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石家庄游记

石家庄游记

天下名桥赵州桥

如若问你是否知道河北的赵县,你可能会有所含糊,可是如果问你世界最古老的桥,想必你一定不会含糊,因为曾经在初中课本里我们都学过那篇有名的《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哎,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
赵州桥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
哎,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压了一趟沟。”
一首著名的河北民歌《小放牛》又很自然就让我们联想到个带着神奇色彩的大石桥。

10月5日,顶着朦朦秋雨,终于得以观瞻了这座心仪已久的古老石桥。一进大门首先便看到一面大大的照壁,照壁上题写着我国著名建筑学家茅以升那篇有名的文字《中国石拱桥》。很多人站立照壁前朗朗颂读。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

  (绵绵秋雨中的赵州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赵州桥因为其独特的世界地位,现已经由单独的一座风景桥演变成一大块供人浏览的公园。

关于赵州桥的文字,古今名人均有详尽的描述,特别是立于桥头的一块巨石上还镌刻着现任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赵州桥1400年华诞记》,铁凝曾经是我很推崇的国内女作家,其中不仅仅因为她是河北人,还因为她在我的少年记忆里,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女作家,后来有幸亲自聆听她的一次演讲,她说着一口好听的普通话,特别是那动听的女中音显得特别大气,这铁凝就是生在赵州桥边的赵县人。因了对她的尊崇,于是,立于巨石前,一字一句朗读了铁凝的这篇华美的文字,并记录下来以供大家分享。

  太行东麓,赵州平原,桑田沃土,数千年涵养一方百姓;汤汤水,浩荡荡惠泽万黎民。六合以内,舆域宽广,乃京南屏蔽,畿辅重镇,又为通贯南北之要冲。自北朝以来,经济昌荣,文化交流渐盛。市集商埠,物畅其流。

至隋,有大匠人李春于河之上建此桥。尽奇思妙想之缜密心智,容创新胆识于高超技艺之间。桥即成,则惊世人。望之,如苍龙飞架,初月出云;若长虹高悬,玉环半沉;结构雄健而空灵,用石简约却强固。大匠首创之“敞肩拱”设计,众石相抵,不楹而架,安详沉着,秀丽稳妥。集吾先辈胸襟,才智,力量,想象之大成,壮美绝仑,举世无双。后经天灾战祸,仍屹立崛强。南运诸省,北达燕冀,赢取数种“天下第一”。设计精妙乃桥固之根基,纵有微恙,幸历朝历代勤于呵护修缮,然解囊相捐者多自民间。闻之,每每心生感佩。上世纪五十年代,终得政府助之,使桥完整如初。

   今,恰逢盛世之秋,月明风清,诸业兴旺。伫立水之畔,复观旷世名桥,历千余载风雨,巍巍然仪态万方魅力无限。追古抚今,意在吸纳传统经典之瑞气,昂扬复兴中华之精神。不居傲,勿恃先人之创举而懈怠自己;鼓意气,为民之福祉尽添菲薄之力。

  桥者,道也。天下有道,即生秩序。通津梁,利经济,牵挂人心,凝聚活力。美哉!美哉!值此赵州桥一千四百年华诞,为赵州人者,慨叹有加,特撰文,以为心得。

赵州桥头上的“仙迹”。这就是传说中的柴王爷推独轮车行至桥顶时,由于负载过重,桥身剧烈晃动,鲁班情急之下飞身桥下,用一只手托住桥身,稳住了大桥。此后,桥面上就留下了驴蹄印、车辙印。



特别推荐