七年,乾隆三十五年重修。解放前夕,山门已破败不堪,后院荒废。1982年博物馆重修。院落三进,中为过 厅,窗明几净,甚为典雅。


火星庙(火神庙),《亳州志》载:“火星庙在花子街北,雍正三年修,道光四年重修。”未记其始建年月。庙居花子街北,正是现在的位置,紧邻花戏楼东壁。大 殿三间,颇为宏敞。其大殿槛联,镌刻与水磨石质的廊柱上,文曰:离宫居坎位既济五成三宝胜;荧曜拱辰垣咸和神赐八方宁。其意义耐人寻味,上联的“离”为八 卦名之一。常说离中虚即象火。坎也是卦名,坎中满即象水。说明水火相济,三宝则胜。三宝说法很多,如孟子以土地、人民、政事为三宝。下联“荧”为火星, “辰”为北极星,论语中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明亮的火星拱卫着北辰,因以喻四方归附,八方安宁之意。两联一谈火,一写星,十分 巧对。这样深具意义的槛联,道出了火星庙的内涵。令易、说卦谓:离,明也,丽也。所以火星庙又被人们呼为“明丽宫”。联为新安程万谟撰写,毕平书。书法端 庄,可见功力深厚。1994年亳州市博物馆又新修.


庙会广场


旅游地图

亳州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